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借鉴国外公立医院产权改革经验推动我国医改

 老庄走狗 2014-10-06

http://www. 2004年10月29日

    美国的医院从社会角度可划分为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两类,由于医疗卫生商品化观念的转变以及政府卫生政策的调整,迫使美国的公立医院向着私营化和营利性方面发展。由于盈利性医院完全按照市场规则和公司制原则构建内部治理结构,政府对其完全按照企业管理的原则进行市场调控;而非盈利性医院由于其治理结构不是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获胜而组成的管理机构,因此存在很大缺陷,不能像营利性医院那样有效运转。因此政府非常强调对公立医院和非盈利性医院的市场监管,通过医院外部的市场监督来弥补医院内部治理结构以及内部约束机制的缺陷等问题。

    英国卫生改革中,医院由政府的附属预算单位转变为独立核算的自治国有机构,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医院之间的服务竞争。政府不再直接向居民提供医疗服务,而是作为居民的代表,根据医院提供医疗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向医院购买服务。医院在服务内容、人事管理、设备投入、资金筹措等方面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为了在市场竞争和供求谈判中争取主动,降低交易成本,医院之间纷纷结成医院托拉斯,在托拉斯内部进行产权融合和调整。医院托拉斯从制度上把原来各自独立的医院捆绑在一起,医院托拉斯成立董事会,负责医院托拉斯的监督管理工作和非政治化的经营决策等。

    在公立医院改革方面,德国柏林市政府决定把10家公立医院合并转制为一家有限责任公司,由政府持有100%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内部实际上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各组成部分没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总体来说,该公司是非盈利性的,因此不用缴纳公司所得税,但其所有盈余不能分配,必须重新投入到公司建设和运营上。另外,为了分担运营风险,该公司还成立了一些营利性的附属子公司,这些公司必须照章纳税。

    从以上各国国有医院的产权改革经验看,医院作为具有法人组织结构的独立实体,不仅要遵循私营公司法经营,还要服从私营公司必须遵循的竞争法和其他商业法,医院使用资产负债表,同时模仿私营公司的财务结构转让债务和产权。这种医院重组和企业管理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并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服务费用开支,这种模式就是医院的所有权(国家所有)和经营权(私人有限公司)分离的体制。(美迪医疗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