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式】欧演里经常会写到的一些物品及出现年代

 千善阁 2014-09-27

一:扇子
欧洲扇子现出在十六世纪初,是葡萄牙商人和传教士从中国运回的“海外稀奇之物”,风行一时,成为上流社会时尚和身份的象征。



十九世纪中叶,许多历史事件被印制在扇面上,而在扇子的设计上法国的工艺师开风气之先,在形制与设计上,将许多新颖的想法、材料与新的技术应用在扇子工艺;材料像是羽毛、丝绸与薄纱等等,使得扇子装饰趋向高贵繁丽的风格。
十九世纪中期以后,扇子的风潮使得扇子的尺寸有增大的趋势,大扇子都用在宫廷的场合,尤其喜欢白色羽毛做为装饰的扇子,而丝绸的扇面提供了彩绘工艺绝佳的表现空间。
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扇子在西班牙已使用的相当普遍,并成为娇娘玉女们不可或缺的贴身携物。


十九世纪兴起了“扇语”还出版了类似摩尔密码的小册子。各种社交场合中,淑女千金灵巧娴熟地摇动着扇子,借以向心上人表达心意。扇子的舒展折叠、上下翻飞,委实成为一种艺术传递着情人间的默契。
移动扇面,不时露出玉颜深情注视对方——“我非常喜欢你”
扇面遮脸,仅露出双眸——“小心,有人在窥视我们”
收起扇面点击胸口——“苦苦思恋着你”
用扇子触碰前额——“我记着你”
满脸愠色急速收扇——“我好嫉妒
在胸前缓慢摆动扇子——“我还没有心上人”
打开扇子遮起脸的下半部份——“我是爱你的,你喜欢我吗?”
扇子一会儿打开一会儿合上——“我很想念你”


伏尔泰:“不拿扇子的女士犹如不拿剑的男子。”

二:红茶
红茶的历史是从17世纪西方的大航海时代开始的。从那个时候起,欧洲开始从中国进口红茶,这才有了真正的红茶。根据历史记载,欧洲开始进口红茶的确切时间是在1610年。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垄断了以东南亚为中心的整个亚洲贸易,他们最先把红茶带回欧洲。随后饮用不发酵的绿茶习惯也逐渐开始传入法国和英国。
说到红茶,人们自然会想到英国。实际上,荷兰是欧洲最先开始饮茶的国家,他们从17世纪30年代就开始有饮茶习惯,而英国人则是17世纪50年代才开始饮茶的。虽然那时的英国已经和亚洲开始了贸易往来,但是他们的重点贸易伙伴是印度而不是中国。但是的印度并没有饮茶的习惯,直到19世纪人们才发现了印度的阿萨姆红茶。因此,英国人的饮茶历史比荷兰人短。


三:下午茶
喝下午茶的习惯兴起于英国,发展传播到了整个欧洲,成为欧洲餐饮文化的特点之一。英式下午茶起源于1840年,由英国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玛丽亚女士开创。在当时午餐时间要早得多,而晚餐往往会在夜里很晚。贝德芙夫人常在下午四时感到意兴阑珊、百无聊赖,心想此时距离穿着正式、礼节繁复的晚餐还有段时间,又感觉肚子有点饿了,就请女仆准备几片烤面包、奶油以及茶,作为茶点之用。
贝德芙夫人很享受用茶点的过程,后来便经常邀请几位知心好友伴随着茶与精致的点心,同享轻松惬意的午后时光,同时也可以闲话家常,同享轻松惬意的午后时光,没想到一时之间,在当时贵族社交圈内蔚为风尚,名媛仕女趋之若鹜;一直到今天,已俨然形成一种优雅自在的下午茶文化,成为正统的英国红茶文化,这也是所谓的维多利亚下午茶的由来。


正统英式维多利亚下午茶基本礼仪:
(一)喝下午茶的最正统时间是下午四点钟
(二)在维多利亚时代,男士是着燕尾服,女士则着长袍。现下每年在白金汉宫的正式下午茶会,男性来宾则仍着大晚礼服,戴高帽及手持雨伞;女性则穿白天洋装,且一定要戴帽子
(三)通常是由女主人着正式服装亲自为客人服务。非不得以才请女佣协助以表示对来宾的尊重
(四)一般来讲,下午茶的专用茶为大吉岭与伯爵茶、火药绿茶、或锡兰茶传统口味纯味茶,若是喝奶茶,则是先加牛奶再加茶


四:珠宝
纵观整个欧洲珠宝历史文化的发展,珠宝文化及其被赋予的寓意跟人类的价值取向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果说远古时代的首饰只是为了满足祖先自我美化的愿望,那么,欧洲中世纪的珠宝首饰便多了一层精神的升华,意味着权力的拥有;文艺复兴时期的珠宝首饰,则意味着财富;18、19世纪的珠宝首饰,则是富裕和优雅的体现。20世纪以来,随着巨大的社会变革,珠宝已从有限的意义中脱离出来,个性化日益凸显,成为了当代人不可或缺的时尚表达。


