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语文备考:最后冲刺 再增10分不是梦

 许愿真 2014-09-26
高考语文备考:最后冲刺 再增10分不是梦
1

  2014年山东省高考各科目中,语文可以说是变化最小的一门。离高考还有10余天,部分同学会认为语文复习已无多大用处 ,成绩上升空间已不大。但是日照实验高中高三语文备课组长潘洋老师认为,之前的一、二轮复习是加速、上力量,临考前的10余天则是澄净、积淀、蓄势。在他看来,只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消除无为的思想,定心静力,理清复习思路,科学地安排,语文学科再增长10分不是梦。潘洋老师将重点对高考语文试卷的变化、应对策略、几大注意事项及重点题型等高考备考关键点进行讲解。

  今年语文试卷“稳中有变”

  “无论是哪种文体,都是从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和探究三个方面来考查,突出重点,读懂文意是关键。”

  潘洋介绍,相对于2013年的语文命题,2014年山东省高考语文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仍然坚持的是山东特色。其中,满分仍然为150分,第卷为单项选择题,第卷为文言文翻译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和写作题等题型。其中语言文字运用27分,古代诗文阅读 30分,名句名篇6分,现代文阅读27分,作文60分。

  但是在稳定中,今年高考语文卷却有两大明显变化。其一,第六大题不再由考生从文学类和实用类两种文本中选做,改为由命题者选择其中一类文本命题。其二,6分的名句名篇也不再是四选三的形式,而是三个小题必做。并且在考试说明中增加了文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包括义务教育阶段50篇,高中阶段40篇。

  “由此变化可以看出,对于现代文阅读 ,要求学生关注各种文体。”潘洋介绍,这一变化要求学生不能再根据自己的爱好或者感觉针对一种文体强化训练;同时也避免了往年因为两大文体的不同而出现的平均分的差异问题。而对于名句名篇,选择空间没有了,但是又附录了篇目,使得学生复习也有很大的指向性,“从总体上来讲,这两大变化,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也更体现了公平的原则。”

  那么如何根据这一变化来进行复习呢?对于现代文阅读选考这一变化来说,无论是哪种文体,都是从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三个方面来考查,只是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清楚明了各种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而实用类文本则需要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突出重点,读懂文意是关键。”潘洋说。

  备考中找准自己的短板

  “现在的每一次模拟练习出现的失误都是弥足珍贵的经验教训,只要改正了错误,找准了短板,就意味着为高考又扫除了一个障碍。”

  潘洋介绍,距离高考不足半个月的时间里,考生在对语文课目进行考前复习时,不在于补充新学到多少新知识,也不在于技巧方法的再归纳,而在于以积极的心态找准自己的短板。对考生而言,现在的每一次模拟练习出现的失误都是弥足珍贵的经验教训,因为只要改正了错误,找准了短板,就意味着为高考又扫除了一个障碍。

  潘洋总结了以下几大短板:

  知识性短板。通过做模拟题,发现自己在一、二轮复习中的遗漏点薄弱点。如5月7日全市二轮考试16题考的“语言得体”系列中的敬词,就提醒考生要注意那些略显偏僻的地方。

  审题性短板。很多错题,不是不会,而是审题上出现了问题。看漏了看多了,混淆了要求,忽略了隐性要求。像一句话新闻、长短句变化、下定义、句式仿写等题目除了看清外在显性要求,还要注意内在要求;现代文阅读中人物的形象特点与性格特点在审题上就有区别,同是与标题有关的题目,既可问这个标题有什么好处作用,又可问这个标题有什么意蕴,问法类似,答法却有大差别。提醒同学们有意识地训练审题,不急于做题,审准要求再动笔。

  规范性短板。不少考生答题缺乏分条意识,混作一堆,或者围绕一个点满满地写上两三行。阅卷时,老师是踩点给分,重在找要点。这就要求考生具备要点意识。作用题就从内容与结构两大方面思考,赏析题,第一步点明技巧方法,第二步明确这种方法是怎么运用的,第三步从内容氛围情感主题等方面答好处与效果。建议同学们笔答题部分要尽量先在草稿纸上拟写答案,修改好确认无问题了再抄到答题纸上;问答题答案要规范,分条作答层次清晰是最基本要求,然后是语言简练,术语加文本。

  用好错题集重点“查漏补缺”

  “重视错题集、纠错本、基础知识积累本等,把"常考易错点"作为巩固重点,力避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重现。”

  潘洋介绍,查漏补缺是当前复习的核心,科学安排突出重点是复习效益最大化的保障。他尤其提醒考生,要重视“私人定制”的错题集、纠错本、基础知识积累本等。“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段时间是语文错题集大显身手的时候。”潘洋建议同学们把错题集中的内容按基础、文言、诗歌、现代文、语言运用等分别归类,把“常考易错点”(错误集中的点)作为巩固重点,力避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重现。字音、字形部分进一步缩小范围,只强化自己现在依旧易读错写错或拿不准,已会的删去。熟语、语病、标点部分细化分类,明确每一类型的易错点。

  做综合套题。到高考前,做3套左右综合试题,包括作文。训练侧重点,一是时间分配,理论上讲,一分一分钟。具体过程有的多些有的少些,确保做完,养成做完选择题就涂答题卡的习惯,把第一卷得分确保“归仓”。二是既要速度更要书写质量,通俗讲,就是又快又好,先在草稿纸上组织答案,一旦写到答题纸上就不要再修改,非改不可,在错字上画一道横就行。若涂黑,岂不等于提醒阅卷者这个错误了吗?三是注重审题,看准再写,特别注意做过的类题、熟题。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最后这段时间对作文素材梳理必不可少,建议考生们把这一年来老师们补充印发的各类时政素材、热点现象、典型人物找出来,按道德、安全、教育、亲情、成长、沟通、盲从理性、勇气敬畏、简约厚重等分门别类地归纳,努力做到一材多用。“关于屈原、陶渊明等古代百用不厌让人生烦的事例,我的态度是可以用,但尽量略写,一句话一个例子更好。”潘洋说。

