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健康之路20120827妙招解便秘(上) 主持人冀玉华:在节目开始之前,请大家起立,来做委身操,也请两位嘉宾到台前来。大家听我的口令,第一个:左右抬腿到胸前,奚伟做得非常到位。第二个动作:双手按肚画圈圈。第三个动作:双手扶腰转一转,幅度要大一点。一一在三遍别嫌烦。这套操是缓解便秘的健身操,也是一位中医世家的医生传给我的。他们家应该说是非常厉害,是中医的世家,从康熙39年的时候,也就是公元1700年,他们家就是专门治各种各样的肛肠的疾病的。算起来,至今也有300来年的历史了。今天我们健康之路就把她请到现场。让我们用掌声欢迎来自于中医世家的第十代传人,南京市中医院的丁曙晴医生。欢迎您!您还带着这是法宝箱吧! 丁曙晴教授:我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治疗便秘的一些宝贝,跟大家一起分享。 主持人冀玉华:今天丁教授一开始教大家便秘健身操之外,在这个法宝箱里,还有什么样的一些宝贝能帮助大家尽快的把身体里的一些不太好的东西排出去。 丁曙晴教授:大家看看这个,这个瓶子里装的许多小黑豆子,叫“王不留行籽”,这是一味中药,它的用途很广泛。如果用在内服的话,在金创,比如说跌打损伤。用在外科,它可以是一味止血药,活血药。如果用在妇科,它还是一味产后乳汁不通的通乳药。但是我们今天呢,我们可能外用,把它贴在耳朵上,我们有耳穴,耳豆呢,可以贴在上面可以缓解便秘,它其实是一个良性的刺激。 主持人冀玉华:有请丁老师落座。 丁曙晴教授:我们曾经有下一个病人,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大爷。来了以后跟我说,他一个月才便一次大便。他老伴跟他开玩笑说,我们女人来例假一个月一次,你这快赶上我们女人来例假了。查是他满不在乎。为什么呢?他觉得也没什么感觉,反正也能吃也能睡的,所以根本就没当咋回事。后来有一次他看了一期健康节目,节目里边说,便秘,如果说粪便在体内停留时间长了以后,毒素就被吸收了,时间长了,就有可能造成诱发直肠癌。他一听癌,他就害怕了,他说,我得赶紧到医院去问一问,我是不是得了癌了? 到了医院以后,我们就给他安排了检查,结果排除了他这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虽然他自己不是很在乎,但是在医生看来,他其实是有必要治疗的。然后我们就给他开了中药,同时又教会了他用耳穴压豆,就是刚才我们看到的“王不留行”。耳穴压豆这个方法,让他每天做,结果下个月以后,他的症状,除了吃药,配合这个耳穴压豆挺好的。后来药就停了,但是这个习惯呢他就保留下来了,作为一个保健的手段,这是一个很好的良性刺激,所以他很满意,这样他再三天排一次便。所以他后来发现,他说,原来我这个体形偏胖,我这肚子慢慢大起来了。现在这个症状缓解以后,肚子也缩下去了,所以说,他人也精神了。 主持人冀玉华:那是不是所有的原因引起的便秘,都适合贴这个小豆豆吗? 丁曙晴教授:那倒是不一定,因为便秘啊是很复杂的事情,便秘的表现不同,其原因也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原因去找方法。找到了适合的人群,比如说刚才这个老大爷,他的主要症状就是缺乏便意,那就是说,他对于大便没感觉,所以他不会去主动找医生。 主持人冀玉华:一个月不上厕所他不难受吗? 丁曙晴教授:对呀,他没觉得有什么太多的问题如腹胀啊,吃不下饭啊,他还是一样。 主持人冀玉华:我们来看看,这是什么原因引起来的?