读书感赋之五--杜甫 [七绝] 文/潭州雨梦
简体 繁体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一般认为出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诗中我最不喜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什么若能有大房子千间万间,一定送给普天下的“寒士”,(注意非指贫下中农)让他们个个笑容满面。
空许愿谁舍不得?(笑话里倒是有:某问仆,主人何时能请客,仆答:若想主人请客,得下辈子。主人闻而斥之,谁叫你许愿的?)余今亦可浪发狂言:安得中奖千百万,大庇天下穷生俱欢颜。想世人尽将笑我痴人说梦矣!
再看看真正触及他的利益时的表现: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当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从诗中我们可以猜得出:
1.老夫子群众关系不好,房子破了无人相助,倒是有童趁风打劫。
2. 为几根茅草便大骂不止,目群童为贼娃子。(群童绝非富家子弟,大风雨天他会抢你几根茅草?)
如此这般,还好意思大言不惭说什么广厦千万间,说什么受冻死亦足!?
读书感赋之五--杜甫
工部诗传众口夸,万间其实哄娃娃。
群童被斥为盗贼,只为几根茅屋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