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谈谈杨式太极拳起势时双脚的沉轻变化?

 隐士的书屋 2014-10-01

[转载]谈谈杨式太极拳起势时双脚的沉轻变化?

原文地址:谈谈杨式太极拳起势时双脚的沉轻变化?作者:股市文摘

    杨式太极拳起势,两臂一起一落。伴随着两臂的起落,两脚也同时有双沉或双轻的变化。不能浮,也不能重。从脚底的松紧分布来看,同一只脚在沉时或轻时,还有阴阳之分。起则升于九天,落则沉于地狱!

一、两手掤起时,双脚为轻还是为沉? "起则升于九天" 利在何处? "起则沉于地狱"弊在何处?两手下落时,双脚为轻还是为沉? "落则沉于地狱" 利在何处? "落则升于九天"弊在何处?

就起式而言,在手把手的授受过程中,尚需数月才可能掌握。起势外形差别不大时,可有一检验之法!在做手上伸时,让人轻按、轻抚手臂面上任意一点,相互感觉一下是否“顶住了劲”。若”顶“就不对了,要明白如何领劲,领劲的“点’在何处?我的经验大概百分之99的人是顶着劲手臂上抬,要做到上抬而不于对方”顶“能这样要求学生的老师必为行家,但实在不多。实乃真知。真正的"上掤为虚"。在不同的情况下,作起势时有几种情形:

1.手起,脚轻;手落,脚沉。

2.手起,脚沉;手落,脚轻。

3.手起,脚沉,手继续起,脚轻;手落,脚沉,手继续落,脚轻。脚轻”不是指提起,而是指着意虚灵。

[手起, 脚轻]

利:若能作到心意虚灵不昧,上下相随,手与脚的虚实只有微末之分,却能自然轻灵的转(沈家桢语)。以此行拳,想必能达到起时"不顶"。 

弊:1) 往往易虚得太过而成"浮"。

2) 若不能转换轻灵,则发劲不浑厚沉实。

[手落, 脚沉]

利:虽然脚随手沉,但仍需分虚实。脚实手虚则手之转换灵活,不易形成丢或顶。手实脚虚则脚步进退灵便.从发劲来说,前者较易浑厚干脆。

弊:易形成手脚双重(这里的双重不是指推手时的顶)而转换不灵,即过于填实。

[手起,脚沉]

利:虚实易分清,发劲直接干脆。

弊:双脚转换不灵,整体虚灵之意不足。

[手落,脚轻]

利:虚实易分清,双脚转换灵便。

弊:脚下易过虚而浮,发劲不足。

二、“如何领劲,领劲的点在何处”?

脚掌、脚跟、脚心 手腕、手背、手尖分分看,味道不同。“脚尖--脚跟--脚心”道破了太极拳起势的关键。在杨式起势中,仔细体悟,还是有随势“前荡后移”的感念。只是比较含蓄。我们杨式叶家拳中,采用“婆罗门”导引法,与一般的太极拳起势不同。但是内在的精髓是一样的。前荡时,手随势而起,人的重心前移至脚尖,有下沉拔开的意念。后移时,手随势而沉,人的重心后移至脚跟,有自海底上拔的意念,回复到涌泉后,依靠尾闾的摆正,意气入地,上下贯通,中空无挂碍。

三、掤起时领劲“意”的着落点在哪里?形意同处还是不同处?同样的问题,手臂下落时呢?

要想被人拿住手臂不顶而起,似乎不只是自己的事(知己),还有对方的事(知人).感觉实在是不可能.但是又确实有人能够应做到少顶(阶段性的顶)或似乎整个都不顶的...初起时,领劲的点似乎是...手腕?只是朦胧觉得只一个"起"会分成不同的阶段,在每个阶段意气劲都会有不同的反映和微妙的变化....在杨式叶家拳中,手臂掤起时,从梢节一沾而起,中节相随,根节相摧。意念在手的阴面,手臂下落时,气血由手指阴面开始通过含胸入地。意念则在手的阳面。此为起势中的“纯阴式”。

四、手下落时的脚和手的着意点.手腕、手背、手指尖、脚跟、脚掌、脚心?

