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研究了N年还难产的证监会,这次效率高得仅次于中纪委,半年时间就全面催熟了沪港通,仔细看完交易规则,本人不由感慨万分,这空手套狼的活儿如今拿来套人了。为了表明并非恶意攻击改革,先自问自答5个问题:
3,内陆股民以前买不到港股吗?不一定。池子理论只是针对中国大陆而言,更精确的讲,池子里圈住的只是中小投资者的资金,而且早已跑冒滴漏; 4,内陆股民会疯抢港股标的吗?理论上会。在港人眼里稀松平常的股票,对我们都是质地优良的绩优股,何况还有T+0、交易成本低的优势。实际上不会,因为50万的准入门槛,将内陆最活跃最庞大的投资群体拒之门外,逼回池子里; 5,双城计划真能打通任督二脉?沪市130亿的日投资额度,外带一个3000亿的交易总额限制,几百支大象股,T+1,还要面对精通奇门遁甲的内陆同行,火云邪神也得掂量掂量。 本人对沪港通的粗浅判断: 1,两地市场的零和游戏。A股市场的资金渠道实质上已经国际化,更别说香港股市。因此,两地投资标的本身价值才是资金量度的重点,制度红利已经无法吸引增量资金进场。 2,零和游戏下的两地博弈。所谓的主场原则,核心就是双方都不想改变现有规则,又都想吸引对方资金进场,然后再在交易资格、投资标的、总额度和日额度上设置维稳防火墙。 3,沪港通的唯一目的是“刺激”内陆股民消费。虚拟一个强劲的外资,强化蓝筹价值低估舆论引导,在强烈的赚钱暗示效应下,吸引资金入场买入指标股,以此拉动股指上涨。轰轰烈烈的沪港通,以投资市场改革创新的面目揭幕,终将以掩护国企证券化套现而结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