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磁州窑装饰艺术鉴赏(三)

 陶斋333 2014-09-30

磁州窑装饰艺术鉴赏(三)

(2014-03-06 07:21:39)[编辑][删除]
标签:

杂谈

分类: 陶瓷鉴赏

七,宋白地黑绘划花花卉纹罐

该罐采用先在胎上施白化妆土,然后在化妆土上绘纹饰,再在所画的纹饰上划花,之后罩透明釉入窑烧制。

  这种工艺的特点:有化妆土,先黑绘,再刻划,最后罩釉。

磁州窑装饰艺术鉴赏(三)磁州窑装饰艺术鉴赏(三)     八,宋白地黑花腰鼓

    河北小李来电话,他刚收了一批东西,已拿到北京,要我到旅馆看货,这种情况,要看就要早看,我立刻赶到他住的旅馆,小李已经抓紧时间冲了一个澡,看到我来了,他打开箱子,把东西放在地上、桌上和床上,我看到有一件磁州窑白地黑花瓷器,两头大,纤腰,中间是空的,器表的纹饰由线条分割为五个部分,大头上是鸟纹,中间是花纹,其形状与故宫藏唐代鲁山花瓷腰鼓相似,如图1所示,磁州窑装饰艺术鉴赏(三)   图1宋磁州窑白地黑花腰鼓

磁州窑装饰艺术鉴赏(三)   图2故宫藏唐鲁山花瓷腰鼓
   鼓是世界各民族广泛使用的一种打击乐器,甘肃兰州永登乐山坪新石时代器遗址就发现过距今4500年前的陶鼓,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和西域音乐的东传,印度和西域的鼓传到了中原,加上原有的鼓,在中原地区流行各种不同的鼓,据《新唐书.音乐志》记载,演奏龟兹乐需要15种乐器,其中就含腰鼓、羯鼓等6种鼓。50年代河南邓县出土的南朝彩色画像砖,是目前所见最早的腰鼓。磁州窑装饰艺术鉴赏(三)    图3河南邓县出土彩色画像砖
    唐人南卓撰写了《羯鼓录》,记录了流传于唐代的有关羯鼓的人和事,唐玄宗李隆基和宰相李璟都是打击羯鼓的高手,《羯鼓录》记录了唐玄宗与李璟之间的一段对话:“宋开府璟,虽耿介不群,亦深好声乐,尤善羯鼓,始承恩顾,与上论鼓事,曰:‘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甆’。捻小碧上掌,下须有朋肯之声,据此乃是汉震第二鼓也。且皷用石末花甆,固是腰鼓,掌下朋肯声,是以手拍,非羯鼓明矣。”这段文字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唐玄宗在位時,羯鼓与腰鼓是两种不同的鼓(腰鼓用手拍,羯鼓用槌击;腰鼓可用捻小碧来调音调。);第二,腰鼓的鼓腔体是由青州石末或鲁山花瓷做成。这就给故宫传世的鲁山花瓷名叫腰鼓找到了文献依据。之后,又在河南鲁山段店发现了窑址,出土了花瓷腰鼓的碎片,拼复成了完整的花瓷腰鼓。至此,世界上唯一馆藏的传世瓷腰鼓,唐鲁山花瓷腰鼓,得到了文献和窑址的双验证。

1982年陕西西安北郊,唐大明宫遗址出土了陕西耀州窑生产的花瓷腰鼓,被称为“大明宫瓷腰鼓”。磁州窑装饰艺术鉴赏(三)    图4大明宫遗址出土的耀州窑花瓷腰鼓

    2000年陕西蒲城唐李宪(曾让皇位给唐玄宗)墓出土了一只彩绘陶腰鼓。磁州窑装饰艺术鉴赏(三)    图5唐李宪墓出土彩绘陶腰鼓
    随鼓乐在宫廷和民间的广泛流行,烧制瓷腰鼓的窑口不断增加,2006年江西余干县黄金埠窑发现了唐青釉瓷腰鼓。(图6)磁州窑装饰艺术鉴赏(三)     图6江西余干黄金埠窑唐青瓷腰鼓。
    2012年上海青龙镇发现了唐长沙窑瓷腰鼓。磁州窑装饰艺术鉴赏(三)             图7上海青龙镇出土唐长沙窑青瓷腰鼓

   有趣的是,后两种腰鼓的形状巳经发生变化,两头不再相等,而是一头大,一头小,一头是喇叭型,一头是球型,这种形状与1979年广西永福县方家寨窑出土的宋瓷腰鼓相似,(图8)磁州窑装饰艺术鉴赏(三) 图8广西永福出土的宋瓷腰鼓      这些腰鼓已经不是现在流行在中国民间的腰鼓,准确的应叫细腰鼓,来源于天竺,早已失传,只是在朝鲜族和瑶族还能看到其变型。
   我收藏的这件宋磁州窑腰鼓,未见有同类报道,它采用了白地黑花工艺。
   这种工艺特点:有化妆土,先彩绘,后罩釉。


 

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