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定窑绿釉刻花荷花萱草花纹葫芦形执壶

(2014-05-07 16:15:30) [编辑][删除]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位纽约居民2007年在住家附近参加一个杂物拍卖会,用3美元拍得一个中国旧瓷碗,之后就一直摆放在客厅。后来,这位纽约人对这个瓷碗的价值产生好奇,请来纽约苏富比拍卖公司的专家估价,专家建议送拍,结果在纽约苏富比公司2013年3月19日的拍卖会上,4个买主对这个瓷碗进行了激烈的竞拍。最后,这个瓷碗被来自伦敦的著名艺术品收藏家艾施纳兹以223万美元买走,又一次活生生地演绎了捡漏的神话。原来,这个瓷碗是中国宋代定窑生产的白瓷碗。直径13.4厘米,内壁饰有莲花,外壁浮雕荷叶纹样(图1)。 图1
这次拍卖后,在世界范围内又掀起了一场定瓷热,定窑是中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及东西燕山村。曲阳县宋属定州,故名定窑。定窑烧瓷始于唐,盛于北宋,元以后衰落。定瓷釉色以白釉为主,也兼烧黑釉、酱釉、绿釉瓷器,定窑白瓷胎白质坚,釉白色润,刻花印花花纹精细美妙名扬天下。定窑的绿釉瓷器,古代文献中没有记载,也没有公认的传世品,1957年,故宫专家在调查定窑遗址时,在遗址附近的小河边,发现了绿釉瓷片(图2), 图2
冯先铭先生在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陶瓷史》中提到:“定窑緑釉器历来不见记载,1957年故宫博物院调查涧磁村窑址时曾发现两片标本,胎色洁白,其中一片刻云龙纹,与白釉刻花云龙纹基本相同,可以确定是定窑产品。调查时曾就此访问过当地居民,据说过去涧磁村出土过绿釉瓶,由此得知定窑绿釉烧瓶盘等器物,而且有刻花装饰,这是过去所不知道的。”从此以后,在许多关于定窑的著述中都提到了定窑的绿釉瓷器,并简称为“绿定”。绿釉瓷器的呈色剂是铜,在窑内氧化气氛下烧成显绿色,除了康熙朝开发的"郎窑绿"釉的烧制温度达到摄氏1250度属于高温緑釉外,所有的緑釉都是用铅作助溶剂的低温釉,烧制温度大约在摄氏700度-----900度,再高就流淌了,这个温度连烧制陶器都不够,只好采用先高温烧制素胎,再施釉入窑低温烧制的工艺,如果素胎烧成陶胎,就是汉绿釉和唐三彩的做法,如果素胎烧成了瓷胎或采用成品白瓷来施釉,就烧成了緑釉瓷。
1969年5月和12月定州市博物馆先后发掘了两座宋代塔基地宫。一为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的静志寺塔基地宫,一为至道元年(995年)的净众院塔基地宫,出土了很多珍贵文物,特别是出土了170件定窑瓷器,系统直观地再现了北宋早期定瓷的特征与成就。地宫中还出土了一个绿釉净瓶(图3) 图3
尽管有专家认为它可能是定窑的作品,由于它的胎是淡红色的陶胎,是和唐三彩一样的低温釉陶,不能称为绿定。
我收藏了一件緑釉刻花荷花萱草纹葫芦形执壶(图4—图7), 图4
图5
图6
图7
葫芦形执壶是宋代定窑常见的样式,该壶壶身是葫芦形,弯流安在腹部,口径由大逐渐收小,另一侧安环形扁泥条柄,圈足;壶身满刻缠枝荷花和萱草花,刀法极为娴熟,深浅有致,生动流畅;生胚刻花后入窑高温烧制,再施以绿釉低温烧成;整体比例协调,造型装饰风格一致,不失为北宋緑定的精品。
要证明这把壶是绿定,必须要解决二个问题;
第一,它是定窑生产的,
第二,它的胎是瓷胎,
先说第一个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器型;法国巴黎吉美国立亚州艺术博物馆藏有一件宋定窑白釉刻花缠枝牡丹纹葫芦形执壶(图8), 图8
除了壶身装饰的纹饰不同以外,器型与緑釉壶相同。
(2)胎质;胎色牙白,定窑有相同之胎,同期磁州窑系和辽瓷的緑釉器,胎色均比它深。
(3)纹饰;壶身所刻荷花萱草纹图案与定窑同类图案画法相同,可参考故宫博物院藏定窑刻花荷花萱草纹折沿盘纹饰的线描图(图9)。 图9
(4)工艺;圈足的作法与吉美所藏的白釉壶相同(图10), 图10
在胎体上明显可以看到刀线(也称竹丝刷痕),呈典型的定窑工艺。
综合以上分析,我认为这个緑釉壶是定窑的作品。
再说第二个问题,因为手上没有仪器来测试胎的烧制温度,只能用放大镜观察,肉眼看,胎体的瓷化程度比较高,达到了瓷器要求。
既然胎体是瓷胎,又是定窑所生产,这件緑釉刻花荷花萱草纹葫芦形执壶就是珍贵的宋“緑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