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访雪小禅:禅是一种生活方式

 新用户78168KoG 2020-10-26

  


禅是一种生活方式

专访雪小禅

作者:傅竹风

时间:2013年12月


  

口中反复念诵这个名字“雪小禅”,三个朴素清淡的字,一个意境长远的名,用她自己的话来说,银碗里盛雪,品味生活中的禅意,就是她现在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她有很多鲜亮的头衔:中国作协会员、河北文学院签约作家、《读者》杂志百名签约作家之一、获第六届老舍散文奖。她曾是《流年》杂志的主编,出版过作品50余部,作品多次入选中学课本读物、多次登上畅销书排行榜,更译成多种语言,远销各国。她去中国戏曲学院教学,近年来去各个大学开讲座……在这些盛名之下,我不禁好奇,生活中的雪小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风华绝代,还是洗尽铅华?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够亲自拜访雪老师的家,在一几一案中捕捉生活的痕迹和气息。从北京到廊坊,一个过去对我而言只在历史书本上出现过的有着厚重时光感的城市,此刻展现在我的面前,走在去往雪老师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雪老师的家是什么样的呢?她平日里写作的案头,又是怎样的呢?

古韵雅风,她是那个用心经营生活的人。

一进家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麻布门帘,清雅的翠叶红花,撩开帘子进去,目之所及皆是古旧的家具。雪老师热情地招呼着我坐,她穿着浅黄色的居家便服,言语间透露出亲切随和。她带我参观她的房间,指给我看她从各种地方淘来的中式风格家具,她自己漆的亮蓝色的药柜,她淘来古旧的瓷瓶瓷罐,在里面放上捡来的绿萝,瓷瓶偶有残损,她也珍爱,在她看来,残损也更是一种美丽。

通往卧室的门道上挂着蓝色印染的门帘,走道的白墙上摆置了雪老师从南方淘来的木雕,木雕的镂空里映着墙的白色,倒也别有一番意味。一进卧室,一股书香铺面而来,不管是桌上椅上,甚至是阳台上,到处堆满了书,许多柜子椅子上罩着各式各样花纹图案的布,雪老师说那都是她从云南的小镇上淘来的。


雪老师的书桌很寻常,却也很有意味。一张旧式木桌被她改装成电脑桌的样子,但是所有的纹路缝槽里还是镶嵌着时光的印记,一张方正的椅子也罩着别具风情的花布。原来雪老师就是在这样看似平常的桌子上,写下一个个动人心扉的文字的。

卧室的墙壁上贴着一张海报,是雪老师在西安交通大学做“那些戏,那些伶人,那些爱情”讲座时的海报。深宅大院的门口,仙袂飘飘的伶人,素白衣衫的女子。墙边放着一把吉他,雪老师说那是她读大学时买的吉他,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扔。

走了一圈后在客厅的小椅子上坐下,置身于时间旧物的包围中,不由得心静下来。抬眼望见的,是雪老师的笑容,而一低头,看见一个旧箱子上面放置着一个铜盆,里面有圆润的卵石、清澈的水,还有一支探出盆外的绿得簇新的绿萝。

寻常巷陌,她是那个会与你擦身而过的人。

“付出时间和耐心去真正了解一个人,而不是一问一答地采访一百个人。”直到真正做一次采访,真正看见雪老师的生活,我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和雪老师一起出门,她穿着裤脚有大花的蓝色裙裤,在玫红色的衣服外面罩着一件明黄色的纱衣,这样一身鲜亮的搭配,可不是谁都能hold住的。她的胸前挂着一枚莲花形状的瓷质挂件,下面还缀着小铜铃铛,我问起这挂件的来历,雪老师嘿嘿一笑,说这是她在网上花30块买的。

雪老师曾经说过,她喜欢一个人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旅游,和陌生的人交谈,甚至去陌生人家蹭饭吃,她还说过,去一个陌生的城市,她最喜欢去逛那里的菜市场,看寻常巷陌里用心经营生活的平凡人,她说,她绝对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人,真正好的作家,绝对不可能不食人间烟火。

