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温馨的港湾,更是孕育孩子成长的第一所也是最重要的场所。我的童年是在文革中渡过的, 几乎荒废了学业。而我们兄妹三人因为家庭的影响却能在恢复高考的头三年相继考入大学,如今也都事业有成。我们兄妹三人在回忆我们的成长过程时都感叹家庭对我们的影响,这在我发表的散文《童年的奢侈品》中有着深情的回忆。 女儿成长岁月里所面临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和我们当年有着天壤之别。从这一点上讲她是幸运的,但她的健康成长更重要的是得益于我们家庭中学习的氛围、快乐的气氛。女儿曾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同时攻读英语和国际经贸两个学士学位。毕业后以综合排名第一的好成绩公费保送研究生,在05年在全国雅思考试中获得了总分8.0、听力阅读双满分的好成绩。07年赴美留学.她也是99年天长市中考状元,高中阶段曾获安徽省首届青少年英语表演大赛特等奖而被评为英语之星。回想女儿的成长过程我有几点体会: 一、 书籍—创建学习型家庭必不可少的工具 我和爱人都是恢复高考后的大学生,自然我们是那个年代的读书人,我们都热爱读书。记得当年我们组建家庭时,社会上正流行一种家具—装饰橱,新婚家庭家具的亮点就是制作精巧的装饰橱和装点其中的各种名贵物品。而我们认为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于是我们商量不和别人比物质生活,我们应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我爱好书法,虽水平不高,但家中常挂些能让全家共勉的作品自我欣赏,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家庭的硬件建设上,我们把别人放装饰橱的地方用来放书橱,把别人用来购置名贵物品的钱用于购买书籍。多年后住宿条件改善了,我们有了自己的书房,书橱的装点也更丰富了,除了我俩的业务书籍,还有我爱好的诗歌散文,先生偏爱的管理和文史类书籍。女儿从小学四年级起开始关注我们的书橱,尤其偏爱中国传统文化和哲理散文。当我们看书时她也能安静地看书画画,平时我俩的读书交流对女儿的影响很大,02年高考,女儿那篇关于诚信话题的作文几近满分,当我们问她的文章取材时,她告诉我们,就是有一天晚上我和爱人谈论的扬子晚报上一篇写一位名医在声誉和道德间抉择的真实故事。这件事可看出家庭读书氛围对孩子的影响力。 二、 赏识—挖掘孩子潜能的金钥匙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生命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孩子具有不同的生命潜能、不同的个性品质。我和爱人从来不强求孩子必须成为什么人,我们所做的只是帮助孩子在自己实际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女儿哑哑学语时我们就发现她口齿十分清楚,一次我带她到我父母家,碰到当时天长中学纪页之老师,纪老师看她一直说个不停就随口教了她几句英语,谁知她竟学的有模有样并缠着纪老师再教,纪老师当时就感叹:“这孩子将来是学语言的料。”这本来是一句玩笑话,但我们开始对孩子这方面表现予以赏识。在那时,我们每天教她念儿歌和看图说话,还买了不少童话故事的磁带放给她听,尽管她还不能完全听懂,但却能依依哑哑跟着学而且表现的很快乐。女儿也爱画画,我们每次去书店都要购买一些儿童读物,幼儿学画的书。女儿创作的画我们总是挂在家中醒目的地方,她背的儿歌用录音机录下来再放给她听,这样做有效的激发了她的创作欲和表现欲。我喜欢诗歌散文,家中常放些配乐散文朗诵,这对女儿是一种环境的熏陶,使她的语言天赋得到了发展。2001年女儿参加安徽省首届青少年英语表演大赛,决赛前,面对合肥一中等名校的选手她感到很有压力,这时我告诉她:“要相信自己的!”,她调整心态上台后,其简练而又流畅的自我介绍;尽显睿智的命题演讲;发音标准、唱腔纯正、风格独特的英文歌曲演唱以及和外籍评委的无障碍交流让所有的评委和观众都为之折服。 三、 民主—让孩子更活跃 家庭中有着充分民主、有着交流各自意见的场合,才能给孩子一个更大、更广、更活跃的生活空间。多年来,我们夫妇一直注意营造一种宽松快乐的家庭氛围,而亲子交流是我们家的一个特色项目。闲暇时,女儿谈她的学习情况、学校里的情况或看到的一些新鲜事,我们夫妇交流工作、生活中的一些事。有时我们就共同看的一本书发表各自的见解,有时我们就热点新闻开展激烈的辩论,有时就对社会的理解、审美和生活情趣而展开话题。我们常常会争得面红耳赤。但是,通过交流,彼此之间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信任,更多了一份亲情。在家中我们还常常开展寓教于乐的文娱活动,提高孩子的文艺情操。如家庭卡拉0K演唱、成语接龙、散文朗读等。对女儿我们 不过分看重分数。一直鼓励她参加各种有益于增长才干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各项科技、艺术、演讲、文艺会演等竞赛,从中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追求活动参与的过程,从小学到高中每年学校的文艺会演女儿都积极参与,高三时她还策划了一个大型舞蹈。这些经历的锻炼使得她上台演讲、主持节目时都能从容自信、落落大方。 四、家长—孩子道德的塑造者 孩子与父母朝夕相处,孩子在为人处事、言谈举止等方面常常把父母作为自己的模仿对象。所以说,父母的道德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对孩子起着示范作用。父母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并自觉对孩子施以正确的道德影响和道德教育,便会创造一种良好的家庭氛围,必将有利于孩子道德社会化的顺利进行。我们夫妇在培养孩子良好人格中注意这几点:一是先做正直的人再做有用的人。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夫妇对女儿的教育就是本着这个原则。学校的活动、各科的考试我们要求她展露自身的真实。二是尊重孩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交流是最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知道孩子在想什么,想干什么,才可以有目的的进行教育。三是自己注重自身修养,用自己良好的形象影响孩子。如过年过节到爷爷奶奶家和外婆外公家,老年人对自己的孙女辈宠爱有加,为了让孩子懂得尊老的道理,我们就要从自身做起,带头尊老,有好吃的、好玩的,一定要先给长辈。久而久之,孩子就知道,不管吃什么一定要先给长辈,节日或长辈的生日也知道寄张贺卡或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女儿的知情达理也让我们体验了为人父母的乐趣。 女儿和我两代人的成长经历说明学习型家庭对人的影响是终身的。如今,我们已步入了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我总感到一个学习型的家庭才是最温馨的港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