看看我们的观众是否清楚?来看第一个问题:没有便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其实主要是“肠蠕动慢”。我们可能在生活中吃到更多的是,你看你这段时间要是排便不好的话,主要是上火了。或者说是不是水喝的太少了,所以干便就排不出来。那您为什么告诉大家是肠蠕动慢所引起的呢? 丁曙晴教授:刚才就像男嘉宾说的:他可能就是上火了。或者是像女嘉宾说的:小孩子火大。很多人都这么说。其实上火这个特点,跟我们刚才说的那个老爷子便秘的特点其实是有所不同的。你想啊,上火啊,火在下面烤,那一定把东西烤干了。所以说他的主要症状是大便比较干,但是他有便意,他想解。所以说这种上火,其实不是特别的吻合。而刚才这个老爷子是一个月不排便,但是他没什么感觉。所以这就是一个差别。 那么如果说我们在看西医对于这种症状是怎么解释的呢?他就说这是肠蠕动慢了,肠道功能的异常。我们中医就把它归结为特别是中老年人,这是个气虚或者是阳虚。 主持人冀玉华: 刚才主要提到,要是气虚了就没有便意,特别适合埋小耳豆。那能不能这样,给您出一个小难题,丁教授?您往对面这50位观众看一看,您觉得哪一位有可能很像气虚的? 丁曙晴教授:我们中医讲“望神”、“廖形”、“望色”。但是那个灯光可能有点晃,我看得不天下一定准确啊。这个45号有点像,你排便好吗? 45号女观众(三十多岁):有时候严重的时候,就是三四天排一次。 丁曙晴教授:看起来有点不太顺畅是吗?你是属于有便意的还是没有便意的哪一种? 45号女观众(三十多岁):就是属于没有便意的。到三四天想上(厕所)的时候,稍微有一点感觉。 主持人冀玉华:这样,丁教授找得还挺准的。她就是属于那种几天都不排一次也没有便意。但问题是那么老远,要是让我看的话,我也看不出个端倪。您是通过什么来判断这位观众有可能存在没有便意的问题? 丁曙晴教授:我们中医讲究望诊就是凭第一感觉---看。我们看什么呢?首先,看面色。一般气虚的人群啊,面色都偏白。但是不是长得白的那种,就是有点“惨白”,这个白呢,跟平常的气色还要看。气色要白里透红,而她不是白里透红,而是红的不明显,我们中医讲的气虚,就是有点儿白光 白(白光 :读音:晃 )。 我们说,这个人啊“精气神”很好,他(她)的精神状态就很好。如果说气虚,这个人肯定就相对比较萎靡。 主持人冀玉华: 请45号观众到前边来,好吗? 丁曙晴教授:我来演示耳穴压豆的方法。先给大家扫个盲,我们的耳朵,就像一个胎儿在母体子宫里,倒着躺在这儿, 下面(耳唇)是胎儿的头,耳朵的半圆形外廓是胎儿的脊柱,耳朵的顶部是胎儿的臀部。 这儿有一横隔,我们的消化器官,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横隔的周围。这个横隔就相当于我们体内的胸膈的位置,下面就是胸腔了。 是倒着看的(胎儿的头朝下),下面是头部,中部是胸腔,上部就是腹腔了。 所以在用耳穴贴压豆的时候,在耳朵腔的中部有一个小槽,是横着的。耳穴压豆时,第一步,需要把耳朵洗干净,再晾干。否则贴上容易掉下来。 第一个就是“直肠穴”,在这儿。还得按一下, 顺为这个区域都是直肠。我们在家时,如果找不准,在这个区域,可以用牙签儿轻轻的点压,哪个地方最疼,这个地方的效果就最好。 小窝里面是大肠穴。 再贴一个穴位,就是刚才介绍的横隔这个位置,这个是“肝穴”。肝气不舒,这儿就是敏感点,会有点疼。 紧挨着下面横隔的下面就是“脾穴”。疼,就说明是对应的敏感点,这个脏器可能是有问题的,需要调整。 因为我们排便啊,不光是肠道的问题,还跟各种脏器其实都有关系。 肝穴、脾穴、肺穴和大肠穴相表里。