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鹅绦虫病临床症状

 十月的情感 2014-09-29
15天至3月龄多发,病鹅消化不良、粪便稀薄呈青绿色后变灰白色混有孕卵节片。患鹅食欲不振、显著口渴。幼鹅发育不良、极度消瘦、离群常在水边蹲伏、有神经症状、突然倒卧、起立困难、行走摇摆、失去平衡、常以尾部蹲坐、伸颈张口呈钟摆状摇头,然后仰倒,以脚掌乱划,肢掌麻痹、痉挛。成年鹅多呈无症状经过。预防:隔离驱虫,每年2次。要避免将带虫卵的粪便排到池塘中,以防再传播。治疗可用槟榔粉或片煎剂,每千克体重0.5至0.75克,投药后10至15分钟,即排虫。服药后5至30分钟,如发现流涎和呼吸困难的,为中毒现象,应立即服用硫酸阿托品解毒,每千克体重0.1至0.25毫克皮下注射;也可用南瓜籽粉,每只鹅20至50克,即用1千克南瓜籽加8千克水煮沸1小时,用药液拌饲料喂服。预防:在绦虫经常流行的地区,要把大小鹅分开饲养,避免使用同一场地。带病的成鹅是主要传染源,通过粪便可大量排出虫卵,每年春、秋、冬三季,及时给成鹅进行彻底驱虫,虫体成熟为20天,故幼鹅应在18日龄全群驱虫1次。有条件的应杀灭剑水蚤,以消灭中间宿主。在已被污染的池塘将水排干,重新灌入新水或施用农药、化肥均可杀灭剑水蚤。绦虫对鹅的危害主要是破坏吸取营养、产生毒素和机械刺激,症状严重的程度取决于鹅只被感染程度、年龄大小及机体抵抗力。种鹅感染后,排出淡黄色稀便,并有臭味,时有血便,混有黏液,夹带有水草碎片,食欲减少,而渴欲增加,生长发育不良,并有神经症状,如步态不稳,运动时尾部着地、歪颈、仰头、背卧或侧卧时两脚划动,多次反复发作,突然倒地,头往后仰,滚转几次后死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