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脸谱1909(三)铁帽子公司

 联合参谋学院 2014-10-05

       清代十二铁帽子王,代善系的礼亲王、多尔衮系的睿亲王、多铎系的豫亲王、济尔哈朗系的郑亲王、豪格系的肃亲王、硕塞系的庄亲王(硕塞为承泽亲王)、勒克德浑系的顺承郡王、岳托系的克勤郡王,以上八王均为开国元勋。雍正年十三爷胤祥得世袭罔替,开了怡亲王世系,同治年两位皇叔奕訢、奕譞分别以恭亲王、醇亲王得世袭罔替,至此是十一家铁帽子。这十一位王爷,除去开国有功的八位,其余三位多多少少辅国有劳,也都是以皇弟、皇叔的尊亲近属受封。只有这最后一位庆亲王奕劻,亲属关系有些疏远,坊间风评也有够差。庆王死在民元之后,退位的溥仪还给他弄了个清朝亲王最差的谥号予以盖棺论定,死了都不放过,真是积怨甚深。

       奕劻是乾隆第十七子永璘之孙,与同治的爹咸丰、光绪亲爹醇王同一曾祖父,属于又从兄弟,血缘关系不是那么近,他儿子载振和同治光绪已经是三代以外旁系血亲,按婚姻法都可以结婚了。他爷爷永璘,一辈子只是个庆郡王,临死前才爵进一级,享受了亲王的葬礼。按降爵世袭,到奕劻父亲一辈,就该从亲王降到郡王,结果奕劻之父绵性不是长子,连袭爵都轮不上,只是个辅国公。奕劻被过继给了五伯父绵悌,由于承继祖父爵位的三伯父庆良郡王绵愍之子奕彩犯罪革爵,爵位传承到了五伯父这一脉。眼看奕劻时来运转,谁知道五伯父也犯了法,降成了镇国将军。道光二十九年绵悌去世,隔年奕劻就袭了爵位,从镇国将军降一等,只是个辅国将军。奕劻这青少年时代,实在是不咋走运。

       奕劻的发迹,和慈禧之弟承恩公桂祥关系莫大。据传当年桂祥给宫中写家书,多是由破落户辅国将军奕劻代笔,奕劻一笔好字,引起慈禧注意。不然宗室众多,慈禧又怎能单单对奕劻青眼有加。奕劻知道桂祥他姐有个皇子,将来有母以子贵的希望,便将与桂祥的交谊视作政治投资,又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桂祥的儿子,两人成了儿女亲家。这样,奕劻就和慈禧沾上了亲。咸丰十年咸丰帝三十大寿,奕劻才混上贝勒,十二年之后同治十一年同治帝大婚,奕劻仰仗慈禧的关照,拿回了祖传的郡王,并且进入御前大臣序列,成为慈禧用以牵制恭、醇二王爷的棋子。

       自1861年祺祥政变慈禧太后掌权之后,及至辛亥革命的半个世纪,奕劻能力一般,学问稀松,却始终顺风顺水。在清王朝最后十年,奕劻先是作为领班军机大臣,“立宪”之后,又成为皇族内阁总理,成为中国历史上名正言顺的首位责任内阁总理,并且在1908年获授铁帽子王,世袭罔替。庆邸官爵之隆,除去出了光绪和宣统的醇邸,无可匹敌,甚至压过了能力也强、口碑也好但却屡遭打压的六爷奕訢一脉。

       前文已述,坊间传言慈禧在咸丰年间与其弟桂祥通信,常由奕劻捉刀。因此受慈禧重用,恩眷不衰。奕劻之所以能在晚清政坛的惊涛骇浪中始终如鱼得水,绝非仅此一点所能概括。慈禧亲弟桂祥,虽然一门二后,煊赫无比,但也只是尊贵,也未曾掌握权力。足见奕劻能够军机领班、总理内阁,虽然能力稀松,其政治手腕,还是有其过人之处,不能将其一棍子打死。

