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权力游戏学历史:重口味的个人卫生

 真友书屋 2014-10-05


@肥猫Pounce大王:

ladies和乡亲们,本着节操不掉光就药不能停的原则,本集特意向你们提供了一些很重口味的下饭菜!话说越写到后面,感觉关键词就越少了,看来自家的功底还是不够啊。不过表担心,这个系列会继续下去的O(∩_∩)O

关键词10臭佬臭佬,押韵洗澡

网络上有很多中世纪生活的文章,基本意思就是那个年代的白人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或者说,生活在体臭汗腥之中。臭佬这个家伙估计最能勾起我们对那个年代关于个人卫生的想象。再没有一个跟猪狗同睡,终年散发着臭味的家伙更能代表那个愚昧年代的个人卫生了。

不过,根据我们英明圣武虚怀天下的卢斯波顿大人的描述,臭佬其实不是因为不洗澡而浑身发臭,而是因为体质原因。实际上,他似乎每天都洗澡,而且为了掩盖自己的体味,甚至不惜偷窃夫人的香水。在维斯特洛的其他地方,个人卫生似乎并不那么糟糕,除了龙女不停地借洗澡大发福利之外,其他人的个人卫生也并不罕见。第一季一开始就有狼家小青年赤裸上身♂接受剃须匠的修面,还有美人和弑君者在澡池子里的各种傲娇,更别说那些迷人的淑女们了。


在真实历史中,中世纪的确不是一个适合现代人类居住的地方,就连当代的巴黎都没法彻底根治宠物大小便,可想一千年前的小城市该有多么糟糕。不过,这并不表示中世纪人自暴自弃,尽管他们的卫生条件跟现在比不值一提,但也并没有那么糟糕,至少在洗澡方面。

中世纪的确有人不洗澡。尤其是那些教士,根据基督教的教义,这些人认为,身体只是灵魂的酒糟皮囊,不值得珍惜和拯救灵魂才是第一位的。所以,灵魂的干净远胜于身体的干净,或者说,身体越脏,灵魂就越干净。

可惜,就跟很多穆斯林男人坐国际航班必点酒水,穆斯林女人私下开趴体穿超短裙一样(大王亲眼所见,顺便说一句,中东女人确实漂亮啊),这种清规戒律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其次,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浑身脏兮兮的,去看中世纪的情诗,里面的女人同样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生活的需求永远高于所谓的教条。现代人如此,古代人亦然,尽管当时的洗澡条件远远比不上现在。尤其在中世纪的中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洗澡也开始成为了当时人们生活的日常。

在14世纪的一本叫Regimen sanitatis(《健康的管理》)的书中,作者就强调,为了保证人体不收病痛的侵害,应该常洗澡。同时,书中将洗澡视为一种治疗方法,还专门针对老人,孕妇,旅行者等不同身份的人制定不同的洗澡方法,包括洗澡的时间,淋水的姿势,澡前不该吃什么样的食物,都有详细的描述,书中甚至警告读者,不要泡澡泡太久,否则会适得其反。当然,中世纪人可能不了解鸳鸯浴泡泡澡的美妙。但从中我们看出,如果他们不喜欢洗澡,是不会费心知道那么多的。

在城市中,在十字军东征前,公用澡堂还算是稀罕物,罗马老祖宗修建的澡堂早就被拆除挪作他用,完全被中世纪人遗忘地一干二净,但随着东征带来的东西方文化交流,近东人喜欢的澡堂子文化也开始向西欧传播。12世纪的英国伦敦,澡堂借助泰晤士河等河流,开始红火起来,如果你穿越到那里,走在大街上,就有可能碰见澡堂的伙计在大街上招呼客人洗澡。 当时伦敦的萨瑟克泰晤士河两岸就有18座大的公共澡堂,更小一点的恐怕就数不清楚了。在巴黎,13世纪的时候,就有可查的32个澡堂,据当时旅居学者亚历山大尼克翰回忆,每天早上,他都被窗外“洗澡水好了”的叫喊声吵醒,尽管这一段读起来颇让人费解,难道欧洲人早上洗澡的习惯那个时候就有?

当然,公共澡堂面临着跟今天一样的问题,一、总有人在那里做大保健。实际上,在那个男女坦诚相见的地方,看着酮体洗啊,搓啊,总会有人情不自禁真的趁热来一发的。官方的态度对此比较暧昧,有的时候下令关闭,有的时候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二、人群混杂的地方总是流行病猖獗的地方。什么梅毒啊,鼠疫啊,就喜欢往人多的地方扎。所以公共澡堂会经常因为瘟疫而被关闭。

如果你不想跟三流九教的人混在一起,或者你家是个土豪,那么你完全可以在自家享受清洁的乐趣。和古代罗马土豪的私人浴池相比,中世纪人民的私人浴室的用具更让中国人倍感亲近,那就是木澡盆。

15世纪的时候的一部名为《自然之书》的书中,作者就为老爷太太们制定了完美的高大上洗澡法:“先要挂上窗帘,然后在水中撒点花瓣和药草,准备五到六个海绵用于坐垫或靠垫。确保门要关紧 ,洗澡时,用柔软的海绵擦洗身子,用放有玫瑰的水冲淋。”至于泡澡用的药草,包括了“甘菊,锦葵,茴香”等等。维秘里面的那些天使的花瓣澡,估计也不会比几百年前的人更花哨了。

至于皇亲国戚们就更不用说了,早在伟大的查理大帝的年代,查理王就是出了名的喜欢洗澡,而且这个君王甚至把洗澡当成了一种政治手段,他喜欢招呼朝臣,骑士,狐朋狗友一起上,十几甚至上百个兄贵吵吵嚷嚷地在池子里打打闹闹♂,画面太美我不敢看啊。

