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话传承(3)

 huangailan 2014-10-01
今天有位PhD网友在回复我评论另外一个PhD的话时说:“可怜的PhD!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熬论文的那些时间用来爬地板多好”。她多半也是调侃而已,毕竟能读PhD的人还是该好好拿个PhD的,学习古传中医不应该学得不学无术或者藐视高学历,所以我赶紧回复她说:

“不能这么说,PhD若能放下心来学习,其成就一般来说远比非PhD大。问题就是很多知识分子往往会不知不觉自以为自己的理解错不了,看了一些书,听了一些名 家论道,往往就以为自己也明白了,或者看了几本佛经或道书,亲近了几年正法道场,就以为自己所知够多了,动不动就拿自己所知的那点儿东西去“印证”别人的观点,慢慢“印证”下去,发觉一个个也“不外如此”,如果再加上一些是是非非,就更容易愤世嫉俗,从而更加地固执己见。本来好好的一块做学问、悟道的材 料,却让自己的高学历所带来的傲慢给慢慢障碍住了??”(见《闲话传承(2)——“加持”》评论)。

这 一点,历代祖师大德多有警戒。借用宗喀巴大师的话来说,这类人可以归入“覆器”行列。覆,就是把自己覆盖起来,器,就是器具。“覆器”的意思很明白,就是那些头脑有些小聪 明(比如广大自认为聪明的PhD)的人,对任何事物的认知总爱用自己固有的思维方式去“覆盖”,他们往往只相信自己看到的、推理出来的,他们心里有把秤,会用自己所理解的东西去衡量老师教的东西。如果老师教的恰好与自己的认知吻合,明师!如果老师所教的东西与自己的认知不合,伪师!慢慢发展下去,会自以为自己的认识最深,别人都痴迷了,只有自己还算清醒。这类人如果是走在修炼的路上,往往会反反复复,有时会觉得老师所教也许是真的,但是老师行持可能有问题,或者有时会觉得老师人是好人,但所教不对??诸如此类,凡此种种,总结起来就是对老师将信将疑,时信时疑,或者干脆就怀疑老师是忽悠、是骗子、是伪师。这好不好呢?也好也不好!如果是做学问,不 断质疑,深入论证,慢慢或许会有学术上的新突破。但如果是修道学道,那恐怕就够呛了。你老把自己给覆盖起来,再高明地师父甚至佛菩萨也无法“加持”你。在古传中医来说,这是修行第一病,古人管这叫做覆持或盖持,意思就是这类人无法受用明师们的“加持”,因为他们自己把自己覆盖住了。前阵子有位来我家的 PhD问我,不是说“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吗?这真是以讹传讹!所谓“信为道缘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祖师大德们所说的不疑不悟,是指修禅用功到一定阶段时提起大“疑情”,其意在参破话头,见性明心。哪里是指要你对师父或修法疑惑不断了!覆器,就是把自己接受真理或传承的器具“接口”给倒过来盖了,哪里能有加持的受用呢!

以上说的是“覆器”,此外还有“染器”和“漏器”两种,也是无法获得加持受用的。

染器,也叫污器、垢器、秽器。顾名思义,是指器具有杂染,哪怕倒进去清净的水也会被污染。 一个人的心中若是装满了污秽的东西,人世间再美好的事物到他们眼里也成了假冒伪劣。这种人总是把别人的善意当成坏心,他们难以信任别人,哪怕是对自己的至亲好友,他们也持有戒备心。这种人往往会认为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经历过的才是事物的真相,慢慢发展下去就会觉得放眼天下,只有自己看得清,众人 都在演戏都在被忽悠,只有他们自己在求真、只有他们自己最清醒。这类人往往忘记了,虽说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但你未必是那个掌握真理的人!这个世界谁也不比谁聪明多少,怎么就你厉害?这类人,哪怕曾经的缘份再好,也终将与道无缘!这是第二种严重的无法获得加持受用的人。

最后一种叫 “漏器”。所谓漏器,就是说一个人没有底线,心里仿佛一个漏底的器具。听闻老师们讲话比谁都积极,可是听完也就完了,全还给老师,自己没有受用。这类人往 往跑道场赶寺庙听讲座上论坛等等比谁都踊跃,但参加完也就完了。若有人给他们加持,他们也乐于接受,可是加持完跟没加持过一个样,原来怎么糊涂还怎么糊涂。明师们明明想把甘露法水灌给你,奈何你随即将其流失遗尽!跟你讲了无上秘密,你听也听了,信似乎也信了,就是没听懂或不入脑,有啥办法呢!这类人也无法真正获得加持的受用。

以上这三种人“器”,是古圣说的三种“过失”,值得每个人反思。胡涂医写这篇文章,并没有想影射谁,只是就事说理,若有人要对号入座,那就当成胡涂医在说自己吧!

孔子曰:“君子不器。”咱却混成了覆器、染器、漏器。阿弥陀佛!

胡涂医
2014年7月19日
www.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