初练起式主要是练脊、胯、膝,意在劳宫;以后练任、督二脉,以及12经脉....。不同阶段练不同东西。要对拳谱有正确的认识,曲谱是唱曲的记录、棋谱行棋的记录,拳谱则是前人习拳的记录,曲谱没有教人唱的技巧,棋谱没有教人行棋的规矩,拳谱也不是教人怎样练拳的教材,而是某先辈习拳到某一阶段时有某种领悟或某种感受的记录,如果误把感受作为练习手段,很容易产生误解而走错路,例如拳谱说「沉」,作者本来是形容沉重的感觉,如读者以为操拳要沉重,努力去蹲,是不对的。所以拳谱只能作为判断自已练习方向是否正确的参考,而不能作为怎样练习的指导。武禹襄说:「现在真东西在咱们这儿,只需在身上验证了」,武氏没有说真东西(王谱)教他如何练拳,只说「在身上验证」,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入门引路须口授」,学拳一定要有好老师传授,拳谱只是参考,提供方向指引,不能取代老师。瞧见了引路的指路,却瞧不见所指的路。

五、要"把起式之开步提手下蹲搞明白"?

学太极拳有一句话叫:起式难,收式更难。说难不是说动作的姿势难,而是说起式没有动力源,因为太极拳的动,不能是自己的动,也就是说不能是配合的动。因为在起式之前没有动力源,此时胳膊是抬不起来的,抬起来了就是人为的动、是自己动、是配合的动、是肢体运动。正确的起式应该是内动带外动、身动带手动(手指四肢)、是意动带气动、气动带形动、一动无有不动的动、……即便是这样还要有个量,也就是说,该动多少就动多少,少动一点是不到头,多动一点就是过,就是妄动。所以说起式难。

收式难,是说气机以发动后停不下来。在动势没有停下来之前,动作停下来了,就是人为的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也同样不是内外合一的动。所以当内动没有停下来时,外动就停不下来。总体换句话就是说,发动气机难,收住动势更难。所以,初学者在行气达到精通之前. 是无法谈起式和收式的对错的。起势前美美站上15分钟-——好象烧开水 等水开。——好象孵小鸡,要耐得。——好象孵小鸡,要耐得。——心猿一动间,水上飘。

六、"起势能走得人出"似乎有两种解释: 1.能发得人出;2.脚下轻灵,能进退自如. 应该是哪一种?

学拳不能靠想象力的丰富。望一文而生百义,还不如弃百文而得一益。---- 为想象力发挥到极限提供了无限空间,"望一文而生百义"......一益何得?得一马而百川尽!翠竹黄花,尽露真容欢春雨。-----不从师是万万不能行的。青山绿水,不含浅意锁云中。-----不从师是点滴不可得的。我练了很久,也觉得还是没有达到要求,不能以意领气,以气领劲,做到意到气到,气到劲到。考虑的太多,走神练不好,心平气和,不必在意那些,勤学苦练,日久功夫自见,多推敲琢磨,定会成为高手,刚柔相济,坚持才能健体。   

一个太极拳起式,已含太极精蕴,由此悟入,进业修德,近也!天生地成,吾人之大父母也;天动地静,吾人之大师教也。已往圣人,天地之肖子也;未来圣人,天地之慈孙也。

七、能爱其亲者,大德必受命;能敬其师者,下学而上达。

万法归一,太极源于武功!太极各式应有阴阳;换言之,每动都俱有攻防,外松内紧,上虚下实,八面支撑。一开步就无断劲直到收手;如何去测试﹖叫他人把手放在练习者身上,用力大小都可;若练习者打拳中若无其事,重心未受影响,任他何时出何招,练习者也自若泰山,反而攻击者失去重心。此乃真太极功夫也!太极之精华如学子背上书包里之经典,何时何地均可用。世上练太极者之多、门户之广,而各师立各法,颇受争议,且世上并没有一“良方”能治百病。

不谈练法,只想提出若干思考题,望从答案中,能起抛砖引玉之效。

(1)诸兄均懂太极阴阳之理,请问阴阳之间有何物?请细心观察宇宙和大自然。

(2)为何“一江春水向东流”与其流速有何关系?或风是怎样形成?

