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访诗意的塑造者吴为山:每一种文化都要发出自己的最强音(1)

 赵东华 2014-10-06

访诗意的塑造者吴为山:每一种文化都要发出自己的最强音(1)

2014-10-05 22:15:14  滕黎  中华网书画  参与评论(0)人

    吴为山简介:

 

    吴为山,具有国际影响的雕塑艺术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院院长,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卢浮宫国际美术展金奖、英国皇家"攀格林奖"、首届中华艺文奖、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获得者。香港中文大学荣誉院士,韩国仁济大学名誉哲学博士。英国皇家雕塑家协会成员,英国皇家肖像雕塑家协会会员。

    文/滕黎

    吴为山,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实践着现代写意雕塑。他的雕塑作品以神塑形,意象万千。既承载了几千年历史的厚重,又于每个折痕处展露出诗性的情怀。他说写意是中国文化所特有的,民族文化同样可以发出最强音。站在世界雕塑史上,他尝试跨时空的艺术对话,抵达了人类最本质的精神领域。

吴为山先生接受中华网记者滕黎专访

吴为山先生接受中华网记者滕黎专访

    第一部分:中国雕塑的写意精神

    中华网:中国传统雕塑主要分为几大类型,您主要受哪方面的影响比较多?

    吴为山:那你了解的有几大类型啊?(因为我看到您文章里写有八大类型)哦,那你做的功课很好。中国传统雕塑,应当说非常伟大。很多人对雕塑不了解,说雕塑是西方的,这是错误的。在一个星期之前,我陪同法兰西学院的几个院士,包括法兰西艺术院的主席,参观了南京博物院里的古代雕塑馆。他们看了以后非常震惊,认为这是世界上所有雕塑馆当中看到的最好之一。这些作品绝对不差于罗马和希腊,所以我们要有民族文化的自信,而这种自信绝对不是凭空的,他就摆在那里。过去普遍认为中国雕塑,只是宗教的,皇权的。其实中国雕塑不仅仅这两个方面,我通过中国雕塑的八大风格来总结,谢谢你关注我学术方面的情况。

    我上学的时候接受了比较系统的学院训练。但是更早的时候,我还接受了中国绘画、书法方面的学习,特别是跟一些大家学习。后来又接触了民间艺术,包括美术、雕塑、彩塑等。所以我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以及包含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传统雕塑,非常有感情。所以我在写实基础上,更多的是吸收传统当中写意的艺术手法、创作理念和美学观点。所以我认为在世界雕塑史上,中国的写意跟西方的写实和抽象,可以并驾齐驱的。

    因为世界文化是多元的,而我们写意这一元,要加以发扬光大。它跟中国的诗学理论、哲学、绘画、书法、古代雕刻,都是一脉相承的,所以我本人也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实践现代写意雕塑。这不仅仅是一个方法的问题,还是一个文化的自信。以文化的自觉,来做我们文化自强的工作。

    中华网:对,您说到文化的自信,让我想到了您有一幅作品,是关于跨时空的对话,就是齐白石和达芬奇的对话,这是否也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

    吴为山:是的。全世界对达芬奇都了解,但是对齐白石还不是很了解。但是在意大利这样的艺术国家,特别是罗马这样的世界雕塑之都,我要在他们的国家博物馆办展览。那我想最重要的是不要跟在西方的文化和形式后面走,而是要有我们自己独特的文化。在世界文化发展的格局当中,每一种文化都要发出自己的最强音。这样世界的文化才能丰富多彩,才能发出和谐的声音。如果说世界的文化是单一的,不能称之为和谐。如果这种文化是各有不同的特点,但是他们在一起不和谐,比如说暴力文化,法西斯文化,这种文化在世界上就不可能和谐。所以中华文化创造的是一种和谐的文化。

    另外一方面,从人类发展的整体来讲,是强调和平的。所以两种不同的文化,他只要根本的核心价值是一致的,也就是和谐和平,繁荣发展,就有了对话的可能性。达芬奇代表了西方文化和艺术,齐白石代表了东方艺术。他们两位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国度,(艺术风格也不一样)是的,所以他们之所以能在一起对话,是我的一个理想。也是我对文化的一种祈求,对文化最美好的祝愿。通过对话来达到彼此了解,彼此认识,互相欣赏,共同发展,这样的一个状态。所以达芬奇与齐白石本来没有机会也不可能对话,但是在艺术当中他们可以站在意大利国家博物馆对话,而且永久立在那里,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创造的文化精神。(这也是您对中西方文化在深入了解之后,做的一种尝试吧)对。

    中华网:荷兰女王曾经说您跟意大利的曼祖在精神上也有些相通之处,您怎么看待这种说法呢?

    吴为山:荷兰女王是这样说的,后来很多意大利的雕塑家、理论家,包括罗马美术学院的院长,他们在文章里面也这样写。因为曼祖的代表性作品是在大门上的浮雕,(很抽象)表现的是一种人性、宗教,一种巨大的力量,实际上带有一种强烈的象征主义色彩。这种悲剧的力量,在我做的南京大屠杀的雕塑上,同样跟他有种呼应。

    另外在手法上面,曼祖比较意向,而我是比较写意的。为什么我在西方的雕塑上用意向不用写意呢,因为写意是中国文化特有的名词,他与写意绘画、书法,是连在一起的。而西方虽然有意向,在形式上手法上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是没有中国写意当中充满了中国诗学的特点,所以我不用写意这个词。

    但是不管是意向也好,写意也好,都有一个意。也就是人类在发现自己,在表现自己的过程当中,他们透过了现象看到了本质的精神,这个意是从内心生发出来的,是从对象的本质当中滋生出来的。所以这个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像。我们去描写这个像的时候,描写这个意的时候,不是普通的去描摹,是通过写的方法,写就是主观的,所以用写意这个特征。

    (对,其实说到写意精神,就像是文人画中的内心抒发。而您在雕塑一个作品的时候,应该也是把自己内心的一些感悟融入到作品当中的吧?)是的,文以载道。艺术家在创作自己的作品时,不是一般性的工匠,不是在复制一个产品,他一定是有感而发的。而有感而发的话,优秀的艺术家总是能把他的人文理想、他的情怀、他的精神世界,通过艺术的形式和方法投射到他的作品当中去,这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而不是试图把一个观点,去投射去嫁接到作品当中去,这种是观念性的艺术。真正的艺术是水乳交融的,是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是精神与物质的高度融合。

    中华网:没错,最后就是您说过用雕塑的形式去谱写一个中国的文化史,然后这个文化肯定也包含了佛教文化。那么您在佛教文化这个方面,有没有自己的艺术表现呢?

    吴为山:佛教造像在历史上有造像法,有严格的规制,所以不能随便去破坏这样的规制,他是约定俗成的。但是如果今天作为纯粹的艺术创作,不是做佛教造像的时候,也可以把自己很多的想法,将艺术创新的手法融到里面去,这个是没有问题的。(就像是禅意画的作品和佛教造像是不一样的)对对。(因为我看您在总结八大类型里面有一个是佛教理想造型)是的。【八大类型:原始朴拙意象风、商代诡魅抽象风、秦俑装饰写实风、汉代雄浑写意风、佛教理想造型风、宋代俗情写真风、帝陵程式夸张风、民间朴素表现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