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丝绸专家把脉苏州丝绸的传承与创新

 苏迷 2014-09-29
让传统丝绸更具生命力
丝绸专家把脉苏州丝绸的传承与创新
  □苏报驻吴江首席记者 黄 亮

  昨天,营业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太湖雪丝品生活馆在接驾桥开门迎客,成为展示苏州丝绸的一个重要窗口。当天,“传承·创新”丝绸专家话苏州丝绸交流会在这里举行。来自行业内的专家、企业家共聚一堂,为苏州丝绸的传承与创新交流把脉,献计献策。

  苏州丝绸绝不能做成工业产品

  “传承与创新只是手段,目的是推动苏州丝绸的转型升级。苏州丝绸的创新,主体在企业,各家企业首先要做到观念创新。”省丝绸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世超说,丝绸产品的原料是蚕丝,也决定了丝绸产品一定不能做成工业产品,一旦观念错了,就会导致企业拼命跑量,丝绸产品的档次就永远无法得到提升。丝绸产品一定要定位于文化产品,企业才能慢工出细活,并根据自己的特色,开发出更具档次的产品。同时,苏州丝绸的文化传承,应该借助其他载体,才能更有利于挖掘出自己最大的亮点。
  如今,太湖雪等苏州丝绸企业在行业内打出了品牌,产品也已走出国门,但是这仅局限在个别企业的层面上。李世超表示,苏州丝绸真正要全面走向世界,还必须从全局的角度进行规范,制定行业公约、设置准入门槛。

  融入时尚元素
  做差别化产品

  苏州丝绸协会副会长刘立人认为,基于历史和文化的积淀,苏州丝绸是一般产品无法比拟的。如今,苏州丝绸在国内外已经有了很高的知名度。下一步,应该在苏州丝绸的“做大做好”上动脑筋,具体要做好几个方面。首先,丰富品种结构。要继续把老祖宗留下的传统产品进行更深入挖掘,同时将现有的优势产品进行更细致的开发。其次,在特色上做文章。终端产品的设计可以融入更多现代、时尚的元素,推动各家企业的差别化竞争。最后,与文化更紧密结合。苏州丝绸可以与苏州评弹、昆曲、剪纸等艺术元素相结合,更多体现苏州的历史文化特色。
  刘立人表示,苏州人对丝绸有一种特殊的情结,苏州提出“振兴苏州丝绸”,为苏州丝绸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丝绸企业要将产品创新与科技研发相结合、将时尚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从设计、花型、色彩、工艺等角度,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与档次。

  原料、产品、品牌到营销
  实现立体化创新

  长期以来,苏州丝绸虽然一直作为产业而存在,但是市场化程度不高。在计划经济时代下,无论外贸还是内贸,企业只管生产。而且,苏州丝绸过去几乎没有自己的品牌。如今,在太湖雪等苏州企业的努力下,苏州丝绸企业的业态转向以市场为主,而且品牌意识不断增强,知名度大幅提高,产品种类也日益繁多,包括了蚕丝被、真丝家纺和服饰等,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但是,成功转型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
  对此,苏州丝绸协会秘书长商大民有自己的看法。譬如,蚕丝被技术含量不高,终端产品同质化严重等。苏州丝绸要真正做好传承与创新,就要从面料的延伸上做文章,让大量过去被忽视的传统织造产品,如缂丝、绣品、罗、锦等走出“非遗”,进入百姓家中,把这些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传承下去,给这些产品新的生命力。同时,要根据消费者的心理和市场走势,结合现代科技与工艺,进行研发和设计,实现从原料到产品到品牌到营销的立体化创新。

  重振苏州丝绸
  文化是突破口

  苏州丝绸企业众多,仅在震泽,就集聚了100多家大大小小的真丝家纺企业。如今,苏州丝绸企业相互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对此,苏州太湖雪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毓芳表示,对太湖雪来说,既是压力,更是动力。因为只有竞争才能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丝绸,承载了苏州人太多的人文情感。重振苏州丝绸,首先应当建立在对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上,文化是突破口。作为苏州丝绸企业的一员,太湖雪要充分利用发挥传统丝绸产品的优势,把更多具有文化底蕴的元素融入到现代丝绸产品中,通过深挖传统文化内涵,提升企业文化品牌。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贝,即便是一些非常规的传统产品,也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企业要把这些“好家当”融入到现代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中,提升产品品质与档次,建好线上与线下销售渠道,让传统丝绸更具生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