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萨特生平和思想

 王语雷悦读馆 2014-09-25

 萨特是法国的存在主义 一代宗师,在存在主义哲学界,乃至整个哲学界都是一个响亮的名字。萨特一生是命运多舛、激情澎湃的一生,为人类自由进行呼吁、抗争和战斗的一生。他用他的 一生诠释了存在主义哲学——或者说,他的一生本来就是一部存在主义哲学著作。解读他的一生,也就是解读一部存在主义著作。

一、生平

 出生于1905年的萨 特自幼丧父,一直生活在“一个老人(外祖父)和两个女人(母亲和外祖母)之间”。由于从来体验到父亲的威严,也就没有人真正地管教过他,他也没有觉到要服 从谁的概念。正如他说的,“我不是任何人的儿子,我是我自身”。我们知道,存在主义哲学与自我中心主义之间,仅是一步之遥。所以从萨特的这种“我行我素” 性格中,我们也可以隐隐感觉到他的哲学思想——或者说,这种性格为他的哲学思想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萨特较一般的孩子早 熟、敏感。他很少与其他孩子交往,所以常感到一种“多余”的孤独感,希望能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他儿童时期只有一个朋友——书籍,而且早期的萨特梦想成为 一名文学家。对于萨特而言,文学首先就是对他人的关系与交流。“文学的本质从根本上讲就是交流”。他一生中留下了共计一万五千页的五十多部著述,也曾拒绝 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生命是从中书中开始的,它也必将以书而告结束。”“我写作,故我存在。”事实上,良好的文学功底为萨特的哲学生 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巴黎高等师范学 校是一个培养世界顶级研究人才的摇蓝。自1794来创建以来,无数的知名学者,像柏格森、阿隆等都是毕业于该校。与萨特同时代的同学,如梅洛·庞蒂(存在 主义哲学家)、德里达(解构主义哲学家)等后来也都成为世界闻名的人物。萨特曾在此就读过六年,这里的浓厚而又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让萨特有了如鱼得水的 感觉。萨特凭着自己的实力,成为一个学生中的“名星”人物。在萨特的同学中,我们必须提及一位在萨特生涯中起了重要作用的人物。这就是西蒙娜·德·波伏 瓦。这位才华横溢的女同学,认为萨特的资质非常好,必将写出震惊世界的哲学巨著,所以才开始与萨特交往。在萨特的坎坷一生中,波伏瓦都始终坚定地与萨特站 在一起,一生也没有背叛过萨特,给予萨特了以极大的支持。萨特认为,“她是最理想的对话者,人们从未有过的对话者”。这足见波伏瓦在萨特生活中所扮演的角 色。二人一直没有结婚,一生都只是作为情侣相敬如宾。这反映了他们对人生的一种观点,那就是在实践他们的存在主义思想,体现他们要摆脱旧道德、追求新生活 的愿望。

说到追求新生活,萨特还 有一段离奇的生活。1936年,萨特想“重新创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于是就和波伏瓦请高萨绮薇——波伏瓦的女学生,来跟他们共同生活。当然,不久这个 “三重奏”就宣传结束。至于这段历史是不是反映出萨特有点“标新立异”或“异想天开”,读者们读后可以自行评议,我在此就不好大放厥词了。

 1930年,萨特从巴 黎高师毕业。经过十八月的兵役后,于1931年来到法国西部的阿弗尔中学任教,正式开创自己的哲学道路。1933年,他的同学阿隆从德国法兰西学院回来, 向他介绍了胡塞尔的现象学。自此开始,现象学与他的意向研究一后即合,为他打开了一条进行现实主义哲学探索的道路,为他提供了一种现实主义的理论方法。同 年,他只身赴德国柏林法兰西学院。除了系统研究了舍勒、雅斯贝尔斯的著述外,他的主要方向就是专攻胡塞尔的现象学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根据一些文献和学 者的评论,实际上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不仅是时间上先于萨特,而且更加深刻和更有创见性。老师们可以看出,萨特的存在主义肯定有海德格尔的影响, 不然萨特在法兰西学院焚膏继晷地学了些什么呢?我曾读过海德格尔的著述,发现有浓厚形而上的色彩,而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似乎是一种实践哲学,一种“介入” 生活的哲学——因为萨特本来就是用一生的社会活动与实践,阐释了他的哲学思想。无论怎么说,一提到存在主义哲学,我们可以这样说,假如德国为存在主义贡献 了海德格尔,那么法国则为存在主义贡献了萨特。

 1939年萨特应征入 伍,翌年被德军俘虏。在集中营的九个月生活,为萨特哲学提供了宝贵的体验。恶劣条件下的群居生活,时常袭来的孤独感,种种体验经他的分析,成为了萨特哲学 中的重要思想。有趣的是,萨特在集中营期间,跟伴行的忏悔神父们成了好朋友,还经常给神父们讲海德格尔的思想。哦,可怜的神父们,本应听萨特的忏悔,现在 却成了“向萨特忏悔”了。1941年,萨特伪造假证明获得释放。回到巴黎后,他与梅洛·庞蒂、波伏瓦等成立了左翼知识分子为主的反战组织“社会主义和自 由”,积极地投入到反法西斯的斗争中。1945年战争结束后,萨特常与他的“死党”们常去花神咖啡馆聚会,并创办了存在主义的主要论坛——《现代》杂志。 至此,存在主义哲学在法国正式兴起。

