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优生更应爱差生 最近,我浏览过一位教师的文章,她在文章里写到:“爱优生的老师是人,爱差生的老师是神。”、“爱优生是锦上添花,爱差生是雪中送炭”。看到这些话,我深有感触:谁都会喜欢优秀生,谁都会喜欢优秀的班级,我也毫不例外。2005年,我担任我校初中一年级2班班主任兼数学教师。这个班,全班有49名学生,都是农村和进城务工的农民子女,有3个学生父亲死于矿难,母亲改嫁,其中一个跟随祖父母生活,有9名学生父母外出打工成为留守儿童。37个学生在校住宿,而且学习成绩和班级纪律较差,加上生活照顾、管理困难,老师们都不愿担任该班班主任。因为我1985年就被分配这所学校工作,而且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所以孩子们要求我当班主任,在校长鼓励和动员后我接手了这个班。面对这样一个班,我一路走来可以说是含辛茹苦。我以前所带班,一个班的差生往往没有几个,我可以为他们开小灶。可是,现在面对的这个班,我没有办法这么做,因为,成绩差、纪律差的学生人数较多。尽管这样,我也没有对孩子们失去信心。我想,既然孩子们选择了我,我就应该给他们我所有的爱,我应该以更大的热情去爱这个班,爱班里的每一个孩子,就像那位老师写的一样,爱优生更爱差生。这爱,让我的付出得到了回报,2008年这个班成为我校的先进班级、模范集体,初三毕业,有3名学生进入山阴一中实验2班,2011年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本科院校,受到了学校领导和教师们的高度赞扬,得到了学生的信任和家长信赖。 针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班级,面对诸多的差生,面对这样的差班,为了管理好这个班级,使班级纪律有所好转,使学习成绩能稳步提高,三年里,我不急于求成,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在各方面对差生进行扭转。 我的做法: 一、用爱心关注优生。 “优生”一般来说是比较听话、成绩好、守纪律、工作能力强的学生。因为他们优点多、表现突出,因而教师往往比较喜欢,甚至有偏爱的倾向。但是我们也看到“优生”有时也会存在一些很严重的问题。如:骄傲,脆弱,甚至价格缺陷,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多注重爱心教育,用心去关注关爱他们。 首先要克服偏爱。对优生评价要具体、不能笼统,更不能以一好代“三好”,而要评价他哪一点做得好,这样可避免学生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倾向。 其次,要与学生多谈心多沟通,有意识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传达平等、服务、奉献、献爱心等观念。 再次,要克服溺爱,要创造机会让“优等生”体会挫折,培养敢于面对现实和战胜困难的勇敢精神。 第四,要求他们要以身作则,让他们学会合作,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用爱心感化待进生。 “待进生”是指那些智力和生理并无缺陷,但思想道德、学习成绩、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转化“待进生”是教育教学最重要最有难度的问题。我们可以按照待进生的以下类型,对症下药,分类实施爱心教育,逐一转化。 1、对有攻击性的学生 这样的学生爱打架、骂人,性格比较倔强、暴躁,容易惹事。他们多数是粗暴教育、“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产物,在家里他们得不到尊重与关爱。我们要以礼相待,有了优点及时表扬,有了困难及时帮助,让他们觉得老师对他们这样好,再胡闹,有点太不通情理了。 2、对有偷摸行为的学生 有偷摸行为的学生,大都是其基本物质和精神生活没有得到满足,我们首先要和家长取得联系,提高家长的认识水平,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其次,可以试着让其做些保管小物品、拿钥匙开门之类的事情,用教师的信任使他们找回自我,获得使别人信任的幸福体验,改掉身上的不良习惯。 3、对爱说谎的学生 说谎型学生,多数是家长高压政策或老师“告状”的产物,为了免受皮肉之苦,或过多训斥,就用说谎来对付。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积极地做家长的工作,共同关爱学生,同时正视客观事实,不能“拔苗助长”。其次,切实帮助他逐步提高学习成绩。三要教育学生诚实,脚踏实地地做人。 4、对懒惰的学生 这种人不爱干活,也不爱动脑。有的是启蒙时家长或老师为其制定的目标过高造成的,对他们,老师首先要严格管理,天天检查,时时督促,这样做既促使其不能再偷懒,又要让他感到老师的关爱。 5、对好动的学生 这类学生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坐不住,上课时精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教师应从训练行为入手,可以培养他们一些业余爱好,如学画画、练书法、下棋等等,发现其兴趣爱好,逐渐养成坐得住的习惯。 我的感受: 当初带这个班,我觉得很艰辛很累。但是,我的付出也换来了更大的回报,不仅是学习成绩、班级纪律,不仅是领导、老师们的赞扬,更是孩子们对老师的无比信任和来自幼小心灵的爱戴。 我的感悟: 作为一名教师,要把爱心、信心、关心给我的学生,把耐心、细心、恒心留给我自己。带好了优秀班级很快乐,但是带好了差班会更快乐!
山阴县马营学校 刘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