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谥号是谁取的,又如何保证客观公正的,封建制中子皇帝总不希望父皇谥号叫哀吧?

 pgl147258 2014-09-29

【Zhang Fuguang的回答(3票)】:

谥号:

http://en.wikipedia.org/wiki/Posthumous_name

补充

中国历史上谥号有哀字的帝王:

汉哀帝 刘欣 文青一枚 “断袖之好” 无嗣

晋哀帝 司马丕 傀儡皇帝 迷信丹药 死于药物中毒 或有一子但史无传记,应为早夭

唐哀帝 李柷 傀儡皇帝 全家皆为朱全忠所杀 被逼退位后亦被杀 唐亡 终年17岁 无嗣

金哀宗 完颜守绪 在位时国运衰微 为蒙古军追逼至蔡州 不堪亡国之辱 传位于子后自缢

他这个谥号倒真是他儿子给的……而且他儿子在葬礼一结束就拔刀上战场了

当日城破 其子完颜承麟亦死于乱军 金亡 遗骸为蒙宋分取以邀功

“蒙古灭国四十,以及西夏,夏亡及我,我亡必及宋。唇亡齿寒,自然之理。” 一语成谶

遥想靖难时,徽钦父子被金兵掠走,晚景凄惨;而金朝末帝又受人分尸。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然后,谥号叫哀的就没有然后了……

继续补充

谥号的溢美现象,确实比较明显,而且越来越夸张。

西周共和行政时,给前面的周王一个“厉”字 就是周厉王;

发展到清时,康熙的谥号就成了: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眼晕吧。

为啥提到周厉王了呢?因为他算是第一位“享用”到“谥号”的君主。(尽管他本人可能不太乐意)

从周朝开始,我们就形成了这种“子议父,臣议君”的传统。(唯独秦时中断)

所以,谥号确有溢美的现象,但并非从一开始就是拍马屁用的,它就是对前任君主的评价。

给领导拍马屁么,最起码你得让领导知道嘛。起这个功能的东西叫“徽号”。

至于这种评价是否客观公正,应该说结合皇帝的“行迹”来看,确实反映了君主的基本情况。

因为事关重大 历朝历代有专门机构负责 具体规则 不妨参考这条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0%A5%E5%8F%B7#.E8.A7.84.E5.88.99

【陈鹏的回答(1票)】:

谥号是哀的话,一般都是亡国或者早夭了吧?怎么会有儿子做皇帝呢?

一般来讲谥号是在皇帝去世之后,由大臣们商议决定,由后任皇帝颁布的。一般不会用恶谥,有功绩的要用好谥,不济的也要尽量用中性的谥。恶谥基本上都不是亲儿子取的,要么是皇位落入政敌手中,要么是本王朝灭亡的。

【知闻Rogue的回答(2票)】: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因“谥号”的定夺将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故而废除谥法,改而自称为始皇帝,后世按数字顺序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万世皇帝等。汉代时期谥法又告恢复,至清末止。
谥号应该是皇子以及大臣所定,如果政权被推翻就有下一个政权定,那谥号基本就没个好了。

至于只是中谥,还不算下谥。

谥法有定,比如“早孤短折曰哀”,那你明明早夭了是不能随便起个好听的谥号的,士大夫重礼,他们不干的,不过一般只要干的不太出格,国家又没断你手上,都能起个过得去的谥号。

【sixue的回答(1票)】:

wiki上对于谥号的解释已经很完备了,就没必要再解释一遍了。

只针对问题补充一点,一般恶谥出现在亡国之君身上,比如哀、幽、炀;而带有贬义的谥号也一般出现在皇统发生变更的节点上,比如正德的武宗。

子皇帝不希望父皇谥号叫哀吧?是的。

【刘鸣谦的回答(0票)】:

皇帝会叫手下的中枢或者太学院之类的选几个,然后让皇帝自己来挑。而皇帝如果坚持给先皇不符合其行为的美谥的话,手下的大臣会反对的,史书上也要被人说到。

皇帝一般就直接往前推,最远的就是太祖太宗之类,自己向上就是先皇,皇考,夹在当中的就叫什么世宗仁宗之类的号。

原文地址:知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