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伏农业大棚项目首次落户到南宁

 changanqf 2014-09-27
光伏农业大棚项目首次落户到南宁
http://wxcs.   2014年03月25日 09:41

光伏农业大棚项目首次落户到南宁

    所发电量可以满足棚内照明、滴灌等用电需求

光伏农业大棚项目首次落户到南宁

   剩余电量并入电网,获得收益    佑佳/制图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讯(记者 孟娟娟)大棚顶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棚里照常种植农作物,发电、种植两不耽误,这样的好事在南宁实现了。昨日,广西英利隆安60兆瓦光伏农业项目在南宁市隆安县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5.4亿元,建成后年可发电7000万度,总收益近7000万元。

  这个由英利集团和隆安粒粒谷公司共同合作开发的项目,是广西首个同时也是广西最大的光伏农业生态示范项目。项目总占地约1500亩,将在大棚顶部安装24万块太阳能电池板,建成后年可发电7000万度。同时,项目不占用地面面积,不改变土地性质,极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是一种光伏分布式应用的新模式。项目预计年底完成并网验收,并投入运行。

  广西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许红亮介绍,该项目采用敞开式设计,保证棚内充足的采光和通风;特殊设计的单排支架结构,实现棚内机械化耕种;把透光率最高的全玻组件安装在棚顶上,并在电池板之间增加20厘米左右的采光带,通过调整采光带间隔满足有机农产品、菌类等高附加值作物的采光需求,这些均属国内首创。

  “太阳能所发的电量除了可以满足棚内照明、滴灌、农药喷洒以及棚内环境监测等用电需求之外,剩余电量还会并入南方电网,从而保证光伏发电和农产品种植都有稳定收益,通过土地的立体化应用实现土地增值,这种模式将成为一个推广方向。”许红亮表示。

  据悉,广西日照资源丰富,尤其适合发展光伏农业项目。许红亮算了一笔账,以英利隆安项目为例,项目投资5.4亿元,建成后每年光伏发电7000万度,加上国家给予的每度电0.4元的补贴,总收益近7000万元,8年左右即可收回投资,投资收益率高达12%。而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寿命为25年,这就意味着接下来的17年可以获得10亿元以上的稳定收益。同时,7000万度电还相当于每年节约标煤约2.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近7万吨,减排二氧化硫、粉尘等排放约2万吨,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

  许红亮表示,隆安项目是广西首个光伏农业项目,也是提升农村土地利用附加值,为农民增收的标杆项目,英利争取把项目建成广西发展现代农业的样板项目。下一步,这一模式将被复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快速推广。

  名词解释

  光伏发电

  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不论是独立使用还是并网发电,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在用户所在场地或附近建设运行,以用户自发自用为主、多余电量上网且在配电网系统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光伏发电设施。


  光伏农业大棚将成为未来广西现代农业发展方向

  看似“高大上” 其实也能进家庭

  广西最大的光伏农业项目在隆安开工,将最原始的种植业与最先进的光伏产业相结合,充分利用广西丰富的光照资源并产生强大的经济收益,这将是未来广西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同时,看似“高大上”的光伏产业,其实市民在自家楼顶就可建设,花费仅需2万到3万元。

  光伏农业大棚在广西将大有可为

  目前我国农业大棚面积居世界第一,除小型拱棚等简易设备外,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面积超过200万公顷,是宝贵的光伏发电资源。农业大棚往往连接成片,具备分布式发电和并网的条件。

  广西不是产煤大省,传统能源较为短缺,太阳能资源却比较丰富,发展太阳能光伏应用是广西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在该项目审批建设的过程中,广西各级政府部门就简化流程审批、推动项目落实,保证了项目的快速开工建设。

  与传统农业相比,光伏农业科技大棚更加重视科技要素的投入,更加注重经营管理,更加注重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在带动区域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同时,通过实现农业科技化、农业产业化,将成为区域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支柱型产业。

  光伏农业大棚还可成为旅游项目

  光伏农业大棚的光伏组件置于温室的上面,可以有效利用温室大棚的空间,提供温室大棚里采暖、通风、照明的用电,形成立体生产。此外,光伏农业大棚造型非常美观壮丽,具有观光农业特性。

  隆安粒粒谷公司副总经理刘信良介绍说,隆安60兆瓦光伏农业项目毗邻广昆高速,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该公司将把项目发展成为旅游观光农业,并与市民体验结合,建设“开心农场”,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形成集新能源、高效种植、农业科普、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新型农业循环经济,为广西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新的思路。

  家庭花两三万元可建光伏发电站

  其实,看似“高大上”的光伏产业,市民也可以建设。去年年底,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鼓励各类电力用户、投资企业、专业化合同能源服务公司、个人等作为项目单位,投资建设和经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这就意味着,市民在自家楼顶就可以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建设家庭式太阳能发电站。

  据介绍,家庭安装光伏发电设备仅需要花费2万到3万元,而产生的电量除了家庭自用,还可以并入国家电网获得收益。同时根据《办法》,享受电量补贴政策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还会由电网企业负责向项目单位按月转付国家补贴资金,按月结算上网电量电费。

  此外,分布式光伏发电最为适合商业用途。众所周知目前商业用电的电费相对较高,而光伏发电设备在安装初期虽然所需费用较高,但是后期却节省许多费用,尤其是对于用电量较大的企业。目前,南宁的罗非鱼养殖范围不断扩大,在六县三个开发区共有7万亩水面用于养殖罗非鱼,但是每年低温时段,养殖户如果没有提前卖掉罗非鱼,就会损失惨重,而有些人用电给水加温保证罗非鱼安全越冬却花费不菲。专业人士建议,养殖罗非鱼的区域多位于郊区或农村,有大量的场地可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养殖户安装光伏发电设备也是发展壮大罗非鱼产业的一个途径。

编辑:吴婷婷 作者:孟娟娟 来源: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