在中间的这个区域,靠中间的位置,在下面这个窝的中间。这些地方都很好找。 这里还有一个小窝窝,最靠里面(底部)的这个穴位叫“内分泌穴”。压了这儿,还要调一下内分泌。 一般情况下,两侧都可以贴。 主持人冀玉华:需要戴多长时间啊? 丁曙晴教授:如果是夏天,比如说,掉了的话,就可以每天都做一下秋天、冬天不那么容易掉,可以两有三天。我们要养成习惯,没事的时候可以用手指按(捏)一下,早中晚各按压一次,两三分钟左右,养成习惯了就好了。 主持人冀玉华:好,经您这么一介绍,还真挺简单的,自己在家都能做了。 男嘉宾:多长时间能起效? 丁曙晴教授:一般来说,如果说比较轻的话,两周左右可以起效。 女嘉宾:两三岁的小孩能用吗? 丁曙晴教授:可以用,但是不要贴那么多。 主持人冀玉华:好多人为了能快些排出来,就用一些泻药,或者一些去火药啊,那个确实是很痛快。 丁曙晴教授:今天我给大家看几张图片,大家可能就会改变想法了,就没那么胆子大了。 大家看第一张图片, 这是正常的肠道,颜色很鲜活,几乎透明的,就是没有吃泻药的肠道。 第二张图片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姑娘,她吃了多长时间的泻药呢?她吃了有一年半的泻药,就变成这样了。就是像连旭说的,吃了牛黄解毒片啊或者是番泻叶等等。吃得时间长了,就造成色素沉着,停在这儿,就变成了这个我们叫豹纹样的改变。 再看这一张,就有点让人瘆得慌了!你看这么黑,这也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姑娘,她吃了五年的泻药。 主持人冀玉华:才二十多岁,肠子就变黑啦? 丁曙晴教授:也就是说,她吃泻药时间长了以后,就里面的功能就被破坏了,而且大量的色素沉着在这儿,就造成这样子。 主持人冀玉华: 所以你看,大家还敢吃这样的泻药吗?这太可怕了! 丁曙晴教授:我想给大家说个故事,也就是这个小姑娘,为什么会吃泻药,又吃了这么久呢?她自己也是觉得很无辜啊!自怎么回事呢?她在时候,压力很大,便秘了,高三的时候,老是要考试啊。她的家人就说,没时间去看,给你点药吃吧。吃了番泻叶啊这一类的药,结果很痛快,整个高三期间都很安稳。后来她顺利地考上了一所很好的大学。可是到大学以后,环境又改变了,而且大学追求漂亮、苗条了。呼同学说,减肥茶很好。所以,她既有便秘,又想减肥,就吃减肥茶,一起吃了五年时间。慢慢地,她开始依赖了,后来就不太管用了。所以她就来了。我看到这个状况,虽然才二十几岁的小姑娘,整个人的精神萎靡不振的,脸也是白白的,没有便意了怎么办呢?我说,你应该先做个肠镜。因为长期吃泻药,我们叫“蒽醌类”的药,就是含有蒽醌类物质的泻药,实际上它会造成肠道的,我们叫结肠黑变病。 其实这个颜色还只是一个表面的现象,如果不吃泻药,这个颜色会慢慢的褪掉,还会还到正常状态。但是它的功能有的时候就很难回去了,为什么呢?因为泻药它是一个刺激,刺激有良性刺激,有恶性刺激。这种药其实是恶性刺激,刺激你的肠道的神经节的细胞。这个细胞是干吗用的呢?其实就是让你的肠道分泌肠液,让你的感觉特别想排便。 主持人冀玉华:其实在节目中,也经常强调,泻药不能随便乱用,会有很多问题的。您的法宝箱中还有什么样的法宝,也能够缓解没有便意的问题呢? 丁曙晴教授:我还给大家带来一个宝贝。 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医家叫陶弘景,在茅山里面炼丹,同时他还采药。有一次在采药的时候,碰见一个放羊人。放羊人跟他说,我在放羊的时候,看见羊在吃一种叶子,特别是公羊,吃了以后特别容易发情。