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衣物账碑

 了乔花影 2014-09-25

 上传会员:秦汉良发布时间:2012-01-27 22:09:56 
 责任编辑:文中编辑时间:2012-01-27 22:11:49 
 浏览人次:1649下载人次:0 
【字体大小: 】 【打印本页
 

    【长115厘米 宽69厘米 厚8厘米】唐咸通十五年正月(874年)刻制,1987年5月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地宫甬道出土,现由陕西法门寺博物馆收藏。

    该碑系《监送真身使随真身供养道具及金银宝器衣物帐》碑的简称,由长安大兴善寺僧觉支楷书书就,48行,满行42字,共1700余字,刻工不详。碑文详细记载了法门寺塔地宫内封存物品的名称、重量、尺寸、制作工艺、质地、纹饰、配件和供奉人等进行了详细的登载,其特点是物主多,罗列清晰,账目说明详细,供养宝物2,499副、枚、领、张、口、具、两、钱、锱,不同的计量单位拉在一起当然不太科学,但也说明品类之丰,同时反映了供养者对佛之虔诚,共2499件。落款日期为唐咸通十五年(874年)正月十五。

    我们常见碑碣中,一般均是行文纪事或颂扬功德,而该《衣物帐》碑则最为奇特。此碑记载了唐懿宗(860~873年在位)、唐僖宗(873~888年在位)父子、惠安皇太后、昭仪、晋国夫人及诸头等皇室戚贵、内臣僧官供奉佛指真身舍利的金银宝函、御用玻璃器皿、金银茶具、秘色瓷、金花锡杖、以及衫袍衣裙等稀世珍宝。其中除四枚佛骨舍利外,有金银器皿121组件、玻璃器皿17件、瓷器16件、石质器12件、铁器16件、漆木器19件、珠玉宝石约400件(粒),还有300多件丝织物品。文物等级之高、数量之多、錾文之详而举世轰动。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小组认定这批文物共有国宝级文物27组40件,一级文物99件。

    该碑因是迄今我国首次发现的,且是唯一的《衣物账》碑,这不是一般的流水账,这通碑是罕见的文物,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这批唐代文物提供了很好的文字资料。这些文物质量之高、保存之完好,在我国考古发掘的唐代文物中均属空前,唐僖宗当年授意封闭法门寺塔地宫后,时光流逝了1113年后,才得以重见天日的,今人清点的实物与碑文所记竟然一一相符,这在盗墓贼猖獗的陕西实属罕见,这在世界考古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从而,完美达成跨越千年时空的文明传承。中华文明薪火不灭,传承至今,与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坚定信念是密不可分的,这是继秦兵马俑后又一次震惊中外的重大发现。

    据史载,隋唐皇帝先后八次迎奉法门寺舍利,每次迎奉之后,便回赠大量珍宝。唐宪宗李纯(805~820年在位)就曾不顾时任刑部侍郎韩愈(768~824年)的劝谏,于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以万乘之尊亲自步行至长安安福门(大致在今西安玉祥门)将佛骨迎入了宫中供养三天。韩愈因反对迎拜“佛骨”而上书的《论佛骨表》中,有“由此观之,事佛求福,乃更得祸,佛不足信也可知已”之大逆不道言论而获罪,被贬为潮州刺史。但是,宪宗不仅没有行好运,一年后即被宦官所弑;咸通十四年(873年)春,唐懿宗又下敕派使臣到法门寺迎佛骨,群臣纷纷上谏,并有人提到宪宗迎佛骨后不久即遇弑的不祥。懿宗不顾大臣们的拼命反对,执意决定恢复尊崇佛骨的仪式,他讲道:“朕生得见之,死亦无恨”。还真让他说对了,四个多月后,这位乌鸦嘴的皇帝也病死了,时年才四十一岁。咸通十五年,唐僖宗归安佛祖舍利于法门寺塔下地宫,封门时举行盛大法事,举世皆知,而以数千件皇家珍宝安放地宫以作供养,则为秘闻,而这通《衣物帐》碑的功能则如同墓志铭一般。

    墓志铭是中国古代一种悼念性的文体,通常是指埋于墓穴中记录墓主生平事迹及写有赞颂慰念之辞的刻石,人称写在石头上的历史文献。墓志铭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赞扬死者的功业成就,表示悼念和安慰。但也有只有志或只有铭的。史料中最早墓志铭的是周武王姬发(前1049~前1043年在位)给商比干(前1125~前1063年)墓的“铜镜铭”。据《史记·殷本记》载:殷商末期,很多诸侯背叛了纣(前1075~前1046年在位)而归服西伯。西伯的势力更加强大,纣因此渐渐丧失了权势。王子比干劝说纣,纣不听,更加淫乱,毫无止息。微子曾多次劝谏,纣都不听,微子就逃离了商。比干却说:“给人家做臣子,不能不拚死争谏”就极力劝谏。纣大怒,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孔”。于是剖开比干的胸膛,挖出心来观看。武王灭商后,下令修整商朝贤臣比干的坟墓,封比干为国神,赐后代林姓。比干逐成为林姓的先祖,后人还将其奉为“文财神”呢。

    《衣物帐》碑以其篇幅之长、品类之盛、物之多、历史之悠久而名冠中外,堪称唐代记载物品最多的一个账单,为我们研究唐代的政治、经济以及诸多宝物的名称、金银工艺、度量衡制、纺织服饰、内库制度、迎佛骨组织等方面,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资料。对宗教史、科技史、中外交流史、文化史、美术史等各方面的研究,也都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