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11处智能“天眼”十一启用

 杨凯杰 2014-09-27

511处智能“天眼”十一启用

包括各个方向电子警察和监控,自动抓拍九大类交通违法

日期:2014-09-27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1506×2682
 

    本报9月26日讯(记者 李保光通讯员 陈刚 栾心龙) 记者从26日市交警支队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10月1日起,全市511处新建固定式智能交通技术监控设备执法点,将正式启动。届时 ,通过这些智能交通系统抓拍到的违法行为将予以处罚。

    记者了解到,青岛市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管理服务系统于2013年10月开始施工,目前所有设备已经安装完毕,软件已经于2014年9月1日整体上线运行。今年8月18日起,设置在前海一线的45处执法设备正式运行。

    据介绍,该45处执法点位启动之后,不少司机改掉了交通陋习,原本称得上交通秩序违法“重灾区”的前海一线,交通状况得到极大改观。青岛市交警支队秩序处副处长阎冰告诉记者,以前,前海一线的45个点位每天能拍到1万多起交通违法行为,目前已经下降到日均5000起左右。

    在2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市交警部门决定,对新建的第二批智能抓拍点位进行公示,位于市南、市北及李沧三区,共511处。“每个点位包括各个方向的电子警察和监控。”阎冰介绍,同时,在有的路段还设了卡口,对超速等违法行为进行取证。

    阎冰告诉记者,第二批511处智能抓拍点位将于10月1日正式启用,届时将对九类违法行为实现自动抓拍,并进行处罚。这九类违法行为包括违反信号灯、违反禁止标线、违反禁令标志(违法停车行为)、违反禁令标志(违法左转、掉头等行为)、逆向行驶(违法驶入对向车道超车、违法驶入单行线)、不按导向车道行驶、违法使用公交车等专用道、遇停车排队或缓慢行驶时在人行横道或网状线内停车,以及黄标车乱闯禁行区域。并对套牌车、假牌车等违法车辆实时报警并实现稽查。据介绍,下一步,智能交通系统还将对不按规定系安全带的行为进行抓拍。

    阎冰告诉记者,建设执法系统最主要的目的是改善交通秩序、纠正驾驶人不好的驾驶习惯。对违法行车行为的处罚并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处罚,来规范、约束驾驶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交通违法所造成的交通拥堵。

    ■链接实施优化措施山东路变通畅了

    记者了解到,为了缓解山东路的拥堵情况,前期交警部门对山东路的延吉路路口、敦化路路口、鞍山路路口交通组织进行优化调整,通过优化周边相关道路交通环境,提高路网运行效率。目前优化调整涉及增设潮汐车道、施划左转待转区、完善路口渠化、增加主辅路信号灯等措施。优化措施实施至今,有不少市民向记者反映称,山东路通畅了不少。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为提高相关路段的通行效率,交警部门还将对本市重要路段的七个路口进行优化。

    可通过三种方式得知交通违法信息

    市民可通过微信、网站、短信3种方式得知交通违法信息。

    首先 ,市民可直接搜索“qdznjt”,关注“青岛智能交通”微信公众服务号。关注后可在“车驾服务”功能中查询。

    另外,市民可登录www.qdznjt.com查询。此外,交警部门还将选取智能交通新建设备抓拍到的严重影响交通安全、秩序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记录,对车主主动发送短信提醒。短信提示发送号码为:106903890122。

    记者 李保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