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陶弘景听了以后觉得,这一定是一种补肾壮阳的药。后来他就把这个故事记载在自己写的书里面。 主持人冀玉华:咱们看看,这小罐子里特别的神秘。这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大家猜一猜,要是一点上厕所的感觉都没有,还想来调整的话,到底用的是小罐子里的什么药材呢?看下一个问题:长期没有便意的老年人可以用哪种药材?这药材就在小罐子当中啊。 大多数观众猜到的是黄芪。小罐子里装的不是黄芪,而是叫仙灵脾的东西。可以给大家看一下了,看一看庐山真面目。 丁曙晴教授:有一个老爷子,八十多岁了,他说他在七十多岁的时候,就出现没有便意。本来我爱好唱昆曲的,这个病把我弄的没精神了。我给他看了一下,按照他的体质,前面说了,便秘除了有气虚以外,老年人还有一个症状,就是阳虚。时间久了,阳虚有一个症状就是怕冷,这个老爷子就是怕冷。根据这个症状,我给他开了一点药来调整他,同时还教他用这个药。这个药是我的方子里的一个主药。 我就让他用这个仙灵脾来代茶喝。喝了三个月以后,症状就改善了。有一次我碰见他了,他说现在很好啊!精气神也特别强。他又开始唱昆曲了。 我们治病用的是叶子部分。干燥以后,叶子还是能看到暗绿色的。它就是我的这个方子里的主药。 仙灵脾,其实它还有一个名字叫“淫羊藿”。陶弘景有一次在采药的时候,碰见一个放羊人。放羊人跟他说,我在放羊的时候,看见羊在吃一种叶子,特别是公羊,吃了以后特别容易发情。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陶弘景听了以后觉得,这一定是一种补肾壮阳的药。他应给这个草起名叫淫羊藿,写到他的著作《本草经集注》里面。仙灵脾就是用来治疗没有便意,又怕冷的疾病。 说到怕冷,我再说一个故事。有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女性,四十多岁应该是风华正茂的时候。有一次,好来门诊看病,让我印象很深。因为我们知道南京是四大火炉之一,夏天特别的热,而且又很闷。可是她进了诊室以后,不但空了衬衣,外面还有外套。这一看就知道她很怕冷。她还跟我说,能不能把空调开小一点啊!或者窗户啊,门啊能不能关紧一点。 我就问她,你怎么这么怕冷啊?好说,她的主要症状不有排便的便意;除此之外就是非常的怕冷。我根据她这个症状,这是典型的脾肾阳虚的病人。根据辩证,用了温阳通便的方剂,其中的一味主药就是这个仙灵脾。用了以后,她的症状就有了改善。 我曾经在摸她的脉搏的时候,她的手都是冰凉的。所以说。像这种情况就是属于阳虚的症状,我们就用温阳通便方,来给她治疗。 ************************************************************
*************************************************************** CCTV健康之路20120829妙招解便秘(下) 主持人冀玉华:昨天丁教授临走时,把这个百宝箱留给我了。我要看看这里面到底有多少宝贝。看装这东西就觉得挺有意思的,还暖暖热热的(两瓶水),来尝尝。 男嘉宾连旭:有点水果味。 女嘉宾奚玮:喝着像荸荠,闻着这味像香蕉。就是不像香蕉那么甜。 主持人冀玉华:到底是用什么来煮泡的呢?尤其要告诉大家,这个就能缓解很多人啊,有便意,但是呢,堵在那肛门口使劲排也排不出来。那我们看看这杯水到底是用什么泡制的呢?还是请出专家,让她来告诉您。掌声欢迎来自于南京市中医院的丁曙晴教授。欢迎! 丁曙晴教授:我手里拿的瓶子,里面装的是香蕉皮煮的水,你们刚才喝的水也是香蕉皮煮的水。