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18年(唐武德元年·隋义宁二年) 是年萧铣自称梁王,拥兵40万据江陵与李渊抗衡。其部属大司马萝耋景珍出镇长沙,企图降李渊。萧铣遣兵围攻长沙郡,杀董景珍。 ▲建华林寺于长沙县西乡(今望城县莲花乡),名僧善觉禅师驻锡于此。 公元620年(武德三年) 六月 唐高祖李渊封皇孙李恪(李世民之子)为长沙王。 公元621年(武德四年) 年初 梁王萧铣自置潭州总管府。复置新康县(今宁乡),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并入益阳县。 八~十月,唐赵郡王李孝恭、行军总管李靖南下征讨梁王萧铣,誓师于铜官。 十月 萧铣乱平,唐置潭州总管府,管潭、衡、永、郴等八州,州治长沙。 是年 唐废前朝的五铢钱。长沙县书祛家欧辩询为唐代通行制钱“开元通宝”制词并书。 ▲欧阳询为遭林寺书写“道林之寺”、门额。 ▲析长沙县部分地域复置醴陵县。 公元627年(贞观元年) 三月 全国分为十道。潭州隶属江南道。潭州辖长沙等六县(州治长沙城)。 公元655年(永徽六年) 太尉褚遂良力谏高宗立武墨为皇后,被贬任潭州都督。 公元708年(景龙二年) 析长沙部分地域复置浏阳县。 公元713年(开元元年) 湖南漕粮集中长沙经湘江北出长江运长安。 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 李邕为《麓山寺碑》撰文并书。文、书、刻并美,誉为“北海三绝”。寺碑今存岳麓书院。 公元766年(大历元年) 十月二十八日 书法家僧怀素完成草书《自序》帖:“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之暇,颇好翰墨……”,自云得草书三昧,弃笔堆积埋山下,曰“笔冢”。贞元元年(公元785年)卒。 公元769年(大历四年) 正月 杜甫自岳州经潭州赴衡州访友不遇,五月折返潭州,泊船于长沙县乔口、新康、铜官渚等地,作《入乔El》、《铜官渚守风》、《发潭州》等诗篇。其中五律《发潭州》,流传久远:“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贾傅才何有,褚公书绝伦;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 公元770年(大历五年) 春 杜甫游岳麓山、道林寺,并作七言古诗《岳麓道林寺行》盛赞长沙风物古迹。 四月 湖南兵马使臧玢叛唐,杀湖南观察使崔浩,据潭州,城中大乱。杜甫乘舟从长沙县沿江上溯,欲去郴州投靠妻舅郴州刺史崔伟。舟行至耒阳遇洪峰,杜遂返潭州。 冬 杜甫离潭州赴成都,病中作《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旋死于客船,时年59岁。 公元780年(建中元年) 潭州刺史沈传师长五言诗,对仗工稳,为律诗定型及唐近体诗开拓者之一。旧有沈《次潭州酬唐侍御姚员外游道林岳麓寺》古诗碑藏麓山寺,今佚。 公元791年(贞元七年) 振朗禅师建兴国寺(今望城坪塘镇内)。明末寺毁,清代重建,改名桐溪寺。 公元806年(元和元年) 是年 礼部员外郎柳宗元贬为永州司马,道经潭州,作《长沙驿前南楼感旧》五言绝句及七言古诗《湘上渔人》。其中“烟消日出不见人.欺乃一声山水绿”一句为千古绝唱。 ▲ 监察御史刘禹锡贬为朗州(治今常德市)司马,途经长沙,作诗《赠长沙赞头陀》传世。 公元808年(元和三年) 长沙县铜官窑瓷,造型美观,画面生动,其产品远销波斯湾、南洋诸国。 公元814年(元和九年) 宰相裴休任湖南观察使时,捐资修建宁乡县沩山佛寺,御赐额“密印”,占地9800平方米,其中万佛殿有陶砖贴金佛像12182尊,为我国佛寺中贴金佛像数所罕见。香火盛期有僧众3000余人。 公元819年(元和十四年) 正月 刑部侍郎韩愈因谏宪宗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道经潭州作五言古诗《游道林、湘西二寺》,诗句影射时弊:“……静思屈原沉,远忆贾谊贬,椒兰争妒嫉,绛灌共谗谄,谁令悲生肠,坐使泪盈脸,翻飞乏羽翼,指摘因瑕玷……”。 公元845年(会昌五年) 武宗诏令毁佛,麓山寺全毁。道林寺所藏佛经尽焚。宁乡密印寺方丈裹首为民。
