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鸿门宴》知识点梳理 班级: 姓名: 一、通假字 距关,毋内诸侯 张良出,要项伯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令将军与臣有郤 因击沛公于坐 交戟之士欲止不內 二、古今异义词 (写出古今义) 1.沛公居山东时
2.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3.约为婚姻
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5.而听细说 三、重点文言实词释义 ( 12个 ) 1.军 沛公军霸上 从此道至吾军 2.击 急击勿失 因击沛公于坐 秦王不肯击缶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3.内 毋内诸候 内无法家弼士 4.如 劳苦而功高如此 沛公起如厕 固不如也 5.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每逢佳节倍思亲。
6.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乃令张良留谢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7.意 然不自意 其意常在沛公也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8.坐 项王、项伯东向坐 因击沛公于坐 9.举 杀人如不能举 举所佩玉 以示之者三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10.胜 沛公不胜杯杓 刑人如恐不胜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此时无声胜有声 11.斗 玉斗一双,献与亚父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12.置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置之坐上 乃置酒大会宾客 四、词类活用(解释词语) A.名词作动词 沛公军霸上 沛公欲王关中 不可不语 吾得兄事之 道芷阳 籍吏民,封府库 范曾数目项王 刑人如恐不胜 B.名词作状语 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道芷阳间行 C.形容词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 D.形容词作名词 君安与项伯有故 E.使动、意动句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项伯杀人,臣活之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交戟之士欲止不内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五、特殊句式(翻译句子) 1.判断句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此亡秦之续耳。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亚父者,范增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2.倒装句 具告以事(介词结构后置) 长于臣(介词结构后置) 得复见将军于此(介词结构后置) 籍何以至此(宾语前置) 客何为者(宾语前置) 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宾语前置) 3.被动句 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被动) 吾属今为之虏矣(“为”表示被动) 4.省略句 为击破沛公军 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 六、固定结构(识记句式并翻译句子) 1.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 2.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与……比,哪一个……”) 3.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 七、成语(牢记)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