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字皇帝也得服:以“礼”服人

 博物洽闻 2014-09-27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仁、义、礼、智、信”。而“礼”在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辐射到了国家政治和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深远影响,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

社会生活中,我们讲究“以理服人”其实就是以“礼”服人。都说伴君如伴虎,倘若能以“礼”说服皇帝,不但不会引来杀身之祸,反而能从此高升,得到重用。

汉武帝的姑姑馆陶公主,守寡时已年过五十,但耐不住寂寞,又找了个卖珍珠的十八岁英俊小生董偃为内侍,出则执辔,入则双栖。公主爱董偃,倾尽资财助其结交天下名士,交代管家道:“董君花费,尽其所用,一日金满百金,钱满百万,帛满千匹,才可告知我。”丑闻传天下。

汉武帝听说后,置酒宴于馆陶公主府第,坐未定,就迫不及待想见董偃。馆陶公主卸掉首饰,脱掉鞋子,跪下叩头道:“我没有脸面见人啊!辜负了陛下,死罪,死罪!”汉武帝恕其无罪,公主才又穿戴整齐,自东厢房里拉出穿着厨师服装的董偃,如夫妻般双双跪于汉武帝面前,介绍道:“馆陶公主庖人董偃昧死拜见陛下。”汉武帝细看董偃,果然可爱,于是亲自扶他起来,并赐以朝服,赞道:“好个主人翁。”董偃见汉武帝称自己为“主人翁”,默认自己和公主的姘居关系,大喜过望,于是细心服侍汉武帝饮酒,尽欢而散。此后,董偃陪伴汉武帝斗鸡遛狗,跑马踢球,贵宠无比。

一日,汉武帝为馆陶公主置酒于宣室,使太监引董偃入内陪侍。中郎东方朔持戟守卫于宣室之门,举戟阻拦道:“董偃有死罪三,不得入内。”汉武帝问:“他有何罪?”东方朔答:“董偃以人臣私侍公主,其罪一也。败男女之化,而乱婚姻之礼,其罪二也。陛下富于春秋,偃不遵经劝学,反以奢侈为务,尽狗马之乐,极耳目之欲,是乃国家之大贼,人主之大蜮,其罪三也。”汉武帝默然良久曰:“我已摆下宴席,下不为例。”东方朔断然道:“不可。宣室乃先帝处理天下大事的地方,非法度之政不得入内。”汉武帝无奈,只好把酒宴另设于北宫,让太监引董偃从东司马门而入;赏赐东方朔黄金三十斤。董偃之宠从此日衰。

以“礼”服人

东方朔举戟阻拦董偃(资料图 图源网络)

《资治通鉴·汉纪》记述的这件事情说明,礼是有很大威慑力的,东方朔敢于羞辱“主人翁”,依恃的武器就是礼。按礼,一女不事二夫,馆陶公主与董偃明目张胆姘居厮混,于礼是绝对不允许的。汉武帝以天子之尊,不便说姑姑的无耻,但也不敢说东方朔的不是。事实上,如董偃这样的内宠,依靠向贵妇人们出卖肉体而招摇过市,在中国历史上是最被人瞧不起的,即使女皇武则天的内宠们,也难免受辱。

苏良嗣痛殴僧怀义。武则天垂拱元年(公元685年)十一月,以僧怀义为白马寺主。僧怀义本名冯小宝,卖药于洛阳,武则天纳为内宠,将其剃度为僧,赐名怀义,可自由出入禁中。僧怀义出入乘御马,随从十余人,士民遇之者皆奔避;朝贵皆匍匐礼谒,武承嗣、武三思执僮仆之礼,为之执辔坠镫。但就有正直之人不买僧怀义的账,当众羞辱他如耍小儿。一日,宰相苏良嗣遇僧怀义于朝堂南门,僧怀义傲慢不为礼,苏良嗣大怒,命左右揪拽于地,一顿耳光,把个秃头打得青紫肿胀。僧怀义哭诉于武则天,武则天无奈地说:“大师当于北门出入,南牙宰相所往来,你不要招惹他们。”僧怀义只好白挨一顿打。

宋璟廷辱张易之。武则天晚年的内宠是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排行五、六),举朝官员巴结逢迎,争先恐后。有人赞美张昌宗“六郎面似莲花”,宰相杨再思说:“非也,乃莲花似六郎耳。”谄媚无耻如此。但同样有正直之士鄙视“二张”,羞辱他们如同儿戏。一日,武则天命朝臣聚会欢宴,“二张”位次皆在凤阁舍人宋璟之上。张易之畏惧宋璟正直,虚位让之曰:“公方今第一人,怎能居于下座呢?”宋璟正色道:“才劣位卑,张卿以为第一,何也?”天官侍郎郑杲(gǎo)见张易之难堪,即责备宋璟道:“您怎能称呼五郎为卿呢?”当时规矩:卿,乃官场尊称;郎,乃家人昵称。宋璟当即回敬郑杲:“你并非张卿家奴,何以称他为郎?”言外之意,是鄙视张易之以武则天内宠为荣,类同夫妻家人般的无耻。宴罢,“二张”在武则天面前中伤宋璟,武则天深知宋璟忠贞,不了了之。宋璟后来成了开创玄宗朝“开元盛世”的著名宰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