古代社会时期
迄今发现的欧洲最早的首饰始于旧石器时代,通常为动物的牙齿、贝壳、化石、卵石与鱼类的椎骨,除了有美化装饰的作用外,还是人类勇猛威武的象征。
公元前第4个千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地区的首饰制造业有了初步的发展。古埃及制作首饰的材料多具仿天然色彩,其代表首饰最高成就的就是法老的首饰。古罗马首饰在造型初期承袭了古希腊的传统,之后简单朴素的造型逐渐代替了传统的复杂精致,并成为一种实用的风格。值得一提的是,古罗马率先将戒指作为订婚和结婚的标志



中世纪时期
欧洲的中世纪被称作黑暗时代,宗教文化极大地制约了人们的思想和审美。整个中世纪的首饰、服饰分化严重,首饰分为基督教首饰与世俗首饰,用不同的材质体现相应的地位等级,如钻石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佩戴
到了中世纪后期,首饰文化开始发展,宝石大量出现在服装及腰带上,发饰、胸针、扣饰等配饰逐渐兴盛,上层社会中常出现珠宝扇贝等首饰,胸针也是精致华丽,甚至连鞋子上都饰满了珠宝和金箔。人们又重新开始追求美的风尚,宝石不仅应用于各种首饰 的制作中,还大量出现在服装及腰带的装饰上。妇女的发饰变化繁多,用于发饰上的首饰也很丰富,如覆盖在头上的发网由金丝编成,发网上还缀饰有美丽的宝石,显得非常奢侈豪华,胸针和饰扣也多用金银材料加饰宝石而成。




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珠宝首饰除了具有宗教及社会意义外,同时又是服饰的组成部分,是荣誉和特权在服饰上的表现。统治者及新兴中产阶级大肆通过珠宝炫耀自己的地位和富有。该时期女性服装多见低领露肩款式,最适合项链的佩戴,而项坠则是必不可少的点缀,项坠的设计主题包括宗教、神话、寓言及奇异动物等。
这一时期,女士首饰中金银的应用更为普遍,贵妇佩戴的首饰华丽典雅,如用镶有珍珠的金链缠在发髻上,金制的圆珠项链前垂吊着镶宝石的项坠。上层妇女中形成了以珠宝首饰显示财富、相互攀比的风气,人们竞相在珠宝首饰上投资。到了文艺复兴鼎盛时期,项链耳环等首饰的造型愈加宽大厚重,款式也愈加复杂,贵妇人几乎将自己淹没在金银珠宝饰品当中。


巴洛克时期
进入17世纪,在艺术领域产生了夸张、奢华、设计繁杂的巴洛克风格。巴洛克艺术风格原本是强调炫耀财富、大量使用贵重材料的建筑风格,并牵动影响到当时艺术全面性的变革。由于受到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影响,在首饰设计上也明显呈现出巴洛克风格,这一时期的首饰设计铺张华丽,擅长表现各种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无穷感,常采用富于动态感的造型要素,如曲线、斜线等。
17世纪上半叶,欧洲饱受战乱和政局动荡,出现“死亡首饰”,也使得首饰流行式样频繁变更,首饰渐渐失去了传统的宗教和护身符的意义,转而成为单纯的装饰品,这也是首饰历史的重要转折。


洛可可时期
18、19世纪,欧洲进入相对稳定与和平的时期,纤巧繁琐的洛可可风格成为艺术界的流行时尚,珠宝首饰也以纤细、轻巧、华丽和繁缛的装饰性,形成精致优雅的洛可可风格。企业家和创业者也成了首饰艺人的顾客,改变了几个世纪以来皇室贵族成为首饰艺人唯一主顾的局面。新材料(如人造宝石、柏林贴、煤玉)的运用,使得各种材质首饰层出不穷,精彩纷呈。


新艺术主义时期
19世纪末,欧洲兴起了摈弃工业机械化生产、回归手工创造的“新艺术主义”艺术革命运动。这一时期的珠宝首饰的设计风格也显现出以无拘无束、平滑流畅线条为代表的新艺术主义艺术特色,设计图案与主题大多为昆虫、爬行动物、鸟类动物、怪兽、美人鱼、自然景色以及女性等。

