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平市马冈镇登山小学

 岛里君子 2014-09-28

[  ]调查资料表明,厌学症是目前中学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对学习没有兴趣,厌学的学生对学习感到十分苦恼,一提到学习就心烦意乱、焦躁不安;对教师或家长有抵触情绪学习成绩不好。

[关键词]厌学症 心理学  对策

 

心理学研究却显示:当前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严重,不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目前厌学学生已达30%左右。厌学症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作为一名教师,帮助学生消除厌学情绪、根治厌学症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转化差生、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途径。

一、 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成因。

学生厌学,古来有之。那么导致学生厌学的原因有哪些呢?概括地说可以分为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这两类。学生本身的内在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固然重要,但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1、家庭因素

 家庭和学校一样,是孩子成长的主要环境,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除了知识的传授,家庭对孩子各方面的影响都超过学校,而且起决定作用。第一一些学生受到家长及社会上现象的影响,误认为知识不重要,花钱读书不合算,认为知识够用,不如早点参加工作或经商赚钱好。学生本身对为什么学习不明确。学习是为了应付家长或者只是有书读就可以,而没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第二家庭不良环境的影响,经常吵架的家庭环境里,父母态度粗暴,经常因为小事争吵而且拿孩子出气;有的父母在家赌博,有的生活作风有问题,父母离异等等。第三有一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抓得特别紧,“要好好学习,认真读书,将来考上一所好学校”是孩子接受最多的信息。这使得学生整天被苦闷、焦虑、抑郁和不满的情绪围困着。特别是家长期望值过高,总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百般挑剔,孩子的学习只要稍不如愿,就责骂痛打孩子,使之产生强烈畏惧心理,而迁怒于学。久而久之,把本来饶有兴趣的学习视为不堪忍受的苦事,造成孩子对学习的厌烦甚至恐惧的心理。

2、学校因素 

在导致学生厌学的各种外部因素中,学校教育是关键的因素,因为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厌学的学生大多不喜欢学校生活。

①教育观念。传统的“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有些学校老师因为自身的经济待遇和政治荣誉,教学分快慢班,忽视差生,抓住少数放弃多数;选拔考试名目繁多,加上考试排名次,以分数高低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给学生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难以产生学习兴趣,从而导之厌学。

②教育教学方法。学生喜欢自主性强的讨论式、探究式、合作式学习,喜欢在现代教学媒体的启示下学习。而较多的小学因条件限制,“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式的教学现象仍较普遍,无法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只是机械地接受知识,当他们的学习困难不能及时解决时,往往会产生厌学情绪。还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仍然采用僵化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漠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有不少的教师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学规律于脑后,用“大网捕小鱼”、撒下一斤种子收获一株谷穗的不科学做法,大搞“题海战术”,如山的作业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频繁的考试使学生疲于奔命,在超负荷的状态下,学生对学习很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

③师生关系。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当师生关系融洽,学生觉得老师喜欢他、欣赏他时,学起来就会觉得特别有干劲。当学生与教师关系紧张时,他们会觉得老师看不起他,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干脆不学了。

3、社会因素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的。社会上一些不良活动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学生自控性差,整天沉溺其中,不思学习。如台球室、游戏室、夜总会、网吧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还不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往往不能抵挡社会上的各种诱惑,使他们对学习产生迷惘,不知为什么而学,学什么,最终厌学。

二.辅导方法

学生的厌学心理产生是内外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依靠学生、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互相配合,综合治理,探索纠正厌学心理的对策。

1、利用多种途径,培养学习兴趣

要让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树立远大的理想;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了兴趣就能全神贯注积极思维;有了兴趣,就能克服困难,探索科学的奥妙;有了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乐此不疲的享受。

2、争取家长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针对家长存在的不正确的教育观和教育态度,不恰当的教育方式,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宣传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如何指导孩子的学习,如何指导孩子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承受挫折,培养自控能力等,宣传一味溺爱、打骂、体罚、放纵等教育方式的危害性,指导家长与学校配合,转变观念,改变不良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消除厌学心理。

3、创建优良的教育环境,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在教学上,教师要改变不当的教育方法,学会用“分层教学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设心理卫生健康课程,传授心理卫生知识和进行心理训练;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或成立心理咨询室,通过面谈、信箱等形式进行个别咨询,使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解脱各种刺激带来的心理障碍,悦纳学校,悦纳自己,营造出一个融洽心理的教育环境。

作为一种特殊现象的研究探讨,我们主张各级各类学校紧密结合自己的实际,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那么,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厌学这一难题将会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