不是香蕉肉也不是香蕉汁。 女嘉宾:噢,难怪你刚才说有股烂香蕉的味道呢! 丁曙晴教授:以前,奶奶中风,因为她老是卧床嘛,就便秘了。我爷爷是个老中医,给我奶奶买了微波炉(当时微波炉还是一种奢侈品),他用微波炉来给奶奶热香蕉,让奶奶吃,就缓解了便秘。后来我外婆也得了便秘,我就把这个方法告诉了她。可是我外婆用了以后,就觉得不舒服,即便用微波炉热过,她吃了仍然不舒服。我爷爷说,你用香蕉皮煮水喝试试。其实香蕉皮也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所以我外婆就用了这个方法,不仅便秘缓解了,同时她还有点高血压,这个方法还可以降血压。 主持人冀玉华:香蕉皮主要治什么样的便秘类型? 丁曙晴教授:大便比较干,到了肛门口都出不来这样的就适合用。就是排便很费力,大屏幕上显示的你看,他坐在人口坐便器上,满头大汗,拼命用劲也拉不出来,这样的症状比较好。 主持人冀玉华:好,今天就来向丁教授讨教讨教,严重的便秘用什么样的方法最好。 丁曙晴教授:说到红薯啊,我还跟大家说个小故事。我曾经的一个病人,住在溧水农村,他就是便秘。每天要在厕所里折腾,就是有便意却排不出来,每天要费劲至少40分钟以上。他来了以后,我问他,你们农村不是蔬菜多,还有红薯吗?他说,是啊,我家就种红薯啊。我说,那你干嘛不吃点红薯啊?他说,别提事儿,一提我就来气。我都吃了好几麻袋红薯了,光排气不排便。 红薯适合膳食纤维缺乏造成的便秘的患者; 那什么叫膳食纤维缺乏呢?就是我们平时喝水比较少,吃菜比较少,吃红薯有时候会有效的。 如果说,他吃菜比较多,喝水也比较多,分根本不属于膳食纤维缺乏这类的,所以他吃红薯就可能没有效果了,光排气,不排便了。 主持人冀玉华:那山药怎么就能缓解堵在口上出不来的呢? 丁曙晴教授:各种各样的虚症,像堵在口上出不来的症状就属于气虚,兼有一点阴虚的症状,用山药就特别好。既补气,同时又有滋阴的作用。 主持人冀玉华:我们看看怎样吃都能让便便顺利地出来呢?来年第一个问题:山药怎么吃能缓解排便困难? 大多数观众都选择的是“蒸熟”,专家的做法是:榨汁啊! 丁曙晴教授:榨汁喝的同时,还含有补充水分。 主持人冀玉华:就是削了皮生榨呀? 丁曙晴教授:不是的,削了皮以后,用家里的食品料理机(榨汁机),里面加一点温水,一转。它就像那糊糊一样,但这个是生的。再用电磁炉,或者说用小火熬,熬得粘粘的,再加一勺蜂蜜,口感不会差的。 主持人冀玉华:这像咱们在餐厅喝的山药汁一样,粘粘的暖暖的,很顺口的。那就是说,本身山药应有滋阴的作用,再加上榨汁以后还有一些补充水分了,这样就一举两得。 丁曙晴教授:而且呢,最好是早上空腹喝,你把它榨成200~300毫升左右,早上空腹的时候,你看,因为山药里面还有一些淀粉,我们补充了以后,既有水,又有淀粉来填饱肚子,很方便,口感也不错。 主持人冀玉华:你这个方法太好了。我们已经给大家熬好了,来年山药榨汁。噢,这已经变成糊糊了。这是不是有点干啊? 也没有这么粘啊? 丁曙晴教授:对,可以再稀一点,再加一蜂蜜就很好的。 主持人冀玉华:哎哟天啊,看着这个状态都好想吃啊!它还有点像山药粉啊,黑芝麻粉啊那样的东西, 丁曙晴教授:对。如果是早上可以把量再加多一点,然后空腹当粥喝下去,当早餐了。 主持人冀玉华:这种状态相当于是熬制出来的山药粉啊,糊啊,吃起来口感会更舒服一些。来,传给场上有这种症状的人。 丁曙晴教授:刚才说的那个种红薯的人,他不是吃红薯不行吗?我就给他推荐了山药,他一吃啊,还真的有效。后来他跟我说啊,他说要把我们家的这块红薯地,都改种山药了。 我再给大家展示一种东西,这是什么? 主持人冀玉华:输液袋吧? 丁曙晴教授:真的是输液袋吗?