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崇祯青花《红拂记》图筒瓶鉴赏

 陶斋333 2014-09-30

明崇祯青花《红拂记》图筒瓶鉴赏

(2014-08-31 20:05:04)[编辑][删除]

偶尔翻开王小波的小说《红拂夜奔》,斯人虽巳离去,他所玩的古今穿越,仍然令人感叹,忽然想起我收藏有一个明崇祯青花《红拂记》图筒瓶(图1、图2),明崇祯青花《红拂记》图筒瓶鉴赏图1 青花《红拂记》图筒瓶1明崇祯青花《红拂记》图筒瓶鉴赏图2 青花《红拂记》图筒瓶2
该瓶像一个圆筒,称为筒瓶,敞囗,束颈,平底无釉,肩和近底处有暗刻花纹,胎质洁白细腻,青花发色艳丽,用青花在颈部画有蕉叶纹,在筒身描绘了当时非常流行的戏曲故事《红拂记》的蓍名情节——“红拂夜奔”(图3),明崇祯青花《红拂记》图筒瓶鉴赏图3 青花《红拂记》图筒瓶3
《红拂记》传奇是明代张凤翼把唐人张说的小说《虬髯客传》和盂柒《本事诗》中陈国乐昌公主与徐德言破镜重圆的两个故事揉合而成的戏曲作品,以唐代李靖与红拂女相爱私奔的故事贯穿始终。红拂女姓张,在南北朝的战乱中,父母双亡,流落长安,被卖入司空杨素府中作歌妓,因手执红色拂尘,故称作红拂女。 三原有一位文武兼通的才子名叫李靖,他通兵法谋略,心怀大志。隋末天下大乱,他决定前往长安寻求报国之路。在长安,他投到西京留守杨素门下,向杨素陈述了治国安邦之策,杨素根本不感兴趣,帘后的红拂女却为李靖的襟怀和抱负所感动,借上茶之机一睹风采,果然翩翩少年,气度不凡,顿生倾慕之心,向李靖送去深情的一瞥。李靖回到馆舍,入夜,他独卧寒衾,既为杨素不用而懊恼,更忘不了红拂女风流的倩影和深情的一瞥,难以入眠。笃笃……,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李靖急忙穿衣登履,举灯开门出迎,月光下,只见一位头戴乌纱,身着紫袍的英俊将佐立于门外,原来是红拂女女扮男装,深夜投奔李靖来了。筒瓶描绘了《红拂记》中“红拂夜奔”这一经典情节,作者以古代绘画极少用的近景特写手法,表现了睡眼朦胧的李靖,衣衫不整,脚登双履,举灯照看黑夜中的不速之客的一刹那,而女扮男装的红拂女,身材娇小,宽衣大袖,仿佛正在向李靖述说:“郎君何事大警疑。我本是华堂执拂女孩儿。怜君状貌多奇异。愿托终身效唱随。”在画面上方,按文人画的习惯,书写了《红拂记》中李靖听到敲门声后的唱词,“深夜谁个扣柴扉,只得颠倒衣裳试觑渠。”这种表现手法,极大地增强了绘画的戏剧效果,这个青花筒瓶,是典型的崇祯民窑青花瓷器,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崇祯10年出版的《天工开物》中讲的“上品细料器”,它摆脱了官窑瓷器呆板的模式,受版画和文人画的影响,大量采用戏曲或小说的重要情节作主题,以清新脱俗的风格,满足了外销和国内市民的需求。"红拂夜奔”后,李靖与红拂女去太原投奔唐王李渊,途中遇虬髯公,三人义胆相照,结为刎颈之交,这就是有名的"风尘三侠",李渊父子起兵后,李靖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帮李渊父子平定江南,建立了大唐,李靖被封为卫国公,红拂女成为一品夫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