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游上海韩湘水博园(三)

 昵称18892371 2014-09-27

↓范公亭

    “范公亭”范仲淹,苏州人,官至参知政事,1023年至1028年范仲淹修筑了143里捍海塘,即苏北的范公堤,景佑二年(1035年)他治水苏州,疏导黄泗浦、白茅塘、下张浦等,使该地区水东南入吴淞江、东北入长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所著的《上吕相公书》、《条陈江南、浙西水利》是两篇最早谈论治理太湖水利的文献,对包括黄浦江水系在内的江南水利建设和治理作出了很重要的贡献。
再游上海韩湘水博园(三)


再游上海韩湘水博园(三)


再游上海韩湘水博园(三)


再游上海韩湘水博园(三)


再游上海韩湘水博园(三)


再游上海韩湘水博园(三)


再游上海韩湘水博园(三)


再游上海韩湘水博园(三)

 

↓龙华港桥

    龙华港旧称百步塘,又称白婆塘。西起穆家塘与漕河泾港汇合,东经龙华镇入黄浦江,全长3.7公里。

    原龙华港自黄浦江进入迤西,在龙华寺东白婆桥分两支流,其中一支西流,过今龙华镇路,经蒲汇塘,过虹桥镇,西进七宝、莘庄、泗泾,抵松江,北经新泾港,可达苏州河,曾为龙华镇的形成和发展起过较大作用。
再游上海韩湘水博园(三)


再游上海韩湘水博园(三)


再游上海韩湘水博园(三)

 

 

↓日晖港桥

    日晖港在上海市区南部,南通黄浦江、北至肇家浜排水泵站、西靠日晖新村、东沿日晖东路。同治《上海县志》记载:“日晖港又名日赤港,俗称石灰港,港浦水入北流,为新港,有里、外日晖桥”。

    日晖港为肇家浜中段一条入黄浦江的通道。1990年至1991年10 月,因实施日晖港北段1070米填浜埋管工程,日晖港仅保留了近黄浦江0.76公里的一个港池。
再游上海韩湘水博园(三)


再游上海韩湘水博园(三)

 

 

↓贵州苑

    贵州苑是由贵州苗家吊脚楼、盆景园和亲水平台组成的,吊脚楼是苗族特有的建筑风格,此座吊脚楼是从贵州山区一大户人家移至“韩湘水博园”的,全木结构,有近百年历史。贵州苑的盆景有紫薇、火棘、银杏等三十多个名贵品种,树龄最长的约有八百多年,依然生长茂盛、生机勃勃。亲水平台可作休闲、品茶,也可用作观赏荷花和聚会、演出,环境十分优美。
再游上海韩湘水博园(三)


再游上海韩湘水博园(三)


再游上海韩湘水博园(三)


再游上海韩湘水博园(三)


再游上海韩湘水博园(三)


再游上海韩湘水博园(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