       奕劻行事稳重,滴水不漏,“荣辱忽焉,皆在圣意”。所谓“皆在圣意”,说白了,是奕劻善于揣摩“圣意”,所谓“圣意”,不是皇帝,而是“亲爸爸”慈禧。但是奕劻也不全是一意逢迎,庚子国变,奕劻作为朝廷中熟悉国际国内形势的少数明白人,主张“不能令时局失控而致外交失和”。不过因其多年的骑墙作风,对主战也不竭力反对。由此,尽管在庚子年奕劻属于少数派,但却未失太后之恩宠。从庚子年的情况来看,奕劻脑子还算清楚。

       奕劻最坏的名头,是他的贪得无厌。1901年两宫回銮,岑春煊奉太后之命拜访奕劻。岑春煊直言回禀说,“彼处例索门包,臣无钱备此,纵有钱亦不能作如此用。”当时奕劻尚未出任领班军机,其贪鄙好货,已是人人知晓了。时人称庆邸为“老庆记公司”,专门卖官。所谓门包,是给门子的红包。门包多少,可以看出求见者的地位轻重,钱多办大事,无钱寸步难。据传奕劻桌上,常备一锦盒,内置各地官员名录及缺员名单,依官缺开价,肥缺多要,偏远地区的官儿,价码自然就便宜些。1908年,奕劻过七十大寿那天,庆王府门庭如市,各地进献者络绎不绝。奕劻令属下做四个册籍。将送礼者按多寡厚薄分为四级。凡现金万金以上及礼物三万金以上者,入一级福字册;凡现金五千以上者,入二级禄字册;凡现金千金以上者,入三级寿字册;凡现金百金以上及礼物值数百金者,入四级喜字册。同是送礼者大小多少不拒,甚至将物不满百金者列为一册。据传这一次七十大寿,奕劻所得现金五十万两白银之多,礼物价值更为百万以上。庆王贪污的名头,堪称世界闻名,1911年《泰晤士报》刊发《庆亲王外传》一文,称奕劻:“彼之邸第在皇城外之北,北京大小官员,无一不奔走于其门者,盖即中国所云‘其门如市’也。”该报还爆料称,庆亲王仅在汇丰银行一地的存款,就达到200万两之巨。有清一代,奕劻之贪,与和珅不相上下。当然,庆王爷最大的金主,还是北洋头领袁世凯,就连庆王府侧福晋生日,都由袁代为操办,不用庆王府一分钱。清末最后十年,庆袁一个手握朝政,一个掌管军权,朝野军政人事,半为北洋人物。袁世凯在1909年下野之后,由于奕劻的庇护,北洋系的人也未遭清洗,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北洋系在军事上的垄断地位。

       由于奕劻贪腐且位居枢机秉国执政,其遭受的攻击弹劾缕缕不绝。由于慈禧太后的庇护,常年不倒。最危险的一次,当属岑春煊、瞿鸿禨主使的丁未大参案。丁未大参案,是晚清一次大规模权力斗争,与预备立宪运动同时发生于1907年春夏,历时4月有余,1907年是丁末年,故名丁未大参案。丁未大参案的导火索是杨翠喜案,杨翠喜案发生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廷打算设立东北三行省,所谓“东三省”自此得名。派农工商部尚书载振、巡警部尚书徐世昌等出关考察。载、徐路过天津,由北洋人士、天津南段巡警总局总办段芝贵接待。载振在天津大观园看戏,见女伶杨翠喜,赞不绝口。段芝贵遂以一万二千金将杨翠喜买下,并献给载振。载振投桃报李,于次年安排段芝贵出任黑龙江巡抚。3月,汪康年的《京报》载文披露杨翠喜事件,轰动京城。奕劻最主要的政敌、清流派领袖之一的瞿鸿禨抓住这点,指使门生御史赵启霖弹劾段芝贵以歌妓向载振换取黑龙江巡抚一职。慈禧太后诏命孙家鼐彻查。载振紧急将杨翠喜辞退,孙家鼐复命查无实据。赵启霖反因“奏劾不实”被革职查办,一时舆论哗然。清廷不得不免去段芝贵职位,载振亦请辞谢罪。据恽毓鼎笔记,慈禧原有了让奕劻暂时靠边站的想法,怎奈瞿鸿禨一时短路,将宫廷消息走漏给了报馆。自古君主最忌讳的就是“漏泄禁中语”,于是恽毓鼎参奏协办大学士、外务部尚书、军机大臣瞿鸿禨暗通《京报》报馆,怀私挟诈,奏折一上去,很快批准。瞿鸿禨被开缺回籍,《京报》也被勒令停刊。这算是奕劻政治生涯最大的危机,结果因为对手一着不慎,功亏一篑,奕劻也平安度过。