没有针头啊!跟输液袋一样吗? 主持人冀玉华:这又是封口的,还有几个孔,出水的。 丁曙晴教授:这就是医用的灌肠器。有的人排便太困难了,到了肛门口又出不来,在家里就可以使用这种方法的。老年人的体质又特别弱,如果吃泻药,而且他便秘的原因也不是因为肠道的蠕动功能的问题,你吃泻药,下狠着,他的身体会受不了。 我再给大家说一个故事:左边的是我们现在用的灌肠的方法;右边的是东汉医圣张仲景,就是我们中医《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张仲景在年少时,跟他的伯父学习中医。他们碰到一个病人,体质非常弱,已经有很多天没有排便了,家里人也特别着急,而且还发高烧。人在发高烧的时候,大便一般都是很硬的,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吧?结果他的伯父对这种体质非常的差。降体温的话,中医无非就是两种方法,一种是“发汗”,可是他的体质太弱,发汗发不进来,受不了。第二种就是吃泻药,也是强攻。他的体质也是受不了。他的伯父就一筹莫展。 这时,张仲景跟伯父说,我有一个好办法。就是用一个铜碗,倒了两勺蜂蜜在里,然后放在火上煎,煎蜜。等到水分慢慢干了以后就会变稠了,再等到冷却以后,用手捻成小手指这么粗细的,像棍棍一样的东西,一头尖,塞进病人的肛门里去。过不了多长时间,这个病人就排出来一大堆粪便。过了再三天以后,病人的状况就得到了很好的缓解。张仲景就把这个方法记载在了他的《伤寒杂病论》里了,起名为“蜜煎导方”。 主持人冀玉华:这么说,这应该是史上第一次灌肠了吧? 丁曙晴教授:是的。这其实就是用外用的方法、思路,来治疗便秘的,而且特别有效。其实我们现代人也是可以用的,特别是一些产妇也会出现这个问题。 主持人冀玉华:那就是身体特别虚弱的些人不能强攻。尤其是老人家。 丁曙晴教授:对。大家都知道用“开塞露”,开塞露是甘油。但是有的老年人,开塞露,看着就这么一点少,其实它的刺激性是很强的,有的人体质比较弱,给他打进去后会引起腹部绞痛,虽然没吃泻药,却跟吃泻药一样,肚子也很疼。 男嘉宾连旭:那我们灌的话,因为我们也没见过,我们没有被灌过,也没灌过别人…… 主持人冀玉华:要不然你试试?现场你找何嘉博士让他给你试试? 男嘉宾连旭:我还是比较正常的。(现场观众一处哄笑)那我们灌的时候,是灌清水啊,还是灌蜂蜜水啊?还是灌药液啊? 丁曙晴教授:我今天给破家县令个,也是我临床上经常用的一个小方法,叫“枳归通肠液”。这里面的主一成分就是“枳壳”、“当归”和“肉桂”,机壳就是一味很好的行气药,当归大家比较熟悉了,是一味补血、活血的药,就是补而润,而且,特别是对于女性。不通美容的作用就是活血,调经,当归也有通便作用,所以也用了30克。还有一味药,大厨经常用、也喜欢用的,就是肉桂。我们厨房里面经常有桂皮、肉桂,那肉桂是干嘛用的呢?它其实就是一味引经药。它有主药,还有引经药。 主持人冀玉华:引经药是把那些药效给它充分发挥出来? 丁曙晴教授:对,发挥出来,因为我们知道肉桂归于肾经,肾经属于下焦。肛门啊,排便啊都是属于下焦的功能失调。所以需要把这个药呢,要引而归经,引入肾经,所以用了肉桂。同时,肉桂很香嘛,它有很多的挥发油,煮了以后,然后给他打到肠道里,就利于药物的吸收,其实还有促进药物吸收的作用,本身也有行气的作用。所以这个方子在临床上,我们给他煎煮成200毫升左右,用刚才看到的灌肠器给他灌进去,就能起到缓解排便困难的作用。 主持人冀玉华:家里要是有老年人的话,年轻人也不妨学一学,这样就可以在家解决老人排不出来的问题了。我们再来看看空间怎么样来做灌肠呢?何嘉博士也邀请到一位中医师,看看两位是怎么做的? 