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酷夏股市里熊出没受伤很严重股民一直在坚守(08.7.20)

 顾界秘籍 2014-09-29
    营业大厅里的股民,有打毛衣的,有看报纸的,还有的边剥毛豆边聊天。打扑克牌成了股市低迷时唯一能消遣的娱乐方式。股民中有近一半是在营业部里打发中饭的,很多人下饭的菜简单得不能再简单。

     熊市漫漫,眼看着自己的财富不断缩水,对众多的新股民来说,无疑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煎熬;而对不少老股民来说,这样的非典型熊市也让他们直呼看不懂。

  昨天下午,股指终于反弹了93点。但对绝大多数股民来说,这样的反弹只是杯水车薪:下一周,反弹还能延续吗?

  股市里熊出没,被“熊掌”重伤的股民们,他们现在的情况如何呢?昨天,记者走进杭州文晖路的一家营业部,记录了股民们的一天。 

  孵空调打牌成“主业” 

  昨天早上8:15,离股市开盘还有一个多小时,记者就来到营业部的营业大厅,准备“捕捉”第一个来营业部的股民。没想到,一走进营业大厅,就发现有五个六股民捷足先登了。

  此时,营业大厅里开启了空调,而室外的温度已有31℃多,室外的炎热与室内的阵阵凉意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营业部每天都是早上8点钟开门的。”一位姓朱的大伯对记者说。只见他将随身携带的一只塑料袋打开,拿出一只作茶杯用的玻璃罐头,从一只牛皮信封里抓了一把茶叶,准备泡茶。大厅的北侧有一台全自动电开水器,水还没有烧开。

  “怎么来得这么早呀,交易时间还早哪!”记者跟朱大伯聊了起来。

  “现在谁还交易呀,都是来谈谈天,享受享受免费空调的。”朱大伯直言道。“这么热的天,在家里开空调,电费要不少呢!”

  上午9点30分,到了证券交易时间,大厅里的300多个座位还有约八成空着。是不是股市低迷,来营业部的股民越来越少?记者正在猜想的时候,却发现陆续进来的股民越来越多。到10点多的时候,上座率已有五成多,现场人气之旺,一点都看不出目前正处熊市。“反正被深套了,也不大交易了,等家里事情做完再来也不迟。”一位大妈笑嘻嘻地说。

  营业大厅里的股民,有九成左右是老年股民。大家有打毛衣的,有看报纸的,有打瞌睡的。还有的索性将菜场里买的菜带到了营业大厅,边剥毛豆边聊天。最聚人气的还是打扑克牌,一开始的时候只有一桌,10点多的时候增加到六七桌。到中午11点半以后,交易休息时间,牌桌增加到了九桌,许多牌友连吃饭都顾不上了。“我们打的是升级双-,没听说过吧?不过我们不来刺激的,纯粹打发打发时间。”正打得兴起的郭师傅对记者说。听旁边的人讲,他们一起打牌已经有大半年了,只有行情特别好的时候,他们才放下扑克牌,关注一下股票。

    胡萝卜酱瓜下一顿饭 

  股市里财富不断缩水,于是,股民们的日子过得愈发的紧。

  来营业部的股民当中,除了一部分住在附近的居民中午回家吃饭外,有近一半是在营业部里简单打发中饭的。大厅的西侧,营业部专门放了一台微波炉,供股民们免费热饭菜用。于是,临近中午时分,这台微波炉就成了抢手货。

  上午10点20分,一位性急的大妈已经开始热饭菜了。“过会儿人太多,还是趁早吃了吧。”大妈说。

  10点半以后,大厅里陆续有人开始吃午饭。下饭的菜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大厅北侧,一位白发老奶奶,饭盒里只有四五片胡萝卜和几片酱瓜。“她家条件其实还过得去,但每次中饭她都吃这么简单。都是炒股惹的祸,钞票亏了这么多,心疼啊!”后面一位姓钟的大姐叹气道。

