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注孩子心灵成长的七个话题

 珠穆朗玛罗静 2014-09-29
欢迎光临罗静图书馆
 关注孩子心灵成长的八个话题
不知道的世界——我的孩子
家庭教育的五大冲突
   一、期望的冲突——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
    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有许多事不能如愿以偿。心理素质好的豁达开朗,沉着应对,于是成功了;心理素质差的,烦恼纠缠,难以自拔,于是倒下了。就像一个木桶,它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智商)而取决最短的那块木板(情商)
    二、保护的冲突——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
    过度保护下的孩子,更易受到伤害。真正关心孩子的父母,应放手让孩子出去经历风雨、见世面,不要把孩子“锁”在身边。
    女孩的安全最令父母操心,要教她“自护”的知识和本事。
    对儿童期的女孩,要告诉她“八个不要”:
    ㈠、不要贪小便宜,不要随便接受别人的东西!
    ㈡、不要跟陌生人走,自己的下身和乳房是不准异性触摸的!
    ㈢、不要把家里的钥匙挂在脖子上,要把钥匙藏好,不让别人看到!
    ㈣、放学回家不要走偏僻的地方,最好结伴而行!
    ㈤、路上发生任何事(如受到威胁,侵犯......)都要告诉父母,不要瞒着!
    ㈥、独自一人在家里要锁好门,又陌生人叫门不要开!
    ㈦、遇到坏人要大声喊“救命”不要怕!
    ㈧、要有人在半路追你,你要往人多的地方跑,不要慌!
  对青春期的女孩,要教她“四个学会”:
    ㈠、学会防卫——防备他人对你身体的侵害!
    ㈡、学会拒绝——对不良的性诱惑,你需要理智的拒绝!
    ㈢、学会辨别——对不良的性误导,你需要懂得辨别!
    ㈣、学会抑制——对自己的性冲动,你需要抑制!
    三、爱的冲突——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
    天下的父母都爱孩子,却未必会爱孩子!
    邓颖超大姐曾经说:“母亲的心总是仁慈的,但是仁慈的心要用的好,如果用不好的话,结果就会适得其反。”
    过分的关心溺爱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遭受适适当挫折、困难和学习爱护别人的权利。这样的孩子从小只会享受,不知奉献;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情感世界中只关注自己,不知体会别人。
    人生下来就有两种基本需求:一是物质需求,二是精神需求。不少父母对孩子的物质需求可以无限制的满足,对孩子的精神需求却很漠然,结果不仅给自己带来情感的折磨和痛苦,更造成孩子心灵世界的荒芜,甚至形成人格方面的缺少,使他们走上社会后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更有甚至走向反方。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问题处在孩子身上,“病根”很可能出在父母身上。
    四、交往的冲突——过分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
    有位父亲是某教育局局长,儿子是中学生。有一天儿子和父亲说“爸,本人看上一个女生,漂亮、智慧、好学,我能跟她结婚吗?”
    父亲说;“好啊,你能看上她,她看上你了吗?”
    儿子自豪的说:“她也看上我了。”
    “那很好,你能被一个女生看中,说明你很了不起;你能看中一名女生说明你的眼界开阔了。如果你将来想在县里发展,你就跟她继续交往下去;如果你想在市里发展,你将来就该在市里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你想到省里发展,你应该在省里解决问题;如果你想到北京发展,你应该到北京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你想到世界发展,你应该出国解决这个问题。”
    儿子听了说:“那我就等等在说吧。”
    这位聪明的父亲用幽默的方式,给了儿子一个重要的人生忠告。
    青春期的孩子有秘密,需要尊重,需要好好维护他们的隐私权,给她们自由的空间。如果你不信任她们,就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反感,激化他们的逆反心理。与其把孩子封闭起来,控制他的交往,不如打开大门,让孩子在广泛交往中学会与人沟通。
    五、评价的冲突——过分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
    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没有必要总去和别人的孩子比。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一个孩子都该在他实际的基础上发展,而不是做别的孩子的复制品。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
    永远不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只要你的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你就应该祝贺他、肯定他、鼓励他。一个孩子长大要经受人们无数次评价,不管别人说什么,父母的评价永远是基石。
    李肇星担任外交部长时曾做客一家网站,一位网民调侃说:“李部长,您的才华我们很佩服,但您的长相我们不敢恭维。”
    李肇星部长幽默地说:“我妈妈不这么认为!”
    这个回答真棒!
    其实,每个孩子都在寻找别人的理解,盼望公正的评价。人对生存价值的需要比生存本身更加强烈。当孩子被贬损得一无是处时,就会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既影响健康,还会产生厌世情绪,甚至会做出伤害自己或家人的极端举动。
欢迎光临罗静图书馆
 首先改变你自己
缓解冲突的七个忠告
   一、盲目变清醒——有舍才有得!