先由着雪老师的带领去听了一段戏,顺着街边一处小门上楼,楼房很普通、很旧,顺着窄窄的楼梯向上走,依稀听见了咿咿呀呀的唱戏声。走进一扇小门,小小的房间里挤着几十号人,一瞬间鼓乐铮铮。我并不懂戏,只听说唱得是评剧。雪老师曾在中国戏曲学院任教,对戏曲颇有研究,也颇具兴趣,所以她听得津津有味,频频点头,还和我谈起戏曲的活力与生命力。

雪老师去买衣服,买了一件宝蓝色的中式长褂子,二百多块,密密的一字扣,亮色的大花朵,她说她最喜欢蓝色,对宝蓝色尤其没有抵抗力。服装店卖衣服的老板娘认识雪老师,但却不知道她是做什么的,她想向我打听雪老师的身份,一边打听一边夸赞雪老师穿衣服的品味,她说她知道雪老师是搞艺术的,搞不好还是个名人,就是不知道到底是谁。雪老师说她被人问起身份的时候,大多搪塞一句:“我是跳舞的!”

其实雪老师很少买牌子货,被夸赞衣服搭配的好看的时候也只是谦虚地说一句“我是乱搭的”。走在寻常巷陌中,她和你我一样,都是一个平凡人,不喜欢被人注意,不愿意透露真实的身份,她会在买衣服的时候和人讨价还价,也会在出门下楼的时候顺便带走门外的一袋垃圾。走在路上,如果你与她偶遇,你也许会被她那一抹亮色吸引住一时的目光,但你永远也不会想到,那个与你错身的寻常女子,就是笔下绽开过许多绝美文字的雪小禅。

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大隐隐于市”吧。

柴米油盐,她是那个把生活过得活色生香的人。


我想我何其幸哉,竟然在雪老师家吃了一顿由雪老师亲自下厨做的晚饭。

我不太懂家务,也不懂做菜,雪老师做饭的时候我大都在旁边立着看着。我先只是帮忙择了菜,青绿的荠菜,有着好闻的味道,根部还有新鲜的泥土的气息。雪老师把荠菜焯过了水,就着鲜肉,放点香油拌了起来,霎时整个房间清香四溢。

接着雪老师开始在砧板上和面,手法娴熟,有大厨的架势。我笑说我还是第一次看见大作家亲自下厨做饭,和面和得这么兴致勃勃,雪老师也笑问我“你说看我和面的样子,还有哪个人会说我是文艺青年?”

我拍了盖帘上摆好的正要下锅的包子的照片,兴冲冲地发了微博。有网友说:“看到盖帘儿就感到亲切,是家乡的味道!”确实,我的家乡在南方,家里不常自己做面食,也没有用过盖帘儿。还有网友说:“这一看就是霸州包子,我妈也这么包。”把我们乐得呵呵直笑。

我用着素雅的青花瓷碗吃着包子,色香味俱全的包子让我食指大动。除了包子,还有一盘小菜——洗干净切好蘸酱吃的红萝卜和黄瓜,一盆水果,还有一盆萝卜汤,里面配料很多,还看得见枸杞和西红柿,雪老师说这是她早上花了三个小时熬的。

席间,雪老师接了不少电话,她的小说《刺青》出了新版,正筹划着拍成电影,她明天就要见导演,还要为电影寻找合适的演员。除此之外,雪老师还在生活中扮演着邻家姐姐的角色,为朋友解答情感问题,鼓励她去向暗恋的人表白,陪她喝茶谈心,有时候还帮忙牵线搭桥。

晚上我要走的时候,雪老师直把我送到电梯口,告诉我坐车回北京的路线,到哪个站,怎样买票,怎样坐车,还一遍遍地叮嘱我小心安全。

我坐在回北京的火车上,想着白天的一幕一幕,银碗里盛雪,品味生活中的禅意,那禅意是什么,我心中已经有了答案。雪老师曾写过一本书,《禅是一枝花》。而今天当我问起的时候,雪老师说,禅就是美好的生活。原来迦叶在佛祖面前拈的那一枝花,为的也无非是众生生活完满幸福,这才是禅的真正境界。而我,已经在这一天与雪老师的接触中,在柴米油盐馨香的熏陶中,明白了这个简单质朴的道理。

禅,是一枝花,更是美好的生活。




  采访内容  

问:您对您的生活有个总括:“用文字腌制时间,煮字疗饥,过鲜衣怒马生活,享受银碗里盛雪闲情”这样的生活,有很多人渴望,但大多数人还是在城市里扮演一个忙碌的角色,每天应对着尘世的纷繁,您对这些人有什么建议吗?


