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新生频月光应学会如何理财!!

 博闻学子 2014-10-04

原标题:大学新生频月光应学会如何理财

调查:超三成大学生毕业仍向父母要钱四成是月光族

北京大学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中国最近毕业的大学生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仍旧依靠父母生活。

调查发现,还有更多的人存不下钱,有40%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是月光族。

大约有35万人对调查作出了回应。调查发现,今年全国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人民币2443元,这笔钱在中国大约刚够买半个iPhone手机。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毕业生的薪资水平要高一点,新近毕业的大学生的平均起薪为人民币3019元。

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尽管经济持续增长,但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东西一直与就业市场所需要的技能不符。最近几年,一些大学生开玩笑地说,他们的起薪经常还不如农民工,而事实的确如此。

不知不觉钱用光……自己当家花钱有些没谱?

紧张的军训之余,和同学们一起打水打饭、外出散步,偶尔逛逛附近小店买些日用品,开学12天,安徽大学历史系新生宣善芳渐渐适应了全新的高校生活。第一次远离父母从广西来到完全陌生的合肥,也是第一次自己支配从家中带来的5000多元大额生活费,宣善芳说自己“既期待又有些没谱”。

18岁的小宣家中并不富裕,只身一人来到合肥,因路途遥远,她只带了几件换洗衣物和很少的行李,生活用品等都是到学校里才买的。小宣算了下,从开学到现在花费了六七百元钱,她希望手中的钱能花到这个学期结束,“但第一次独立理财,不太有把握,如果不够花再跟家里要。 ”

9月14日晚,在合肥市大学城附近的夜市摊点群,不时有穿着军训服装的大一新生三五成群前来聚餐。 “我今天一天就花了六七百元钱。 ”来夜市就餐的大一新生小张坦承,父母给的生活费有点“不够花”。当天,小张与几位老乡利用周末小聚,几人先是逛了附近的大润发超市、吃午饭、看电影,接着是晚餐,晚餐过后还会找一家KTV唱唱歌,“算上K歌的钱,总花费大概1000多元,我请了电影票和午餐,再加上在超市买了些东西,没什么感觉钱包就空了。 ”

实际上,早在开学前,小张就在父母陪同下花1万多元购买了全新的手机、电脑、衣服、零食等全套入学装备,买的东西塞满了车后备厢。父母送他到学校后,又买了不少生活用品和水果、牛奶等放在寝室,临走前留下3000元钱,打算让他花到国庆节。小张原以为自己“装备齐全”,花不到什么钱,“现在看,如果不省着点,搞不好国庆节回家还得父母另外掏钱买火车票。 ”

记者走访部分高校新生发现,iPhone、iPad已成为主流“入学装备”,不少新生仅购买手机、电脑、游戏机等数码产品就耗资过万。不过,这些“入学装备”通常都是在暑假里由父母陪同或代为采购,对高校新生来说,真正的独立理财经历,还是要从新学期开始算起。

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大学新生应上好理财第一课

多数大学新生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也开始正式管理自己的财务,不少人由于经验缺乏而不知如何应对。因此对于刚刚进入校门的新大学生,上好理财第一课尤为重要。

首先,对于觉得“钱不够花”的新生而言,开源节流是理财的基础。目前大学生很多都谈不上财务独立,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大多数依靠父母提供生活学习费用。对此,民生银行重庆分行理财规划师黄伊建议新生们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应该积极参与到兼职工作中,例如学校内提供的各种勤工助学岗位或是在企业兼职打工,既能体会挣钱的不易,也能有效增加收入。

在开源的同时,学会节流。黄伊建议新生们应将到手的每一笔资金,消费掉的每一笔资金,通过流水账式的账务管理,规避不必要的花费,为自己“省出”财务本金。

其次是积累理财知识尝试投资。黄伊建议,新生们应从货币基金这类低门槛投资理财工具入手,利用自己闲散的资金进行实践体会。在积累一定理财知识后,可尝试基金定投和低风险固定收益产品等长期稳健的理财方式,充分利用货币的时间价值使自己的财富增值。

此外,树立良好的理财观念。黄伊认为,大学生理财必须量力而行,切不可因为理财而影响自己的学业与课程,不能过度沉溺于理财与投资。要做好长期理财的心理准备,不能有一夜暴富或一劳永逸的心态,坚持稳健策略,切忌急功近利。

管好荷包理性消费新生们,你们要不要这么拼啊

“新生们,你们要不要这么拼啊,这才大一啊。”北京电影学院新生开学典礼的现场图片上,前排女生清一色的名牌包引发网友热议……开学季,安徽大学历史系党委副书记汪勤对这样的信息格外关注,“每个孩子的家庭经济条件、消费观念不同,我们不能强制孩子的消费行为,只能加以教育引导,配合家长一起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 ”

安大历史系今年的59名新生中,约有四分之一申请了生源地贷款,也有不少新生带着全新的iPhone、iPad等高档电子产品来报到,存在不同程度的贫富差距。新生家长会上,汪勤送给家长们“合理消费,节约朴素”的8字建言,这也是他对全系新生的期待。他建议即使家庭经济条件许可,家长也不要给新生带太多钱和贵重物品,“孩子刚开始独立生活,还没有形成理性消费观念,钱太多可能导致孩子盲目消费,对自身成长没什么好处,过度炫富也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

今年35岁的赵老师曾担任多年高校辅导员,对自己的两名学生记忆犹深:其中一个孩子穿着打扮都很时尚,就是不交学费,后来才得知他把父母辛苦攒下的学费用来买新手机、名牌衣服、做头发,不到一个月全花光了;另一个贫困生则一进学校就向老师打听兼职和助学岗位的信息,利用课余时间打工、做生意,自己赚钱贴补生活。赵老师建议,缺钱花的大一新生不妨制定一份“财务计划”,量入为出,开源节流,在剔除不必要花销的同时,通过兼职或申请学校助学岗位增加收入,达到收支平衡;而家境好的孩子,可以运用手中的闲钱学着投资生财,或是做些更有意义的事。

