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百姓普及汽车不是灾难而是进步

 会吃会喝 2014-09-28

中国百姓普及汽车不是灾难而是进步

(2013-06-23 16:25:49)
标签:

汽车

排放

拥堵

分类: 新自由谈

新浪博客首页有一篇文章《面子:造成中国汽车灾难的文化因素》,把中国现在的汽车普及称为灾难,并武断地指责买车是为了“面子”。我觉得作者是以偏概全,不顾事实,于是发了以下跟帖:

我绝不同意你的观点:
1、汽车虽然增加了城市的拥堵,但同时稀释了城市的居住密度。试想,如果不普及汽车,北京人会在5环外甚至6环外买房子吗?2000万人全都居住在3环以内,那才叫灾难!墨西哥城、孟买等就是例子,他们的汽车远不如中国普及,可是他们的城市是个什么样子?三轮车、破烂的公共汽车造成的拥堵同样让你无法出行!
2、与买房相比,买车根本算不上年轻人的压力,起步上百万元的住房和起步几万元的汽车能比吗?可以说,正因为有了汽车,城市平均房价才不至于更高,因为北京的青年人如果有车,可以在5环外买便宜一些的住房。如果全都没车,北京的平均房价肯定将会更高!
3、你说汽车大大压缩了人的生存空间,这纯属不顾事实。汽车肯定是大大扩展了人的生存空间。没有汽车,我们的日常活动半径不过十公里左右;有了汽车,我们的日常活动半径就达到至少50公里!

4、你说汽车大大减低了交通速度,这是瞎说。只能说目前汽车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率。过去没车,我上机场送人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80年代有一次我乘坐公交车送亲戚到某个机场,由于飞机晚点,我半夜出来时已经没有任何公交车,也没有出租车(汽车普及前出租车也少得多),我只好在机场过了一夜!第二天到家已是中午!
5、更加重要的是,汽车的普及,让百姓更加自由平等,汽车不再是官员的专属工具,人民可以享受在自己国土上行动的自由!我想什么时候去什么地方,完全由我自己说了算。比如,热恋中的小伙子可以决定半夜3点钟开车带着女友上路,去坝上草原游玩儿;又比如半夜你一岁的孩子病危,你可以立即抱着他到医院急诊,而不必焦急等待至少一个小时才能到达而且价格吓人的救护车!那种自己说了算的感觉、舒适程度、私密性和高效率,是公共交通或者自行车能解决的吗?你体验过用自行车推着临产的媳妇走五公里到医院的感觉吗?我经历过。试想,如果广大老百姓不能开车,官员能不配车吗?谁愿意回到那个只有局长大人、县长老爷有权坐小轿车的时代?
6、说到底,城市拥堵的罪魁祸首不是汽车,是规划不到位造成的。60年代前,欧洲的交通堵塞也是灾难,而今天他们的汽车保有量成倍上升了,交通阻塞却已经大大缓解了。我90年代调北京工作时,这个城市给我上的第一课就是行路困难:那天早上,高粱桥斜街堵得水泄不通,我的出租车根本过不去,卸下我的行李就掉头走了。我行李太多自己拿不了,租板车也没人愿意干,说也过不去。本以为是出了交通事故,一问才知道,每天上午7点到9点都是这个样子。最后,一位蹬板车的老大爷,看我实在着急,就答应帮我试试看,他连推带抬把板车弄上了人行道,挤过拥挤的人流,千辛万苦才把行李运到我的新家。要知道,那时候北京的私家车几乎为零,造成拥堵的全是公交车、板车和自行车!现在这条马路重修了,板车大军也不复存在,而且还有一条高架桥直达展览路,早上再也没有那种拥堵的情况出现。
7、至于汽车排放的污染,的确存在。但是,我也记得小时候在没有私家车的年代,东北的污染远比现在严重——冬天早上见到的不是白雪而是黑雪,那不是因为汽车而是是因为烧煤取暖带来的。如果那时候有人说:由于烧煤带来的污染,请取消冬季取暖的锅炉,让我们忍受一下寒冷,换来清洁的空气,那一定是个疯子。汽车的排放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注意,但世界上所有国家都不会因为汽车有排放而取消汽车,我们需要做的是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尽量减少排放。一个没有任何机器的世界是没有污染的,但那是洪荒时代,你愿意回归那个茹毛饮血的时代吗?
8、买车就是为了面子?这纯属无端的指责!世界各国人民买车都不是为了面子,唯独中国人是为了面子?当然,如果一个人年收入一两万而偏要买几十万的车,可能是为了面子(但也可能是因为过于热爱某品牌),但我认识的很多人买的是几万元的国产车,他们肯定不是为了面子,而是为了送孩子上学或者上班实在太远,还有的是因为对驾驶的热爱。我的一个朋友曾对我说,他刚从美国到英国伦敦工作时,公司里几乎所有华人员工都没有车,他率先买了一台二手车,引起同事的议论,说伦敦这么拥堵,买车有啥用,纯属显摆他是美国来的。我的朋友对同事们说:“我买车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进城,而是为了出城,我喜欢自驾旅行的感觉。”他并不劝说大家买车,而只是请同事们乘他的车随他到英国各地旅行。不久,大多数同事在他的影响下买了车。

9、请问,我们国家能不能这样做:先在舆论上鼓励大家买车,然后建了大量的汽车厂生产出世界第一多的汽车,然后修了世界第二长的高速公路,然后在远郊建了大量商品房,然后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拥有了汽车,最后却告诉大家别开车了!我们欢迎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但不能在公共交通还非常不完善的情况下要求大家放弃私家车而改乘公交车。就好比我们欢迎开更多的快餐店,但你只能用更便宜可口的饭菜来吸引大家多去就餐,而不能让我们放弃自家的厨房都去快餐店吃饭。同样,在市场经济下,你想让大家都去乘坐公交车,请先把公共交通办得更有吸引力。坐什么车舒适、合算、快捷,老百姓自己心里最清楚,不需要别人的说教。

10、不论你说什么,汽车工业绝对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它带动的是全面的工业化和各行各业的进步。仅以玻璃为例,目前世界总产量的一半用于汽车工业。如果人人都不买车,中国还将是一个自行车王国,我们的经济是无法发展的!

   上世纪50年代以来,各发达国家都曾不断地出现取消、限制汽车发展的论调,但事实证明,汽车的发展从未因此而停顿。当今世界,汽车的洪流犹如江河之浩浩荡荡,对它的一些负面影响(任何事物都有负面作用),只能通过疏导去解决,而决不能去堵,这是几千年前的祖先总结的经验。一味地反对汽车发展,只能是螳臂挡车!

4

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