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春记忆:当年站前国人开的三大客栈还挺火

 埂溪书楼 2014-09-25

长春记忆:当年站前国人开的三大客栈还挺火

2014-09-24 17:45 来源: 新文化网
编辑:鞠华军
核心提示:长春火车站南广场的东南方有一栋13层的建筑——天池国际商业中心,在那一片楼群中找不到丝毫老建筑的气息,但实际上伪满时期那里曾经有过三家由中国人投资开办的大客栈,福顺栈、悦来栈和日升栈。

  长春火车站南广场的东南方有一栋13层的建筑——天池国际商业中心,在那一片楼群中找不到丝毫老建筑的气息,但实际上伪满时期那里曾经有过三家由中国人投资开办的大客栈,福顺栈、悦来栈和日升栈。

  三家客栈都建于1915年左右,最大是福顺栈,其南紧邻的是稍小的日升栈,其东不远处就是悦来栈。在它们的路对面则是当时世界上条件最好的旅馆之一——大和旅馆(现春谊宾馆),而当时三大客栈在规模上并不比大和旅馆差多少。

  1942年左右的火车站前广场航拍图,下方为日本桥通(现胜利大街)的起点入口,入口左侧为大和旅馆(现春谊宾馆),右侧为福顺栈、日升栈、悦来栈、旭旅馆等等  
  福顺栈的建筑中西结合,偏重于西式,但其房顶屋脊和“女儿墙”的造型含有明显的中式风格;日升栈的规模略小于福顺栈,没有那么华丽,两者虽然紧邻,但一看便知是两个不同的建筑;而悦来栈也是中西结合,但除了两边二层楼的窗户形状外,几乎都是中式的设计元素,尤其是那个三层塔楼,仿佛建在城墙上一样。
福顺栈(前方圆顶建筑)和日升栈(后方三角顶建筑)
福顺栈

悦来栈

  为什么当时日本人会放任三大客栈开办呢?原来伴随着中国商埠地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到了1916年左右,满铁当局出台了许多政策,尤其注重吸引中国客商落户附属地。第一个形成气候的,是车站附近的客栈业,除了大和旅馆和三大客栈外,还有日本人开办的旭旅馆,而小旅馆更是不计其数,这一带随即也成为了来长商贸人员聚集的客栈圈。

  这是一张从满铁地方事务所(现国商百货)楼顶上拍的照片,远处能看到位于站前广场东南侧的日本桥通入口,福顺栈、日升栈、旭旅馆和大和旅馆前茂密的树林。
左侧为日升栈和旭旅馆的建筑,此照视点为大和旅馆院墙外向东南方向拍摄 
 旭旅馆

  三大客栈的创始人,福顺栈是郭学存,日升栈是杨焕亭,悦来栈是祖宪庭,当初他们都是在东北和长春经营多年的商人。因为当时敏锐嗅到了长春附属地的商机,才纷纷在站前开设旅店,并迅速成长壮大。而且当时这几家都在沈阳、哈尔滨、大连等地开有主号或分号,形成了“连锁经营”的业态,在东北商圈里,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站前接站的各家旅馆的伙计

  文革期间,三大客栈楼体被毁,现在福顺栈和悦来栈的原址矗立着天池国际商业中心,日升栈的原址则是天池宾馆。

天池国际商业中心

天池宾馆

  新文化网整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