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3年中国汽车后市场连锁经营调查报告

 高山仙人掌 2014-10-01

2013年中国汽车后市场连锁经营调查报告
           



           

                2014-01-15

                                联商网
                                联商网零售资讯
           


           

               

                   
                                                           
                                       

                       
                   

                                       
                   

  点击上面↑蓝色【零售资讯】小字即可关注我们微信公共账号,零售要闻每日推给您!


联商网消息:1月15日,2013年中国汽车后市场连锁经营调查报告在上海正式发布,该报告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青葵投资、安永等机构共同组织完成,通过问卷和访谈等方式调研了40多家汽车后市场企业以及300多名消费者。


汽车后市场主要包括汽车零配件销售,汽车用品的销售,汽车维修、包养、美容、改造等服务。报告称:由于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增长迅猛,预计2013年汽车保有量已达到1.4亿辆,汽车后市场的规模已达到约5000亿元,但汽车后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参与调研的近四成企业年销售额低于5000万元,最大规模的企业年销售额仅5亿元人民币,而美国最大汽车后市场企业年销售86亿美金,中国市场正处于“大蛋糕VS小蚂蚁”现状,品牌化、连锁化、专业化是本土企业在汽车后市场的制胜之道。


从消费者角度而言,调研发现,91%车主至少半年进行一次常规维保,常规维保年消费平均达到3500元,从维保渠道选择来看,近七成车主仍选择4S店进行常规维保,但随着车龄的增长,选择本地专业连锁汽修店和路边店的比例在增加,其中上海车主在专业连锁汽修店进行维保的比例超过20%。同时,87%车主都自购过汽车配件或用品,汽配城仍然是自购配件和用品的主要渠道,其次是4S店和网络,网络渠道增长明显,已从2012年占比1.7%增长到12.7%。


整体而言,目前汽车后市场仍存在贩卖假货、4S店价格过高、消费者对服务商信任度低等问题。


青葵投资合伙人康炳华认为:为了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汽车后市场企业应加强人才管理和信息化建设,重视品牌建设,推进连锁经营,提升人员素质,打造汽车后市场的“苏宁”。调研显示:人才匮乏仍是大多数汽车后市场企业面临的挑战,不过已有许多本土企业,特别是服务型企业和针对高端客户群的企业,开始逐步摆脱汽配城的限制,在改进门店设计、更新产品规划和服务的同时,密切关注人才管理、信息化建设及资金融通等问题,并在网点设置、内部流程规范和人员培训上有着出色表现。


调研还指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已是大势所趋,汽车配件及用品经销商纷纷开展电商业务,自建平台或入驻第三方电商平台,越是低端的、高标准化商品,就越容易在线上受到透明度及比价的挑战,这会对传统4S店及汽配城的汽车用品经销模式造成巨大冲击;但是在汽车配件、汽车保养美容改装等服务领域,线下连锁企业可以充分借助互联网实现供应链效率提升,维护顾客关系以及市场整合营销,线下借助及整合线上大有可为。

 



                   
                   
                   


                                                阅读原文
                                                                                               

                        举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