公元847年(大中元年) 是年宣宗赦会昌五年毁佛诏令,道林寺僧去太原取回佛经5048卷。 ▲ "长沙和尚"景岑重建麓山寺,改名“鹿苑”,但规模大不如前。 公元849年(大中三年) 长沙县刘蜕中进士,为隋初开科取士260余年以来长沙郡第一名进士,时称“破天荒”。 公元855年(大中九年) 长沙县铜官窑烧制出釉下彩飞鸟瓷壶(现藏湖南省博物馆),釉下彩工艺进入盛期。 公元858年(大中十二年) 湖南观察使韩琮虐待将士,激起兵变,将士驱逐韩琮出潭州。 公元874年(乾符元年) 开始兴建浏阳县霜华山石霜寺。 公元874~879年(乾符年间) 袁浩建四绝堂于道林寺内,藏沈传师、裴休笔札及宋之问、杜甫诗篇刻石,因名“四绝”。 公元879年(乾符六年) 十月,黄巢起义军从广州北上,取道桂林,编大竹排数千,经灵渠沿湘水而下,直指潭州。泰宁节度使李系任唐南面行营招讨副使兼湖南观察使,率兵五万屯兵潭州阻义军北进。十月二十七日义军破潭州城,李系败走朗州(今常德)。黄巢入城颁布《四大措旋》的安民告示。 是月 黄巢统兵五十万,从潭州北上,进逼江陵。 公元883年(中和三年) 是年湖南观察使改称钦化军节度使,驻节潭州。 ▲浏阳县霜华山石霜寺建成。 公元886年(光启二年) 七月 衡州刺史周岳发兵攻潭州。钦化军节度使闵顼招淮西兵将入城共守,周岳以轻骑陷潭州。僖宗更潭州为武安军,以周岳为节度使。 公元893年(景福二年) 武安军节度使周岳被其部属邵州刺史邓处讷所杀,邓占潭州,自称留后。诏封邓处讷为武安军节度使。 公元894年(乾宁元年) 三月 忠武军部将刘建锋攻占潭州,杀武安军节度使邓处讷,自称留后,奉表京师,诏封刘建锋为武安军节度使。刘建锋派马殷为内马步军指挥使。 公元896年(乾宁三年) 武安军节度使刘建锋驻节潭州,酗酒贪淫。四月,小使陈瞻以铁挝击杀刘建锋。众推马殷为留后。九月,诏封马殷为潭州刺讨。 公元897年(乾宁口年) 诏封马殷武安军节度使。领潭州等七州之地。 公元898年(光化元年) 马殷从潭州出兵攻占邵、衡、永三州。 公元902年(天复二年) 十月 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叛于开封,马殷奉诏发长沙兵征 公元907年(五代十国·后梁·开平元年) 是年 。朱晃(朱全忠)称帝,国号梁。马殷遣使修贡,朱晃拜马殷侍中兼中书令,四月封楚王,史称“南楚”。 ▲ 在新康驿所在地开始修建玉潭镇(今宁乡县城关镇)。 公元910年(开平四年) 梁太祖朱晃加封马殷“天策上将军’’称号。马殷于长沙城修建天策府,自置丞相、学士等官属,并在辖境置武平、靖江等节度使,马殷兼洪、鄂四面行营都统,总制二十余州。 公元923年(后唐·同光元年) 李存勖灭梁称帝,史称后唐。马殷遣其子修贡京师并上缴梁所授都统印,庄宗李存勖嘉之。 公元925年(同光三年) 南楚不征商旅赋税,四方商贾聚集潭州。又自铸铅铁为钱,商旅出境,皆用铅铁钱易货而去,故能以境内所余之物易天下百货,南楚遂以富饶。 公元927年(天成二年) 正月,后唐明宗李嗣源封马殷为“楚国王”。马殷建楚国,以潭州城为国都,名“长沙府”,建国承制,立宫殿,置百官,立三庙追谥先祖。 是年 马殷奖励农桑,发展茶业,提倡纺织,并在京师(洛阳)、河南、湖北等地设茶叶中转站,经销茶叶,其利十倍。又鼓励民商将茶叶外销至蒙古边境,兑换马匹兵器,马殷坐收赋税,岁收入以万计,库存从此殷实。 ▲ 马殷重建道林寺。 ▲马殷父子于长沙城北建开福寺,占地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