       其后立宪改制,奕劻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内阁总理,也就是臭名昭著的皇族内阁总理。辛亥年武昌起义爆发,奕劻病急乱投医,请回老盟友袁世凯,为清廷的覆灭送上临门一脚。奕劻死于鼎革之后的1917年,死在天津。亲王死了,按照惯例,得向紫禁城里的溥仪讨个谥号。内务府大臣初拟谥“哲”,按谥法解,知人曰哲。溥仪不同意,亲选四字,让内务府选择,为缪、丑、幽、厉。缪丑是秦桧的谥号;幽厉,毫无疑问,都是著名的恶谥。溥仪生父载沣闻此,终觉同为宗室,有所不忍,劝溥仪网开一面。溥仪仍然不肯,后在大臣力争之下,才赐谥“密”字,密者,“追悔前过”之意。这是清朝王爷最差的谥号,此份殊荣,归奕劻独享。无独有偶,除去溥仪之外,其余清朝宗室,也不愿与奕劻往来,对其嗤之以鼻。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风行的抓坏蛋运动。一个国家灭亡,一朝政治昏乱,总要有个坏蛋负责才好。这个坏蛋可以是祸水红颜,也可以是奸臣权相。事情要怪,都怪秦桧、严嵩,好像宋高宗、明世宗就没有责任一般。照我说,主要责任当然是皇帝,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天子圣明都是被坏人蒙蔽才做了坏事,这种思维,是中国人的惯性,文化大革命也是如此。要说奕劻的坏,就是窥伺人主之意,一意逢迎,以邀圣眷,进而把持朝政,结党敛财。如此说来,历朝历代的宰相,多的是这样的,奕劻也没坏到哪去。只是清朝灭亡了,谁来当这个坏蛋呢?奕劻贪得无厌,真是最好的人选。一时间遗老们纷纷唾骂奕劻,仿佛奕劻不贪污,清朝就不会灭亡一般。唾弃奕劻,也是为最后几年集体领导失败的开脱。只要骂奕劻贪污,就能把自己摘出来,给自己一种大清完蛋不怪我的错觉。

       话说回来,贪官的确不好,那清官就不误国了么?庚子年的晋抚毓贤,倒是个清官。为人刚愎自用,是有名的酷吏和极端排外人士。其人酷爱义和团,祸害不浅。其祸国殃民程度,照理说比奕劻大,但他是个清官,所以名声比奕劻好多了。其实在封建王朝不受约束的绝对权力之下,清官干起坏事来,真是有过之无不及。因为他清,所以有恃无恐,所以肆无忌惮,我是清官,我做事不为个人好处,我就有了绝对的政治正确点和道德制高点。谁要反对我,要么是道德败坏,要么是别有用心。清官耍流氓,谁能拦得住?清官要是自以为是起来,挥舞手中的绝对权力,危害可不比贪官小,甚至更大。但毓贤被斩,有的是人惋惜。北方有俗谚,形容女子相貌,曰一白遮百丑。放到官场,那就是一清遮百恶。

       只是老庆王死后,子孙纨绔不成器,到了30年代,奕劻积攒的巨大家业,已被挥霍殆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