(3)为什么天枰秤会动?怎样才能让天枰秤动而不止又无断间?

(4)何谓武功之“马步”(包括高中低)?两脚起何功能?两腿之间是什么?请试骑马去体会。

(5)为什么弹簧跳床可把人抛起?且力越大抛得越高?

(6)古人谓“主宰在腰”。这腰是不是象一控制按钮?

(7)宇宙中跑得最快是什么? (注:不是“光”!)

(8)何谓“一触即发”?如何解决“发”与“发”之间空挡?

自古以来,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者千万不能看样画样;而且要集百家之长和博学精其理才是。只要把起式之开步提手下蹲搞明白,举一反三,学太极真功夫何谓难也。

体会起势手起时,由"起则起之"身体自然地作由脚掌-脚跟-脚心的"前荡后移"(这是自然产生的,不用刻意执着),意点由手腕经手背移至手尖."起势能走得人出"似乎有两种解释: 1.能发得人出;2.脚下轻灵,能进退自如. 应该是哪一种?纯阴式和纯阳式体会起来很不错,可以与前述之要领融合起来.试试:

1.请问阴阳之间有何物?

阴阳之间有体.此体可有形可无形,大时无边,小时无源.不阴不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混沌一片...

2.为何“一江春水向东流”? 与其流速有何关系?或风是怎样形成?

流速越高,动能越大,太极劲的威力越大.风的形成是由于质量分布的不匀造成的势以及空气的质的苏松和流性而产生的.

3.为什么天枰秤会动?怎样才能让天枰秤动而不止又无断间?

(造势.)重心位移;心不断位移。身体放松就像天枰秤“减量”或“加量”一样,用“松”引动,连绵不断,并以“意”动为主。只要“身”停“意”不止,就会“动”无断间也。

4.何谓武功之“马步”(包括高中低)?

形同骑马的步。两腿之间是什么?是马(没有就让它有)。两脚起何功能?两膝内扣(夹紧马肚子,不然掉下来了)两脚蹬金。

5.为什么弹簧跳床可把人抛起?

势能向动能的转换."松沉"向"松开"的转变.

6.古人谓“主宰在腰”。这腰是不是象一控制按钮?

象控制,不像按钮....

7.宇宙中跑得最快是什么? (注:不是“光”!)

“意”也。“光”花约八分钟才从太阳跑到地球,“意”会比“光”慢吗?反应迟顿,不等于“意”慢;只要多练“放松”功,才能“意”与“形”合一。

8.何谓“一触即发”?如何解决“发”与“发”之间空挡?

“一触即发”-炸也,崩也.“发”与“发”之间的空挡应该是"柔".

近来练习起式,感到最难的还是保持"一触即发"的状态.也许是"阴阳体"未练成的缘故吧.覓道思悟,这"一触即发"可能主要还是意念的问题.在理想的情况下,整个练拳和推手过程中,都应该保持"一触即发"的状态.就如叶金山先生对"似松非松,将展未展"的解释一样.又如王芗斋先生所说之"如皮燃火".要做到“一触即发”,須花時間和功夫。明理到实践重回明理也!余建议兄首先找一弓箭或象皮圈,反复捉摸如何才可“一触即发”?是否除掉其中步骤?然后把所得知识搬到“自制”功夫上。还要学如何“蓄劲”,加上“缠丝劲”。把一套太极拳拆开练,开始只拿一兩式,以单练为主,每一式做数百次以上,日長月久,就有“一触即发”之感。王芗斋先师学太极头半年只练一“金鸡独立”,才寻找到太极真理也!“自古以来,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者千万不能看样画样;而且要集百家之长和博学精其理才是。只要把起式之开步提手下蹲搞明白,举一反三,学太极真功夫何谓难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