  另外,考生们要注意锤炼打造两三篇成功的范文,可以将一、二轮复习中做过的作文拿出来进行升格,从题材、内容、形式、语言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做好迎考的准备。“实际答题中,第一要有点题意识,准确审题,巧妙拟题,快速入题,时时扣题;二要有结构意识,层次要清楚,倡导运用递进式结构;三是"接地气",不能光板着面孔谈古人、名人,要运用新素材,联系生活,结合自我,有生活和"我"的影子。”潘洋说。

  阅读理解,耐下性子读懂文意

  “考场上,一定不要急着做题,要耐下性子,先想办法读懂文意。运用圈画法,标注文章的关键词句,建议同学们每篇文本至少读两遍。”

  “阅读能力的考查是重中之重,共计57分,能把阅读理解做好,除去作文,可以说就掌握了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潘洋介绍,目前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文章主要包括社科类阅读文(9分)、文言文(22分)、古代诗歌鉴赏(8分)、现代文阅读(18分)。做这四类文章的前提与基础就是读懂文意。考场上,一定不要急着做题,要耐下性子,先想办法读懂文意。运用圈画法,标注文章的关键词句,建议同学们每篇文本至少读两遍。

  社科类文章。通读全文,着重圈画关键句和关键词,然后把选项和原文与原句加以比对,找出易错点。关键句包括中心句、概括句、观点句、过渡句、有判断意义的句子等 。关键词包括陈述对象,名词术语概念,代词以及一些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限定修饰性词语,例如“一些”“有些”“几乎”“除……之外”“到……为止 ”“绝大多数 ”“全都”“全部”“有时”“凡”“全”“都”“所有”“一切”“各种”“似乎”“可能”等 。

  文言文。许多同学总觉得古文深奥至极、高不可攀。仔细研究历年高考题你会发现,文言文本基本是陌生的,但里面的许多字词句却是熟悉的,答案大都来源课本,这就是知识的迁移。建议同学们做题时,碰到某个字 、词、句子,多举一反三,对比联想,从课本中找到相应的、类似的例子。做文言文要先大体读懂,一是了解文段的梗概,知道叙事的脉络 ,二是初步感知人物形象,把握基本的感情倾向。第一遍读不懂不要紧,也不可能读一遍就读懂了,但你在阅读时,脑海里一定要装着“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等几个简单的问题,这是文章的纲,也是阅读者把握文章基本信息的纲。这一遍 ,可结合文段后的注释,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专有名词特称尽可能排除。关于人名,行文中常只用单个的字或号,姓氏则省略,要注意不要把单个字的人名误解为该字正常的释义。关于官名,要熟练掌握一些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如征、辟、荐、举、拜、除、授、拔、擢、迁(升官)、左迁(降职)、转、徙、贬、谪、罢、黜等。到第二三遍时,要结合上下文对理解文段起关键作用的语句进行推导,认真阅读最后一道有关内容分析的题目,把握文段主旨。

  诗歌。受篇幅所限,诗歌言少意丰。读懂一首诗,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写什么内容,结合题目、注解判断什么人发生什么事,涉及哪些意象描绘什么景物。二是抒什么情,任何一首诗歌都是有感而发,感情的表达有两个途径,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前者重在找关键词,直接表达情感的词语或句子,后者显委婉,大多借物抒情,重在研判景物描写、常见意象。三是怎么写,即艺术手法(表达技巧)。

  散文。散文阅读重在养成、运用五种意识。整体意识,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般来说,写人的寻品,写事的析理,写景的析情,写物的找志。话题意识,文章陈述的主要对象有时是一个人,有时是一个事物,有时是一种情感。如果你知道了整篇文章说的主要是什么,那么你解答题目的方向就可以很快地确定了,答案也就比较容易地形成。主旨意识,写人记事散文所记之事一般较为平凡,讲究“以小见大”;写景散文注意“情景交融”,把握融于景物之中的作者思想感情;咏物散文最鲜明的特点是“托物言志”,所托之物大都被赋予象征意义,要体味象征这一表现手法,尽可能理解其深层含义。思路意识,叶圣陶说,结构是思路的体现,理清了文章的脉络 ,把握了主要内容,领悟情感主旨,再解答后面的问题,就如顺风行船,事半功倍。段旨意识,先要能读懂每一个段落(自然段),能概括出各段的中心意思,在此基础上,对各段意思之间的关系作一些研究,才能弄清全篇的脉胳和主旨。要注意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语句,前后呼应、承上启下的语句,有重要指示代词的语句,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议论抒情的句子等。

  小说。小说的核心是三要素,即环境、情节、人物形象。然后是主旨与情感,即为什么写。再就是怎么写,即技巧。后两点与诗歌、散文大同小异。

  最后,潘洋建议考生可以抽时间研究一下近三年山东高考题及各地市的一、二轮试题,进一步明确高考命题的思路和方式,推敲变化创新点。“自信在左,方法在右,高考之路,满眼芬芳。祝同学们可以笑到最后。”记者 侯彦平

  潘洋:日照实验高中高三语文备课组长、东港区高中语文兼职教研员、市优质课获奖教师,多次执教市级公开课,先后被评为区级高三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市级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参加鲁人版教材《比喻与创新思维》教参、省课题配套材料《古诗文诵读》(上、下册)编写,主持承担省教研室“高中三级分层达标教学实验课题”,2011年11月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多篇论文在《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语文教学通讯》等省市级报刊发表,辅导学生作文发表获奖60余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