安徽大学大一女生范东日随父母辗转在多个城市生活过,中学时代就“小鬼当家”独立打理自己的生活,有时候还要替父母操办一二。她向新生校友推荐了自己“看三眼再出手”的消费小窍门,即“一件物品第一眼看上了不要买,看第二眼觉得想要还得忍着,直到第三次看到它仍觉得喜欢才出手购买。 ”自打掌握了这个小窍门,小范购买的物品大多能物尽其用,荷包压力大减。

·延伸阅读·对上门推销说“不”

“学妹,需要英语四六级的辅导书吗?对英语考试很有帮助哦。”……开学季,诸如此类的“推销”似乎每天都会在各大校园新生公寓楼里上演,虽说不少院校明文禁止校内上门推销,可还是有些学长会向大一新生推销各种物品。新生刚入学校,面对学长上门推销却又不好意思拒绝,该怎么办?

大一新生首先要弄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如果学长推销的东西你确实需要、对方还送货上门,则可以根据价格、质量、款式等因素考虑是否购买。如果推销的东西对自己毫无用处,或是不合心意,不管学姐学长如何“苦口婆心”,也要捂紧荷包,学会拒绝,不用不好意思。

婉拒学长推销又不想失礼得罪人,以下“攻略”可能对新生们有所帮助:一是向学长表明,自己身上没钱了,或告诉他们开学花费已经超支了;二是遇到推销主动回避,到隔壁宿舍串门,待推销员“转战”下一个宿舍再回来,眼不见心净,还可以避免尴尬;三是向对方表示,他们推销的东西自己已经买过了,据说这句话最好使,一句话就可秒杀推销员。而即使自己真的不需要某样产品,最好也不要向推销员直说,这样只会给了他们一个话题,然后他们就会在你耳边喋喋不休地说产品的好。

听学长学姐讲述小窍门出门在外钱包要HOLD住

一不留神变“月光”?建议一:养成记账好习惯

第一次离开父母,第一次可以掌握这么多的生活费,第一次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消费,以至于很多学生花钱没有计划,一个星期就花掉一个月的生活费。

面对这种情况,资深理财专家建议新生养成记账的好习惯,最好消费前作好预算,如,将生活费60%的钱用作伙食、5%的钱存起来、20%的钱用作社交活动、15%的钱作为临时备用等。 》》详细

一不留神变“月光”?建议二:用鼠标搞定一切

只身在外,需要采购的东西有很多,如何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大四学生邵阳的建议是“用鼠标搞定一切”。

刚进入大学时,为图便宜邵阳喜欢跟着同学到周边夜市消费,可后来发现,由于不会还价,买的东西并不便宜,而且质量没有保证。

后来,在学长的引导下,她开始试着淘宝,同宿舍同学需要什么东西时,她先列一个购物清单,然后在网上比价格,比质量,最后决定在哪一家购买。“现在,我大部分东西都是在网上购买的。包括手机、笔记、数码相机等,不仅比实体店便宜,质量还有保证。”邵阳说。

一不留神变“月光”?建议三:用主副卡控制消费

作为一名曾经的“月光族”,即将升入大二的张哲建议家长们不妨给自控力不足的同学们办一张主副卡,一方面可以了解孩子的日常消费,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孩子起到约束作用。

张哲告诉我们,刚刚进入大一时,由于不善于规划,不到一星期,他就把两个月的生活费花完了。

得知情况后,老爸申请办理了一张父(母)子银行卡,老爸持主卡,他持副卡。他每消费一笔,老爸都可以通过电子银行、对账单以及手机短信了解情况。“因为有了老爸的监控,每当有大宗消费时,也会多问几次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购买,现在是基本上可以合理安排生活费,每个月还有结余。”张哲说。

一不留神变“月光”?建议四:有效利用“跳蚤市场”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夏琳提醒大一新生要利用好大学里的“跳蚤市场”,因为不久的将来,她也准备在这里把陪伴自己4年的电脑、桌子、生活用品等全部出售。

夏琳介绍,目前很多大学里都有自己的二手市场,有的在一些校内网上,有的在学校固定场所定期召开,还有的班级之间、年级之间相互转让,她提醒大一新生要及时关注这些信息,尤其是大四学生即将离校时,很多同学都会将自己心爱的旧书、磁带、CD、自行车,甚至电脑等出让给学弟、学妹,价格非常划算。

“我的电脑桌和椅子就是在校内网上淘的,不仅质量好,价位也非常诱人。”夏琳说。

一不留神变“月光”?建议五:用好“学生身份”名片

虽然叶子刚刚上大二,但她对她的“学生身份”可谓享受到了极致,而且每到一个地方消费,参观等,她都不忘问上一句,你们针对学生有没有什么活动。

在叶子看来,学生身份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在生活中充分利用学生身份,可以享受许多实惠,还有许多方便。比如在学校,图书馆是一个聚宝盆,对一些不太常用的参考书,与其去书店买不如去学校图书馆借来看。还有计算机房、语音室、文印中心……这些场所的功能很多大学生都没有好好开发过。

此外,由于学生身份的特殊性,大学生还可以在校外的许多场所享受到优惠,如凭学生证可以享受学校至家庭所在地假期火车票的减价优惠;大学生去博物馆或科技馆参观,凭学生证票价是可以打折甚至免费的;校外各种形形色色的培训班,对前来报名的学生族,在学费上也有不同程度的优惠。因此,叶子提醒大家一定要多加留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