即使是最不爱干净的修士,似乎也不完全跟洗澡无缘,虽然本王没有查到任何关于修士的洗澡次数的文献,但根据网上的一片文章记载,西敏寺曾经雇佣过一个澡堂师傅,给他每天两片面包,每年还支付给他一英镑的薪水,可见,即使是灵魂的工作者,也不得不考虑到肉体的感受。满身虱子的修士,估计连上帝都不待见。

关键词11 死在厕所里

想我堂堂泰温大人,英才绝世,辅佐君王,固社稷,剿叛党,可惜社稷初定,却死于自家儿子手里,而且偏偏还是在厕所里。呜呼哀哉,呜呼哀哉啊。

当然,这里不是想给老狮子写什么悼词,只想无节操地探讨一下死于厕所里这个现象的历史可靠性。作为权力游戏的原型背景,我们可爱的中世纪人民,有没有跟老狮子一样的尴尬遭遇呢?

尽管本王很多时候是在给中世纪洗白,但在厕所方面,中世纪人民确实没什么资格去洗白的,当然,人类的排泄物到哪都是一件头疼的事情,哪怕是在今天,更别说那个没有地下管道,没有自来水,甚至没有收粪便的年代。想象一下80年代乡下的公共厕所(写到这都不禁头皮一麻),你大概就知道中世纪的厕所是个什么样子额。

我们不妨来考察最为高贵的老爷们的私人卫生间是什么样的。首先,我们想象一下你家很有钱,王世聪那样地有钱,然后你家住在大城堡中,不是新天鹅堡哦,那种城堡完全是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这个重度中二患者为了满足自己的中二病而修建的现代城堡,如果让他穿越回老祖宗的真实城堡中,我看他打死也不会花钱给自己修那么个玩意。

中世纪城堡的便所一般是修建在卧室旁边,这点我们可以从剧中能看到,然后你会进入一个单间,单间里面会有一个类似坐便器的东西,说得好听点叫坐便器,说得不好听点,那就叫中间一个洞。然后,你就可以脱下裤子,或者撩起衣服,这要取决于你当时穿得什么,开始行事。

你看看人家,拉个屎都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拉的不是屎,是情怀,情怀!懂么?

但是由于城堡里没有下水管道, 你的大便从洞中直接落下去,落到哪呢?一般的厕所都会开在城堡的墙外的一侧,所以排泄物就直接掉到外墙脚下了。看上去似乎也不算糟糕,毕竟墙角下还是蛮远的嘛,但是你不能保证每次都瞄得准,而且如果你在如厕的时候正好在刮风,那么会出现什么结果呢,那就是你的黄金会吧唧一声沾到墙体上。好了,享受夜来香的味道吧。所以,如果你穿越去的话,发现城堡高楼的墙体上总有一片翔一样的颜色的时候,请不要吃惊,因为那就是翔。

恶臭不提,如厕本身就是一件辛苦活,中世纪城堡没有空调地暖,甚至一开始连壁炉都没有,本身就阴冷,而且,你在如厕时,往往半个屁股都是跟外面的冷风亲密接触的,可能中世纪的人没有每天早上定时如厕的习惯,而是憋到不行了才进厕所。

当然了,这种厕所也不一定是一无是处,由于臭味太强,足以驱赶蛾子,所以人们会把衣服储存在厕所里或旁边,至于这个是否是真,没有考证,仅供参考。

那么,有没有人死于厕所,这个答案不太好回答,尤其是泰温大人的那种死法,中世纪的故事那么多,保不齐哪个倒霉蛋在如厕的时候就被敌人杀死了,或者,上厕所上感冒然后一命呜呼了,哪怕今天,我们也经常听见有人不小心掉到厕所里被毒死的新闻。不过,倒是真有一件有史可查的死于屎尿事件,虽然不是死在厕所里。

1183年,当时的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一世,也就是著名的红胡子巴巴罗萨,在埃尔福特宫殿大宴群臣,由于当时没有下水管道,很多的粪池是直接修在城堡的下面,就在大家在大厅里吃喝high歌的时候,也不知道是不是玩的过了头,还是建城堡的承包商偷工减料,只听一声巨响,脚下地板瞬间开裂,无数宾客瞬间被大洞吞噬,一股恶臭从地底下翻腾,就像魔鬼的口臭一样,惨叫声此起彼伏,等到灰尘散尽,幸存者才看见都掉到了粪池中,在大粪沼中拼命地挣扎。据说,当时巴巴罗萨多亏死死地抓住了窗户的铁条,才捡回了一条命。不敢想象当年的巴巴罗萨是用什么借口来掩盖这场事故的,毕竟,眼见自己的爱卿们瞬间被屎尿淹没,不是一件什么值得到处去说的事情。恐怕那些个遇难者也没想到,自己跟随王上九死一生都过来了,却偏偏栽在了一堆排泄物上。

虽然这个故事很悲伤,但我还是笑了。



扩展阅读

中世纪已经过去,在高度现代化的今天,良好的卫生习惯更不能含糊。但教小宝宝养成好习惯未必容易,果壳阅读策划人@植物人史军 家的小朋友刚刚开始刷牙,觉得最痛苦的事儿莫过于此。这个科学家爸爸萌生了让孩子们看看古代人怎么清洁牙齿的想法。一套大型原创少儿科普绘本生活习惯简史由此诞生,通过一次次时间旅行,与孩子一起追溯日常生活习惯的由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