公元928年(天成三年) 是年 马殷于潭州城东20华里处筑堤蓄水,取名“龟塘”。 ▲ 马殷次子希声以母宠得立,诏授武安军节度使。 公元930年(长兴元年) 十一月十日 马殷卒,马希声嗣位。马殷生前于长沙城郊置疑冢三干余,真冢葬地不明。 公元932年(长兴三年) 八月二十日 马希声卒,其弟马希范嗣位,九月诏封马希范为武安军节度使。 公元939年(后晋·天福四年) 四月,后晋加封马希范为天策上将军。十一月,又开天策府。马希范性奢侈,广修城中小瀛洲、葵园、文昭园、明月园等离宫别墅,在城北新建的会春园、碧浪湖等尤为奢丽。 公元947年(后汉·天福十二年) 七月四日 楚王马希范卒,十一日弟马希广嗣位。 公元949年(乾祜二年) 七月 马希广奏请析长沙县东境置龙喜县(故城址在今长沙县鹿芝岭),次年(950年)诏准。 是年 朗州节度使马希萼从朗州起兵进攻长沙与马希广争夺王位。八月,失败,退回朗州。 公元950年(乾祜三年南唐·保大八年) 十二月 朗州节度使马希萼起兵再攻长沙,马希广部将许可琼降。马希萼据长沙,杀其弟马希广,自立为南楚恭孝王。次年九月南唐主李景册封马希萼为楚王。 公元951年(后周·广顺元年南唐·保大九年) 马希萼多寻旧怨,杀戮无度,其部属都指挥使徐威等反,举兵突入天策府,缚希萼囚于衡山,众立其弟马希崇为武安留后。马希崇纵酒荒淫,徐威欲杀之。希崇大惧,遣密使向南唐请兵。南唐派信州刺史边镐领兵入湖南,与马军战于回龙关(今长沙县跳马涧),获胜,进入潭州,马希崇降。马氏宗族千余人迁移金陵(今南京)。立国45年“马氏楚国”亡。 公元952年(广顺二年 保大十年) 三月 南唐苛收湖南租赋,湘人失望。赐指挥使孙朗等谋反,夜焚长沙城及边镐府宅。武安军节度使边镐出兵反击,孙朗等败奔朗州。 十月 武安军节度使边镐昏懦,朗州节度使刘言反南唐,率节度副使王进逵、都指挥使周行逢等领舟师进袭长沙,边镐弃城逃往金陵。刘言入据长沙,奉表于后周太祖郭威,称长沙兵戈之后,焚毁殆尽,请移潭州治所于朗州(g-德),诏从之,升朗州为大都督府,位在潭州之上。 是年 长沙乔口巡检司建立。 公元953年(广顺三年) 正月 后周以刘言为朗州大都督兼武平军节度使,王进逵为潭州刺史兼武安军节度使,周行逢为武安军节度行军司马。 秋武安军节度使王进逵率潭州兵马袭朗州,擒刘言,诬以谋反,杀之,进表京师。后周以王进逵为武平军节度使。 公元954年(显德元年) 诏封周行逢为鄂州节度使权知潭州军府事。秋七月,周行逢为朗州大都督兼武平军节度使。自是潭州、朗州之地为周行逢据有。 公元957年(显德四年) 周行逢病卒,三军立其子周保权为帅。旋朗州军乱,周保权求助于后周,周世宗发兵平定荆湖之乱,结束湖湘之地的军事割据。 公元963年(宋·乾德元年) 是年 衡州刺史张文表反宋,攻占长沙。周保权向宋乞援,宋遣江南东道节度使慕容延剑为湖南道行营前军都部署,率十州兵力讨伐张文表。二月,周保权闻讯先占长沙,斩张文表于槊梨,回师朗州。周保权态度暖昧,宋军奇兵从湖北江陵直趋朗州,擒周保权,继克潭州,宋室遂得湖南14州、66县。 ▲废龙喜县置常丰县(常丰县城遗址在今长沙市郊区东岸乡),占地约3.2万平方米,城墙均为土筑,城内无建筑迹象。 ▲武安军节度降格为湖南防御,潘美任防御史。 公元973年(开宝六年) 废常丰县,并入长沙县。 公元976年(开宝九年) 潭州太守朱洞在五代僧人智睿办学的基础上,建岳麓书院于岳麓山清风峡出口处,中设讲堂5间,东西序列斋舍52间,与应天(河南商丘)、白鹿洞(庐山)、石鼓(衡阳市)、并称全国“四大书院”。 公元977年(太平兴国二年) 析益阳、长沙、湘乡部分地域置宁乡县,属潭州长沙郡。县治玉潭镇。 公元983年(太平兴国八年) 长沙县举人王世则中进士第一。 公元988年(端拱元年) 复置武安军节度使,驻节长沙。 公元997年(至道三年) 全国分为15路,潭州长沙郡属荆湖南路。 公元999年(咸平二年) 是年 潭州太守李允则扩建岳麓书院。 ▲ 李允则废除“潭州三税”(-5氏楚国之地税,潘美之屋税、牛税),湖南农业得以迅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