  坐在后排的王大伯饭量不错,几根笋干和几片酱瓜,就把满满一大盒饭消灭干净了。“天热了,还是这两样菜开胃些。”王大伯安慰自己说。

  一位赵奶奶小心翼翼地从自己的包里掏出一个小饭盒,里面只装了米饭和一些白菜。“看着股市这么差,自己的胃口也变差了。”赵奶奶摇摇头说。一位大姐的下饭菜则是一碗干菜汤。

  还有一位大妈的“菜单”是几片香肠和葫芦,一位大伯吃的是一块咸肉和笋干。“他们条件算好的了。”旁边的人开玩笑道。虽然饭菜极其简单,但大伯大妈们却把它们当作美味佳肴,用调羹一小口一小口慢嚼细咽,一粒米饭都舍不得浪费。

  也有的股民没带饭菜,就到旁边河东路上的新丰小吃店买两只包子或麻球、大饼等打发一下。“一只肉包子要一块五,两只包子也要三元钱哪。”

  “朝晖七区有个70多岁的老奶奶,每天都坐公交车来营业部。前几天,她到营业部用微波炉煲粥,分给几个老姐妹吃,自己又花1元钱买了只菜包,算是一顿中饭了。”老股民顾师傅说。

  营业部中户室和大户室的条件要好些,昨天吃的是麻辣猪心和几片葫芦、几根西芹,是营业部免费送的。不过,中户室和大户室的股民都有营业指标,否则就享受不了这顿免费快餐。像中户室每个人平均每个月要完成600元的佣金。“现在行情这么差,大家操作都少了,要完成指标不容易啊。”股民顾东华说。

  学鸵鸟两个月不操作 

  熊市里,大家最不愿意提及的就是股票的盈亏。每次记者跟股民聊起买了什么股票、套牢多少的时候,许多人要么沉默不语,要么就直叹气。

  朱大伯是1991年入市的老股民,到去年底,他在这波大牛市中赚了整整五六倍。“我们老股民胆子都比较小,去年上半年,股指爬上3000点前,我基本上持股不动;等爬上3000点以后,我就只敢做做短线了。6000点之前,我基本上已经空仓了。”朱大伯谦虚地说。

  今年3月份,股指跌到4000点的时候,朱大伯以为底部不远了,于是重新进场建仓。随后,股指跌到3000点、2800点的时候,朱大伯又不断补仓,结果是越套越深。“到现在已经套牢50%左右了。我已经两个月没买卖股票了,总会涨上来的吧。”朱大伯说。

  “只要有耐心,能坚持下来,总会有翻本的那一天。”朱大伯以一个老股民的经历对记者说。“我前几年买的轻骑B股,最低时跌到只有7美分,亏了六分之五,到后来还是涨回来了。”

  一位赵奶奶则直叹气:“散户要赚钱真的太难了。”赵奶奶9元多买入一只科技股,之后股价一路狂跌,跌到5元多的时候她开始补仓,结果又被套牢。“每次股票一减仓它就涨,一加仓就套,这什么世道!”她准备等股指有像样反弹的时候,就把自己手里的股票都割了,不行的话就准备放一两年再说。

  营业大厅里,股民们经常相互交流心得,慢慢也就学乖了。记者看到,虽然大厅里人数不少,但围在交易机前的人并不多,大部分时间只有二分之一的交易机在使用,少的时候只有十分之一,而且大多是在查询个股,真正交易的很少。

  下午2点半以后,随着大盘强劲反弹,股民们一下子活跃起来,许多人放下了手头上的扑克牌盯着大盘看。一位张大爷和王师傅兴奋地鼓起掌来,一打听,原来他们买的两只股票都涨停了。

  交易机前一下子人满为患,基本每台交易机前都站了二三个人。“趁这机会还是卖掉一些,免得又被套住。”一位被“黑熊”吓怕了的陈大姐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