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合肥之行【16】

 昵称18892371 2014-09-29

合肥之行【16】—三河民俗博物馆(一)

    在三河古镇南街国粹楼的边上,近年来新开了一个“三河民俗博物馆”。展馆取名“大夫第”。 这里展出了合肥一位私人收藏家三十年来收藏的二千件藏品。去三河旅游,一定要去看看这个展馆。

合肥之行【16】—三河民俗博物馆(一)

合肥之行【16】—三河民俗博物馆(一)

 

“大夫第”,在明清时代,“大夫”一般指中下级政府文职官员,“大夫第”是指文职官员的私宅。
合肥之行【16】—三河民俗博物馆(一)

 

 

展厅共分二进,下面这些摆放的物品主要是明末清初、清代中期、晚清民国时期文职官员私宅的厅堂布置。陈列的有明代樱木整面方桌、花梨木圈椅、楠木柜子、金丝楠木拔步床、清早期祖容画像等。
合肥之行【16】—三河民俗博物馆(一)


合肥之行【16】—三河民俗博物馆(一)


合肥之行【16】—三河民俗博物馆(一)


合肥之行【16】—三河民俗博物馆(一)

 

 

象牙观世音坐像
合肥之行【16】—三河民俗博物馆(一)


合肥之行【16】—三河民俗博物馆(一)


合肥之行【16】—三河民俗博物馆(一)


合肥之行【16】—三河民俗博物馆(一)

合肥之行【16】—三河民俗博物馆(一)

 

明朝三品文职官员的私宅匾额(明代三品文官初授嘉议大夫,升授通议大夫,加授正方大夫)
合肥之行【16】—三河民俗博物馆(一)

 

 

这里墙上展出的是建筑构件及家俱残件,却是房屋及家俱上的精华部分。房屋失去了这些构件就失去了辉煌,家俱失去了这几块构件就失去了华丽。这些建筑和家俱残件是明清及民国时代的作品。有浮雕、圆雕、镂空雕。时间跨度有四百年。有花鸟虫鱼、人物动物,无不栩栩如生、精美绝伦。
合肥之行【16】—三河民俗博物馆(一)


合肥之行【16】—三河民俗博物馆(一)

 

 

墙下摆放的是那个时期人们生活中的常用物品和工具。下面那块是石雕“八仙过海”
合肥之行【16】—三河民俗博物馆(一)

 

 

这是展馆二进一角摆放的一块钟乳石
合肥之行【16】—三河民俗博物馆(一)

 

 

展馆二进摆放的展品,这个算盘有一米五长,共五十八行算珠,可供三人同时使用。
合肥之行【16】—三河民俗博物馆(一)

 

 

巨大的如意摆件
合肥之行【16】—三河民俗博物馆(一)

 

 

这里摆放的是晚清、民国时期的老照片。这些绝版的老照片出自照相馆。非常珍贵。
合肥之行【16】—三河民俗博物馆(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