何嘉博士:周医生啊,我们如果在家里做灌肠的话,要准备哪些东西是不是比较复杂呀? 周医生:不会,其实东西很简单,你看,我们都准备好了。一共是4种东西: 第一个是灌肠器,在药店可以买到。这个是一个垫子垫到床上,防止把床弄脏。 第二个是我们煮好的药汁,一般不要超过200毫升。 因为这个药,是要建议保留在肠道内一段时间,最好是在晚上睡觉之前灌,然后保留一夜,第二天正好早上起来可以排便。如果量大的话,就容易憋不住,很快就排出来了,这药就没有作用了。药液要晾凉到跟体温差不多。准备一点小纱布,主要是用来蘸食用油,要润滑这个导管的前端,防止操作肠道,方便它通进去。 何嘉博士:这个就民普通的食用油吗? 周医生:可以了,家里用的食用油。肥皂还是不建议,因为它有刺激嘛。 接下来,病人就可以躺到床上去了,摆好体位,一定要记住是左侧位。(不建议小朋友灌肠)。为什么要左侧位呢?因为肠道啊,它在直肠跟乙状直肠之间有个拐弯的,左侧位呢,导管插进去就不容易损伤肠道。 何嘉博士:我这里有一个解剖图,是一个消化系统的解剖图。要灌肠,肯定是要人肛门的位置。那么为什么要左侧位呢? 周医生:因为你看,直肠跟这个乙状结肠之间有一个拐弯, 我们把他左侧位,这样药液进去之后,就可以往下走,而且不容易损伤肠道。 那把他倒过来,变成右侧位的话,首先这个管子就不好插, 最好不往上顶, 液体都是从上往下流的,要它往上走,是不行的。左侧位躺倒以后,然后膝盖尽量胸口蜷, 然后把中药灌进去。灌之前呢,要把这个灌肠器的开关关上,其实它是个流量限制器。 把药液倒进灌肠器的袋子里 要家里找一个比较高的地方挂起来。麻烦您挂一下,至少要有一米的落差。 然后把纱布蘸一点食用油,在导管的前端润滑一下。 再顺着肠道的走向慢慢的插进去。 一般是插15厘米,不能太深。或者你先用尺子量好,做个标记。然后打开阀门(开关),速度不要太快,一定要慢。基本上5分钟把它灌完吧。就是还是用输液的方法。等到药液全部滴完之后,就把导管慢慢的退出来。 在输液完成之后要换一个体位,就是要趴跪在床上,保持大概5分钟。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臀部抬高,药液不容易流出来。5分钟之后,再换一个右侧位,让药液更均匀的分布让药液在里面滾来,就不会聚集到一堆去了。然后就可以入睡了,明天早上起来排便就可以了。 何嘉博士:看起来简单,但是我想问一个问题,我们配这个灌肠液,药材也容易买到。是不是只要有便秘,就天天都灌? 周医生:那当然不可以了因为这个还是要遵医嘱,还是要遵守医生的处方。我们主张,最多是灌七天,然后休息一下,看看效果怎么样? 何嘉博士:虽然这个方法好用,但是也不能天天用,还是要听众医生的指导。谢谢周医生。 丁曙晴教授:谢谢两位。看完之后,大家觉得简单吗?丁教授,咱都用到这种终极片的神器了,那是不是只要是便秘,小孩子除外,所有的人群都可以用啊?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 我给大家再说一个事儿。有个老太太,她就自己在爱灌肠,我教参是灌,插尴尬的。为什么呢?因为,每次灌进去都出来了,搞得插尴尬的。接下来,我给她做了个检查。我问她,你还有其它什么症状吗?好说,我一咳嗽的时候,有的时候小便就控制不住了,尿失禁。这种状况在一些中老年妇女是插常见的。说明她的整体的肌肉—排尿的、排便的肌肉都比较松弛,就像门啊,关不紧。所以我就给老太太做了个肛门指检,我发现非常松。可能是一辈子生孩子太多,不适合这种肛门松弛的病人。 我就把“枳归灌肠液”给磨成粉,给她贴敷。 主持人冀玉华:这样,我把我的男闺蜜请上来,在他的身上演示,好吗?