  在他的一生中,萨特 曾与共产党并肩作战,共同反对法西斯,为追求自由与和平作出了坚持不懈的斗争。这个立场,在战争期间萨特没有含糊过。战后的五十年代,萨特访问苏联后,发 现斯大林政府审判、“清洗”异已分子。由于无法容忍这种“非人暴行”,或“红色恐怖”,萨特便开始反对共产党,并与共产党唇枪舌战几十年,直到他离开人 世。不过,在他逝世时,法国共产党也给予他了公正的评论,说他在反法西斯、争取自由和和平的斗争中,“勇敢地站到了共产党一边,他将给我们时代的精神生活 产生深完的影响。”

  我们知道,60年代 末,在巴黎曾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五月风暴”——一个大学生反抗政府的运动。萨特的立场也非常鲜明,他明确支持学生运动。萨特认为,“五月风暴”中的学生运 动不再是一种个体的自由,而是体现了《辩证理性批判》中的“融合集团”范围内的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讲,巴黎学生的斗争实践了《辩证理性批判》的某些观点。 也正因为如此,学生的斗争才得到萨特的支持。

 萨特一生中,由于性格 不同寻常,颇有一些超凡脱谷之举。除了上述的“三重奏”、“一生未娶”外,另外还有两个故事读者们也可以了解一下。其一是萨特与好友,存在主义学派中的重 要人物加谬和梅洛·庞蒂闹翻。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与萨特那种“我行我素”的性格有关呢?还有一个故事就是,1964年瑞典皇家学院授予萨特诺贝尔文学奖,萨 特立即宣布拒绝接受,并说:“我一向拒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哈!好家伙。这态度分明就是一种宣言:我就是我,萨特就是萨特,不需要任何官方的荣誉或桂 冠。这不仅体现出了萨特的特殊性格。其实,以我看,这也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一种体现。

二、主要思想

 萨特的一生是为争取自由而抗争的一生,他的哲学思想也就是这种人生态度的反映。萨特的根本观点就是认为人是自由的,人注定是自由的,他不断地表现自己就意味着他的存在;人是被判定为自由的,不是我们选择了自由,而是自由选择了我们,自由还决定着我们的存在和我们的本质。

 萨特把世界分为自在存 在和自为的存在。自在的存在是意识之外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东西,自为的存在则是使自己的存在得以显现的意识。从这出发,萨特提出了他的一个哲学 概念——恶心。萨特认为,世界是荒谬的,让人感受到现实世界给人带来的恶心。萨特认为这种体验一方面表明人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又说明他对外部世 界的否定,并渴望从恶心中摆脱出来。这样,在萨特那里,走向自由的第一步便是体验到恶心的感受。很明显,萨特的这种自由具有一种否定的特征。萨特认为,人 生活于世上并没有什么理由,“人是无缘无故地被抛弃在世上”。一旦这种抛弃实现,人就有绝对自由。这种自由不是在于得到什么结果,而是一种内在的自我决 定,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人的这种自由。

 那么,人的自由是如何 体现的呢?萨特认为,自由就体现在选择之中,自由本来就是一种选择的自由,人也就是在不断选择过程中不断成为自己的。你可以选择逃避,也可以选择面对;可 以选择成为懦夫,也可以选择成为英雄。总之,一切权利在你的手上,因为你是自由的。但是,你一旦进行了选择,也就具有了责任,就是面对所选择行动的后果。

  对于萨特的思想,我 想,美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巴雷特的评论非常正确。他说,“法国存在主义有大量的东西是一种历史心境的表现——‘假冒的战争’,失败以后的一片混乱以及德军占 领下的全部迷惘的经验”。的确,萨特的存在主义正是因为体现了这种历史心境才被接受。萨特以“人”为出发点的哲学使战后一代,经历了践踏人的价值的非人战 争,在精神上感到空虚迷茫的一代,找到了他们解决问题的,寻求个人出路的理论。所以可以说,萨特存在主义哲学迎合了当时法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社会心理,也 才因此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关注。萨特是一位充满希望的绝望者,一个带有浓厚悲观主义色彩的乐观主义者。他给人们展现了一个令人绝望的世界,同时又为人们指出 了一条充满希望的行动之路。1980年,临终之前的萨特说,“我将在希望中死去。”的确,萨特正是这样死去的——带着对人类灾难的同情,对自由的向往,对 世界的绝望,对未来的希望死去的。

三、后记

 追溯萨特的一生,我们 不难看出,萨特的天生聪慧,儿童时期的经历,巴黎高师的就读,德国法兰西学院,两次世界大战等等经历,先天的和后天的有利因素汇集在一起,才造就这样一个 存在主义哲学一代宗师。读者们也许会问,“我是教师,何必关心哲学?”如果是这样,那就大错特错了。众所周知,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口号就是“一切了学生的发 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人本主义思想在此是不言自明的。那么,当我们谈论人本主义思想时,我们不得不谈到存在主义——因为,存在主义是人本主义思想的 主要流派。同时,存在主义实际上是胡塞尔的现象学与唯意志主义哲学合并而来,那么存在主义是与现象学密切联系的。大家知道,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课程的评论 提出了质性评价的方式。那么,质性评价的哲学基础其实就是现象学。现象学认为,现象中有本质,“现象即本质”,那么,学生的行为现象中就可以观察出学生的 本质。这就是质性评价的哲学思想基础。当然,这种方法是与技术理性为中心的量化评论是不一样的,两种方法都应该得到合理应用。

 任何一种教学实践的背后都有着某种思想基础,教育实践也有其独特的哲学基础。要研究教育和课程改革,就得研究哲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