答:忙碌是相对的,过怎么样的生活全在于自己掌握。我也很忙碌,但我的心里是不慌张的——有什么好慌张的,生活总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完的。我现在越来越觉得,把一坛咸菜腌制好比写好一篇文章更重要。生活永远是第一的。

问:您曾在中国戏曲学院教书,您怎么看待当代大学生这个群体?

答:我觉得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一个不特殊的群体,特殊在于他的年龄层,最美最好的青春,是大学这个群体。最亢奋,最有理想最有抱负的也是这个群体,很多人一生最难忘的就是大学生活,因为它见证了一生中最好的时光。我喜欢这个群体,并且和这个群体结下了不解的缘分。

问:许多学生,都是读着您的作品长大的,当你刚开始写作的时候,你想到过会带给他们这么多这么大的影响吗?你希望带给他们什么样的影响?

答:没有想到,而且是根本没有想到。我现在在大学讲座很火爆,我觉得根本的原因不是我讲的多好,而是他们想看一下印证了他们青春的作家是怎样的一个人。经过自己青春的人或事物都是刻骨铭心的,很有幸,我如一阵最清脆的马蹄声,打马扬鞭,经过了他们的青春,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在湖南大学讲座的海报上写道“她的作品如繁星,曾照亮过无数少年的青春”,这也是我的福报。即使现在不再写青春文学,更多的是写一些文化类的随笔,但是恰恰是那些纯粹的、干净的、青春的文字,让大家记住了我。这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真好。

问:能和我们讲讲你是怎么开始走上写作道路的吗?

答:我小时候就比较喜欢看书,上初中的时候开始喜欢文学。印象最深的一本书看的是张承志的《北方的河》,那时就痴迷于文学了。高中时发表了第一篇处女作,激励起了自己的创作热情,但是从来没有把作家作为自己的理想和职业,我少年时代的理想是当一个电影院的放映员,或者是图书管理员,因为可以看电影、看书。我现在也不是专业作家,而是一个业余的作家。但我的生活是专业的,我愿意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个过程和细节,比如去淘一块好看的画布,去煲一锅好喝的汤,去蒸一锅野菜馅的包子,去和朋友喝酒,一个人去旅行、孤独的时候唱戏。

问:您是一个孜孜不倦的写作者,甚至是一个孤独的写作者,你怎么看待这种孤独?作家一定要是孤独的吗?你喜欢棉麻,喜欢市井烟花,也喜欢平凡的人间烟火气,但同时您又喜欢独自做一些事情,喜欢一个人旅行,给人的感觉又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你觉得一个作家应该是与世隔绝的吗?你觉得作家和这个世界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答:写作者必须是孤独的,我指的是内心的孤独。写作者必须食人间烟火。不食人间烟火的写作者不是个好的写作者。一个人远行并不意味着不食人间烟火,恰恰相反。我认为没有比生动的生活更能打动人心了。它超过了艺术、写作,是生命中最繁花似锦的一部分。如果和生活写作二选其一,我肯定选择生动的生活。写作只是我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是锦,写作是锦上添花。

问:您喜欢怎样的旅游方式?

答:我非常喜欢旅行,旅行是一个人的博物馆,可以把一路上的民俗、风景,装进自己心里。

问:您说“生活和写作”都是修行,请问您为什么这么说?你是怎么看待这两者的区别的呢?

答:会生活比会写作更重要,真正的禅是生活禅。生活和写作都能让人从挫折伤害中看到光阴绽放的花朵,又把这花朵别在衣襟上。真正的生活者一定会生活,把生活过的禅意芬芳。真正的写作者,一定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而是为了找到通向内心的通行证。

书 评 征 集

用美好的中国字滋养灵魂

雪小禅新书《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已在京东、当当、亚马逊各大网站上火热预售,现向所有禅迷征集新书书评,当您读完这本书时,一霎时的无语凝噎,长久的温热共振究竟是什么呢?

说不清楚。那就请写下它们吧,我们将择选发布在“雪小禅”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