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借日本诗经植物图谱聊:瓠

 真友书屋 2014-09-25

诗经 幽风: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诗经 小雅:南有木,甘瓠累之


讲“荠”的时候,提到过一首诗,我说是苏轼的,有人指出是陆游的,诗如下:


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忽忘归。

传夸真欲嫌荼苦,自笑何时得瓠肥。


小着盐醯助滋味,微加姜桂发精神。

风炉歙钵穷家活,妙诀何曾肯授人。


诗中一口气提到了好几种蔬菜,“瓠”是其中之一。


首先搞清这个“瓠”字,读音不是左边的[kua],也不是右边的[gua],而是[hù],为什么念[hù]不清楚,但是因为这个读音才会慢慢变成葫芦,这是有关系的,也才会有“壶”,这之间应该也有关联。


至于“夸”的意思,意为“虚空”,夸夸其谈嘛,就是空谈。夸和瓜合在一起,那就是中空的瓜。


瓠为草本的爬藤植物,夏季开花结瓜,有圆形、椭圆形、短颈大腹以及那种带脖细子的瓜,品种不同,葫芦该之瓠瓜里的其中一种。

正因为瓠瓜有不同的型,所以有不同的名字。陆佃《碑雅》认为:“长而唐上曰瓠,短颈大腹曰匏”、“似匏而圆曰壶”。明代李时珍的说法则正好相反。还有一个说法是甘者曰“瓠”,苦者曰“匏”。但不管如何,嫩的瓠瓜都能吃,老的皆可当容器,小型的在明清是把玩的东西,要是成了仙的那就是葫芦娃了。


诗经里说的“七月食瓜,八月断壶”,那个时候的人就知道如此利用葫芦,嫩的时候吃,老了做壶。葫芦实在太能长了,所以,诗经 小雅有这个句子:“南有木,甘瓠累之。”累是多的意思,一整个七月都可能吃不完,还能留一些到八月,但不浪费,老葫芦可以当壶用。


此图上的瓠为短颈大腹型


另:日语中有朝颜、夕颜,也就是只在早上开得花和只在傍晚开的花,是不是有百分百确切的指某一个植物,我不确定。葫芦花,在日语里是有被叫做夕颜的,是之一还是唯一,我不确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