五: 小提琴
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小提琴大约产生于十六世纪中叶,那时的许多珍品现在还保存在欧洲一些博物馆内。近代小提琴约在1550年就已为人们所熟悉,系由当时流行的乐器雷贝克和臂提利拉琴演变而来。
1650~1750年,是小提琴制作的黄金时代,出现了许多著名小提琴制作家,如N.阿马蒂、J.斯坦纳,以及被人们认为最杰出的制作家A.斯特拉迪瓦里和G.瓜尔内里等人。
18世纪后,小提琴制作业的领先地位从意大利转至法国。这个时期小提琴的造型不断改进,已取得更大音量和更好的音质。
1789~1799年,法国大革命之后,随着贵族与皇室的衰落,音乐也从宫廷走向民间,出现了为公众服务的交响乐队和音乐厅。
18世纪末,音乐学院在欧洲相继出现,它使小提琴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从而促进了机器制琴业的发展。法国的米尔库、德国的米滕瓦尔德都是大量生产小提琴的地方。法国的J.-B.维约姆是 19世纪制琴业的著名人物。

六:戒指
钥匙戒指
早在公元前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钥匙。因为自古以来,钥匙就是权力的象征。《圣经》所说,钥匙还象征着基督的权威,基督曾经亲自将钥匙移交给彼得,罗马教皇也有将钥匙世代继承下去的规定。而在古罗马时代有一种习惯,婚约一旦缔结,男方就要将带有钥匙的戒指赠送给女方
戒指和钥匙都是权威的象征,因此将钥匙与戒指合为一体,不仅具有实用的价值,还包含了更加深刻的象征意义。带有钥匙的戒指出现于公元前2世纪前后,特别是在公元1世纪至3世纪前后曾经十分流行
钥匙与戒指的合体,据认为也与古罗马人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虽然穿着一种长方形的布质宽外袍,但由于宽外袍没有口袋,因此就将钥匙与戒指连在一起,这可以说是发明钥匙戒指的理由之一。此外,我们知道罗马人喜欢洗澡,为了在洗澡时不让贵重物品离身,据说就特别需要钥匙戒指。上流社会的已婚女性将钥匙戒指作为主妇权力的象征,一般将它戴在左手中指上。
在这个意义上,古罗马的钥匙戒指不仅对欧洲的戒指文化,而且对钥匙文化也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


毒药戒指
毒药一般都被作为暗杀敌对者的手段而秘密地使用着。毒杀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为在紧急情况下了断自己性命而制,第二类是为了毒杀对手而制。另外,在罗马时代,人们会在小贝壳中放进毒药。
很多记载都表明,那些以名誉自夸自得的古代英雄和国王们,当在战斗中失败时,比起被敌人生擒受辱来,更希望自行了断自己的生命。当时的王侯贵族们都已经戴上戒指,他们把毒药暗藏在自己随身携带的这类物品中的想法是很容易理解的。
在戒指的暗盒中,还可以放入被香水渗透的海绵状物体,以及卷起来的头发等;在特别喜好新式靓丽和珍奇事物的文艺复兴时期,这种类型的戒指十分流行


武器戒指

在陆路相通的欧洲,那里的人们经历了与不同民族间数不清的冲突或战争,对于防卫具有特别强烈的意识。这不仅表现为发明了厚重的盔甲、尖利的武器和高垣环绕的都市构造,而且表现在钥匙文化中。
热衷于把戒指当攻击性武器来使用的,都是一些血气方刚的毛头小伙子。在受到对手攻击、互相争吵喧哗,或在学生混战打群架时,都会见到他们使用。总而言之,这是特别适合男性所用之物。尤其是自中世纪以来,学生间的斗殴几乎成为家常便饭;所用武器,除了刀剑之外,最典型也使用最频繁的,就是套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上的拳环。这虽然属于防护型戒指的一种变形,但一想到这种武器真的打在脸上的感觉,则会令人背上发冷,不寒而栗。


 
古罗马男子最初送戒指给未来太太作求婚只用。这类戒指是用铁制的,在戒指上的图案是一男一女的右手相互紧握。后来,他们用黄金和中低档宝石,铸成或雕成浮雕,通常上有希腊文“OMONIA”,意思是:和谐。在接下来的七百多年,此习沿袭不衰。在法国,戒指上以“bonne foi”表示;在意大利,戒指上则用“fede”一字代替。后来有些戒指上的图案是相互扭在一起的钢缆,编织成辫状,或者打同心结,这都象征婚姻的牢固。欧洲人从七世纪开始,便相信戒指使两个相爱的个体一脉相通。典型的拜占庭古董戒指,用浮雕手法雕刻出一对夫妻站在一起,面对基督,代表接受祝福。那个时期的结婚戒指宗教气息浓厚,戒指在婚姻仪式中占着极重要的位置
1477年,奥地利皇帝马克西姆一世赠送了一枚钻石戒指给他的未婚妻法国的玛丽公主,他将钻戒套在公主的无名指上。无名指依据古埃及人的传说,内有直接通往心脏的爱情之脉。从此馈赠钻石戒指这一浪漫传统便流传下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