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肝气郁结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胁肋疼瘴,脘腹胀满,善太息,苔薄,脉弦为辨证要点。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柴胡疏肝散具有保肝和抗纤维化作用、抗抑郁作用、抗衰老作用、改善胃肠功能、利胆等作用。西医学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癌、肝硬化、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慢性胰腺炎、肋间神经痛、围绝经期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乳腺小叶增生等疾病,属肝郁气滞证者均可选用本方治疗。
2.随症加减:若胁痛甚者,加延胡索、川楝子,以疏肝行气止痛;若腹胀者,加木香、厚朴,以行气除胀;若嗳气甚者,加旋覆花、代赭石,以增降逆之功。
3.历代医家应用经验:本方出自明代医家张介宾的《景岳全书》。《医学统旨》:“治怒火伤肝,左胁作痛,血苑于上……吐血加童便半盅”;《证治准绳·杂病》:“左胁痛,枳芎散,或柴胡疏肝散。”本方来源均以胁痛为主症。
焦树德《方剂心得十讲》云:现用量为原方用量的两倍,但改为一日服两次。
常用本方加减治疗急慢性肝炎、慢性胃炎,出现肝郁气滞,木郁犯土,影响食欲,脘胁胀满,两胁疼痛,或呕恶泛酸等症者。一般常用方:柴胡10~12克,黄芩10克,炒川楝子10克,半夏10克,枳壳9克,陈皮10克,香附10克,白蒺藜10克,川芎3克,赤芍、白芍各9克,泽泻12克,焦三仙各9克。根据文献报道,下列肝胆疾病可用本方化裁治疗:
(1)肝癌。本方多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在介入治疗间歇期服用本方及介入治疗完成后长期服用。每剂煎得药液约600一800毫升,1日内分3~5次服完。
肝郁气滞型患者,本方加生黄芪10~60克,白术20~30克,茯苓20-30克,苡仁20~30克,鳖甲10~30克,莪术6-l5克,干蟾皮6~15克,地鳖虫3~10克。肝郁脾虚型患者,本方加太子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白扁豆10克,炙黄芪15克,生苡仁30克,八月札10克。腹泻者再加石榴皮、炒苍术;阳虚者再加补骨脂、干姜。
本方加减亦能缓解肝癌疼痛:柴胡6克,陈皮9克,川芎9克,白芍9克,香附9克,枳壳9克,半枝莲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甘草3克。痛甚加延胡索12克、乳香没药各10克、两面针15克;气虚加党参15克、黄芪30克、白术12克;阴虚加沙参15克、麦冬15克、生地20克;黄疸加大黄9克、茵陈12克;腹水加茯苓20克、泽泻15克、车前子10克。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