小明,请上场。 丁曙晴教授:这就是我们的肚脐眼,中医叫“神阙穴”,这里离体内的脏器最薄的地方。 所以把药贴敷在这儿,通过肚脐眼吸收,也能缓解便秘。这个粉,我们已经按比例混合好的。在家里怎么弄呢,用面巾纸,这种很薄,但是不会漏出来不用调糊糊。 折成跟肚脐眼差不多大, 做一全自制小药包。 再撕4条胶带纸。要是用纱布呢,它的孔还是有点大,这粉太细了,就会漏得满身都是。这些都是手边容易得到的东西。 主持人冀玉华:有没有时间限制啊?比如贴多久?夏天容易出汗,要每天换一下;冬天,只要没掉下来,就可以贴三五天。为了让它更好的吸收,我们可以用电吹风对着它吹一吹,烘热了以后能更好的吸收。 主持人冀玉华: 刚才也提到了,神阙穴是人体很重要的穴位是吗? 丁曙晴教授:是。一般来说,大家都是知道的,就是胎儿离开母体的时候,连着的那根带子,就是脐带,一剪就成了这个神阙穴了。 主持人冀玉华:那就相当于神阙穴的吸收能力更强了? 丁曙晴教授:对对对,因为我们在母体的时候,就是靠这要做脐带来吸收养分。它离我们的内脏,特别是肠道,是最近、最薄的地方。 主持人冀玉华:这个方法更简单了,比灌肠还简单。 丁曙晴教授:就适合这种既松驰,又灌不进去的,就可以用这个方法。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 主持人冀玉华:刚才已经从这个百宝箱中掏出了很多的神器和缓解便秘的法宝了。除此之外,在以前的节目中,经常会说,有一些身体上的穴位,要是按对了的话,好能帮助我们缓解各种各样的问题。不知道要想缓解便秘的话,能不能再按按哪里呢? 丁曙晴教授:对,按摩的这个方法特别好。前几年,我在美国当访问学者的时候,也观察他们外国人怎么来治疗便秘的呢? 我就去他们的手术室参观。我发现,他们在人体体内植入一个小设备,类似于小传呼机一样的。然后把一个电极安在里面,电池不停的刺激它,就像心脏安装起搏器。他也把这个设备埋在那儿。埋在哪儿,我们一会儿再说这穴位的地方。 埋上以后,他的排便的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同时排尿的症状也得到了改善。看了以后,我就在想,这个地方其实不就是我们中医的“八骨翏 穴”其中的“中骨翏 穴”吗!我想起清朝的太医院的一个老前辈。给大家看看这个“八骨翏 穴”在什么位置。 主持人冀玉华:穿越了。好几百年了,这老前辈的身子还这么硬朗! 丁曙晴教授:清朝太医院的,光绪年间的一个针灸铜人。 你看他的身体上面有好多的穴位,这个就是后背部正中这儿有条线, 主持人冀玉华:好多穴位啊! 丁曙晴教授:正中这条线呢,是督脉。这儿有条沟,就是臀沟, 我们的膀胱经不在正中,是在这两条线旁开。 主持人冀玉华:就是肌肉特别丰厚的地方。“八骨翏 穴”在什么地方啊? 丁曙晴教授:就是在系裤带这地方,我们能摸到这有两块骨头。 主持人冀玉华:胯骨这儿吗? 丁曙晴教授:对,就是在胯骨这儿。往后到正中间这个位置。 再往下这个区域,臀沟旁开1.5厘米左右,就是“八骨翏 穴”。这儿对称的,有两个是最下面的。都是一些神经出入的地方,位置比较低。 如果针灸,要针到这个孔里面,这个区域。如果是小孩,就可以用手指肚,擦一些滑面粉,顺着这儿从上往下捋,这样推。也可用电吹风顺着这个方向吹一吹。热了以后,就是对它有了刺激。这个地方是比较敏感的。热敷也行。更简单的方法是,在洗澡的时候,把水龙头开得热一点,对着这作冲,只要对着这个区域冲就行。这儿可以控制“膀胱经”。 |
|
来自: 点石成国金 > 《健康之路详细图文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