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夕阳产业成就十个亿万富翁

 长庆wcqjs 2014-09-29

    好久没上网了,得知达人秀火热,就想把知道的故事写下来,给正在创业的弟弟妹妹哥哥姐姐们有点借鉴。

    故事得从1980年我国彩电行业起步说起,大家知道,当时我国只有黑白电视机产业,彩色电视机产业起步执行的是计划经济下的“引进、消化、吸收”政策,到1984年,我国共有国营彩电整机企业60家,配套电子元件企业300家。

   那时,一台20寸的彩电最高要卖到3500元,咬着牙买一台彩色电视机回家、比现在买辆新车还荣耀!中国人急着透过电视看外面的世界,彩电供不应求,这现象一直延续到1994年。

   下面就是故事的开始,1987年,日本的彩电进入更新换代,旧彩电的出路就是当垃圾运到中国,大部分从广东上岸,经过维修和改电视解码制式(日本的NTSC改为中国的PAL制)销售出去。这种情况一直到1997年,成就了许多广东小老板。

  1996年, 中国出现了TCL、创维、康佳等一批以市场化运作的彩电企业,电视机售价一路下降,旧的改制彩电就不好卖了。

   但是,源源不断的日本垃圾涌入,而且大部分都是25寸、29寸的彩电,这时,一个聪明而且胆大的潮州人S先生做出了使他第一个成为亿万富翁的决定,1998年,S先生投人500万(他全部资产只有800万),开了仿SONY外观的21、25、29寸彩电外壳注塑模具,委托珠海D公司生产电视机外壳和主板,然后将彩电套件SKD(包括结构件、注塑件、主板、遥控器等等)批发给那些做旧电视机的小老板,小老板们将旧电视的显像管装入新机壳里,贴上XXXX商标...........。大家就知道咋回事了吧,40岁以上的人应该知道当年风光的番禺大石电器市场吧。

   话说S先生只用一年时间就赚得上亿现金,1999年就在佛山买地120亩建起漂亮的厂房。

    故事到S先生就完了,那就没意思了,我要说的是显像管CRT彩色电视产业的夕阳。从1995年开始,全国的60家定点彩电企业陆续倒闭(都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国有企业)。长虹、TCL、创维、康佳、上广电、熊猫、海信、海尔等新兴彩电企业赚的盆满钵满。这边日出那边雨,其实都是CRT电视产业的夕阳!(2003年,日本将CRT彩电定为夕阳产业,2005年东京秋叶源电器街就没有CRT彩电卖了)。

    大约2000年以后,一批潮汕的S先生们学了S先生的样子开始了......。发展的很快!陆续有L先生、Z先生、Z先生、W先生、H先生、Z先生、C先生、S先生、H先生、L先生进入亿万富翁行列,其中的L先生,2000年以400万元投入这夕阳产业,目前身家大约有15亿之多。

     又有无数X先生投入这夕阳,很快就形成了一个二线彩电产业,并且陆续开始批量生产彩电整机,2005年--2011年这些二线企业彩电整机和SKD出货总量已达每年4000万台(当然大部分用的是新CRT,总出货量数据来源于三洋半导体、飞利浦半导体、瑞萨半导体、东芝半导体对二线彩电企业芯片出货量统计),2005年一线彩电行业出货总量只有5000万台。

     S先生们的二线彩电企业对一线彩电行业形成了冲击,从2003年开始,一线品牌开始找这些二线企业贴牌OEM或ODM,一直延续到今天进入液晶电视时代。所以您买电视机的时候要看清楚产地!

   到如今,这些先生们都洗白了,都是有地有厂房的正规企业,有些连续几年参展美国拉斯维加斯电子展、德国柏林电子展、迪拜电子展、香港电子展....,春季和秋季广交会也都有他们的展台。

   当然,还有很多小的老板继续着显像管CRT电视的产业,您要说:这都进入液晶电视了,显像管电视还有谁要?  您想想,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穷人!世界上还有那么多CRT电视机和显示器要淘汰呢,它们会去哪儿?

    告诉您个秘密:目前29寸旧显像管电视材料成本大约是210元,估计32寸LED TV降到700元的时候,CRT产业才会消亡。

   以上都是我看见和经历的故事,说出来就想表达一个意思:夕阳产业也有黄金!还有,就是对我国彩电产业的担忧,进入液晶电视时代,因为没有核心技术,我国的一线品牌厂日子不好过,二线彩电企业又走向何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