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纪初,为了确保三峡大坝按时蓄水,库区移民工作逐渐进入高潮,新库区将淹没两个市,11座县城,114个集镇,涉及1680个村,6301个组。大规模的搬迁和基建同时进行中,大批重庆的古玩商沿长江到各拆迁地收购一切可以转卖的旧物,再拿到重庆中兴路旧货市场出售。每逢周六和周日,三峡沿线城镇的古玩商,又将他们收购的东西拿到中兴路旧货市场摆地摊,一时间,重庆成了三峡文物的交易中心,吸引了各地的古玩商和爱好者,他们周五晚飞到重庆,进货以后于周日或周一返回。在这期间,我在重庆参加了一个会议,会后逛了中兴路旧货市场,买了几件东西,其中有这件宋青花五管瓶(图1)。
图1宋青花多管瓶

中国青花瓷成熟于元代,经元、明、清三代至今,繁荣了700多年,青花瓷的源头在唐代,这也被墓葬、遗址出土,沉船出水的实物所证实,通过科技手段,已经找到了窑址。
宋代青花,虽然在考古中也有发掘,但实物资料太少,又没有发现窑址,目前争议还很多,这件多管瓶虽然不是科学考古发掘出土,也不失为一重要的物证。
认为这件青花五管瓶是宋代的,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来看的:
一,器型,多管瓶是流行于宋代的一种瓶型,它是一种冥器,用作墓葬中的谷仓,瓶肩部各面分布着直立的多棱形或圆形管,瓶口是直口,上边有花钮盖,瓶身为圆式或多级塔式,有五管、六管之分。此瓶正是多级塔式、五管,属宋代多管瓶的器型。图2是故宫博物院藏北宋龙泉多管瓶,
图2北宋龙泉多管瓶
二,纹饰,此瓶瓶身纹饰有四层,中间用双实线分开,如图3所示,
图3纹饰图
这种布局是典型的宋代瓷器纹饰布局,下图是一个馆藏磁州窑梅瓶纹饰图,
图4磁州窑梅瓶纹饰图
主纹饰用了回纹,三叶纹,二种卷草纹,均为宋代常用的样式,有一馆藏北宋龙泉多管瓶(图5),其纹饰与此瓶十分相似,
图5北宋龙泉多管瓶
三,胎,釉,工艺,此瓶胎灰褐色,釉为透明石灰釉,胎先模制,后组合,再施化妆土,化妆土干后用钴料在其上画纹饰,然后罩釉入炉烧制,底足符合宋代型式。
综上所述,此瓶应为宋代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