    在人生的路上,放弃什么,选择什么,是一门艺术,有时,放弃就是获得。
    人们常说“舍得”,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培养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什么都想学,往往什么都学不精,什么都想得到,往往得不偿失。
    中国有句古语:“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努力之前,先弄清方向,远比一开始就埋头追赶别人来的有效率。盲目跟风的人到最后将无法如愿以偿。
    二、以分为本变以人为本——成长比分数重要!
    许多孩子害怕考试,考试会紧张,因为怕考砸回去挨父母打骂!
    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父母的心态直接相关。在中国教育电视台“知心家庭”演播室,贺洋溢的父亲贺先生从家长的角度回答了主持人关于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在考试中放松的提问。
    贺先生说:“第一是不给孩子施加压力,而是营造一个轻松地学习氛围。越是在成绩不好的时候,孩子越需要鼓劲。批评或打骂容易对孩子造成心理负担。鼓励的话应该讲究方式,不能为鼓励而鼓励。另外在孩子学习中,让她扩展知识面,知识丰富了,学习自然就轻松。这些虽然与考试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对学习却有辅助作用。”
    父母应该懂得:要以人为本,不要以分为本,成长永远比分数重要。
    三、演员变观众——该放手就放手!
    “孩子天生并不胆小,都想干事,但父母管得太多,剥夺了孩子‘行’的机会。孩子体验不到自己‘行’的经历,就会慢慢丧失勇气和胆量,成为一个胆小的人。”
    一些家长什么都愿意为孩子做,认为多替孩子做一些,孩子就少辛苦一些。他们没有意识到,让孩子去“走冤枉路”其实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因为“走冤枉路”后获得的发现记忆会很深刻。给孩子“知”的喜悦,会使因辛苦而产生的挫折感一扫而空。我们的父母,常常无意中剥夺了孩子从失败中求经验的机会,也无意中剥夺了让他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
    父母过分的呵护,会成为孩子成长的阻力,会令原本“我能行”的孩子,变成“我不行”的孩子。
    作为父母,我们是应该认真的反思一下了:到底怎样帮助孩子?是代替他们做事,还是让他们自己做事?是处处表现父母行,还是让孩子证明自己行?在孩子成长的舞台上,父母是充当导演,还是做观众?
    让我们做孩子衷实的观众!为孩子的成功喝彩!
    四、施爱变受爱——在乎孩子的爱! 
  生活中有些东西不必在乎,可有些东西不能不在乎,那就是孩子对你的爱。
  都说现在的孩子懒,可你给孩子干活儿的机会了吗?都说现在的孩子冷漠,可你给过他爱你的机会吗?急功近利的父母们,常常无意中就淡漠了孩子的爱心。孩子心灵的世界由爱变成恨,由冷淡变成荒漠,而父母们却全然不知。他用自己精心调制的苦酒,麻醉了自己。
爱是一个大口袋,装进去的是满足感,拿出来的是成就感、幸福感。一味向孩子施爱,孩子并不觉得甜,更不懂得珍惜。一旦父母学会接受孩子的爱,孩子的价值得以体现,才会产生无比的快乐!   接受孩子的爱吧!因为施比受更有福!
    五、唠叨变忠告——有用的是忠告!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金钱,是忠告。许多时候,尤其当人遇到考验、困难,或心情沮丧、情绪很坏的时候,最需要指点迷津的人生忠告。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等。
    六、“相同”变“不同”——为孩子喝彩!
    “你瞧人家!”这是今天的父母最爱说的话,也是今天的孩子最不爱听的话。
    其实,你的孩子和人家的孩子是不同的。就像天下没有一模一样的树叶一样,人间也没有一摸一样的孩子。孩子有不同的父母,不同的遗传基因,所以有不同的智商,不同的潜能,不能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达到同一个水准。
    教育的目的,在于让“不同”的孩子的潜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孩子接受教育的目的,也是寻找“最真实的自己”。不必总让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竞争,应该在乎的是你的孩子明天要比今天更棒!
    对孩子来说,有没有天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兴趣,有没有自信。特长都不一定能发展为职业,但可能发展为爱好。爱好广泛的人,生活会更多彩,思想会更活跃,可施展才华的舞台会更广阔。
    七、对抗变对话——别跟孩子“较劲”!
    十几岁的孩子爱和父母“对着干”,你让他朝东,他偏向西;你让他干这,他偏干那。
    这种现象奇怪吗?并不奇怪。就像宇宙间的星球,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碰撞,“青春期”碰撞“更年期”也是大自然的规律。
     处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两个特殊生长期的两代人,有着共同的要求:理解、尊重和沟通!双方都改变一下自己,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