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通式 一、放量、缩量(成交量函数为VOL) 1、放量: (1).今天成交量较昨天增加了1倍,表示如下: VOL/REF(VOL,1)>2 (2).今天成交量较10个交易日平均成交量放大了1倍,表示如下: a:=ma(vol,10); Vol/a>2 或者直接用如下公式表示: vol/ma(vol,10)>2; (3).今日的5日均量较10个交易日平均成交量放大了1倍,表示如下: a:=ma(vol,10); b:=ma(vol,5); b/a>2; (4).今日的成交量超过了整个流通盘的5%,表示如下: vol/capital>0.05;其中capital代表流通盘。 2、缩量 (1).今日成交量较昨日减少了一半,表示如下: vol/ref(vol,1)<0.5; (2).今日成交量较10个交易日平均成交量减少一倍,表示如下: a:=ma(vol,10); vol/a<2; 或者直接用如下公式表示: vol/ma(vol,10)<2; (3).今日的5日均量较10个交易日平均成交量减少1倍,表示如下: a:=ma(vol,10); b:=ref(a,5); a/b<2; (4).今日的成交量低于了整个流通盘的5%,表示如下: vol/capital<0.05; 二、上涨、下跌 上涨: 今天的涨幅达到5%以上,表示如下: close/ref(close,1)>1.05; 5日均价连续上涨,表示如下: a:=ma(close,5); b:=ref(a,1); a>b 下跌: 今天的跌幅达到5%以上,表示如下: close/ref(close,1)<0.95; 5日均价连续下跌,表示如下: a:=ma(close,5); b:=ref(a,1); a<b; (3)、K线的描述 close>open;阳线 close<open;阴线 open>ref(close,1);高开 open<ref(close,1);低开 open>ref(high,1);跳空高开(high为最高价) open<ref(low,1);跳空低开(low为最低价) 三、走势特征选股公式的编制 (1)、n日内创新高 hhv(high,n)=hhv(high,0) and barscount(c)>=n; 注:n为指标参数,可在参数设定范围内设定参数范围。Hhv(x,n),求n周期内x最高值,n=0则从第一个有效值开始;barscount(x),将当前位置 到n周期前的数值设为1,若x非0,则将当前位置到n周期前的数值设为1。 (2)、n日内创新低 llv(low,n)=llv(low,0) and barscount(close)>=n; 注n为指标参数,可在参数设定范围内设定参数范围。Llv(x,n),求n周期内x最低值,n=0则从第一个有效值开始;barscount(x)第一个有效数 据到当前的天数,例如,barscount(close)以于日线数据取得上市以来总交易日数。 (3)、n日内阴线多于阳线 count(open>close,n)/n<0.5; 注:n为指标参数,可在参数设定范围内设定参数范围。同时可以自由编辑里面的数值(如0.5等 ,达到确定阴线占全部K线个数的比例)。 (4)、n日内阳线多于阴线 count(open<close,n)/n>0.5; 注:n为指标参数,可在参数设定范围内设定参数范围。同时可以自由编辑里面的数值(如0.5等 ,达到确定阳线占全部K线个数的比例)。 (5)、n日内上涨多于下跌(第二天开盘高于前一天收盘) count(c>ref(c,1),n)/n>0.5; 注:n为指标参数,可在参数设定范围内设定参数范围。同时可以自由编辑里面的数值(如0.5等 ,达到确定其中比例)。 (6)、n日内上涨少于下跌(第二天开盘低于前一天收盘) count(c>ref(c,1),n)/n<0.5; 注:n为指标参数,可在参数设定范围内设定参数范围。同时可以自由编辑里面的数值(如0.5等,达到确定其中比例)。 (7)、连续n日收阳线 up:=close>open; count(up,n)=n; 注:count(x,n),统计n周期中满足x条件的周期数,若n=0则从第一个有效值开始。n为指标参数,可在参数设定范围内设定参数范围。 (8)、连续n日内收阴线 up:=close<open; count(up,n)=n; 注:count(x,n),统计n周期中满足x条件的周期数,若n=0则从第一个有效值开始。N为指标参数,可在参数设定范围内设定参数范围。 (9)、连续n天上涨 count(close>ref(close,1),n)=n; 注:count(x,n),统计n周期中满足x条件的周期数,若n=0则从第一个有效值开始。N为指标参数,可在参数设定范围内设定参数范围。 (10)、连续n天下跌 count(c<ref(c,1),n)=n; 注:count(x,n),统计n周期中满足x条件的周期数,若n=0则从第一个有效值开始。N为指标参数,可在参数设定范围内设定参数范围。 (11)、首次创新高 barssince(c>hhv(if(barscount(c)=1,high,0),0))+1=1; 注:barscount(x),若x非0,则将当前位置到n周期前的数值设为1。 (12)、创历史新高 hhv(close,0)=close; 注:hhv(x,n),求n周期内x最高值,n=0则从第一个有效值开始。 (13)、创历史新低 llv(close,0)=close; 注:llv(x,n),求n周期内x最小值,n=0则从第一个有效值开始。 (14)、单日放量 a:=ref(ma(vol,5),1); vol/a>n and vol/capital*100>m; 注:n为指标参数,代表今日成交量和前一日的5日均量的比值,可在参数设定范围内设定参数范围。 (15)、阶段缩量 sum(vol,n1)/capital<=n2; 注:n1为要统计的阶段时间,n2为缩量比例,可在参数设定范围内设定参数范围。 (16)、阶段放量 sum(vol,n1)/capital>=n2; 注:n1为要统计的阶段时间,n2为y放量比例,可在参数设定范围内设定参数范围。 (17)、持续放量 a:=vol>ref(vol,1); count(a,n)=n; 注:其中条件a的含义为成交量较上一交易日放大,n为要统计的阶段时间,可在参数设定范围内设定参数范围。 (18)、持续缩量 a:=vol<ref(vol,1); count(a,n)=n; 注:其中条件a的含义为成交量较上一交易日缩小,n为要统计的阶段时间,可在参数设定范围内设定参数范围。 (19)、间隔放量 a:=ma(vol,5); barscount(c)>=n and hhv(a,n)<n1*llv(a,n) and count(vol>n2*a,n)>n3; 注:a.barscount(x)第一个有效数据到当前的天数。Barscount(c)对于日线数据取得上市以来总交易日数。 b.完整含义:n日内五日均量的最大值小于最小值的n1倍,成交量大于等于五日均量的n2倍的情况发生的次数多于n3次。 (20)、放量上攻 a:=(c-ref(c,1))/ref(c,1)>=(n/100); sum(vol,n1)/capital>=(n2/100) and count(vol>ref(vol,1),n3 )=n3 and count(a,n3)=n3; 完整含义:每日股价涨幅均大于n%,n1日内累计换手率大于n2%,并且成交量连续在n3日内放大。 (21)、温和放量上攻 股价小幅上扬 a1:=close/ref(close,1); a2:=a1>1 and a1<1.03; 成交量小幅上扬 b1:=vol/ref(vol,1); b2:=b1>1 and b1<2; c1:=ma(vol,n)/capital<0.05; count(a2 and b2,n)/n>0.6 and c1; 完整公式为: a1:=close/ref(close,1); a2:=a1>1 and a1<1.03; b1:=vol/ref(vol,1); b2:=b1>1 and b1<2; c1:=ma(vol,n)/capital<0.05; count(a2 and b2,n)/n>0.6 and c1; 注:公式分为股价小幅上扬和成交量小幅上扬两个部分,请在指标编写时注意其结构。 (22)、突然放量 vol>ref(hhv(vol,n),1*m; 注:当前成交量高于n个周期中最大成交量的m倍。 (23)、平台整理 count(close,0)>n and (hhv(close,n)-llv(close,n))/llv(close,n)<=(n1/100); 注:count(close,0)>n为平台整理n个周期的设定。(hhv(close,n)-llv(close,n))/llv(close,n)<=(n1/100)为平台整理幅度n1%的设定。 (24)、突破长期盘整 ref(((hhv(h,n)-llv(l,n))/llv(l,n))/llv(l,n)),1)<=(n1/100) and c>=ref(hhv(h,n),1) and barscount(c)>n; 注:前n日在上下n1%的幅度内整理:ref(((hhv(h,n)-llv(l,n))/llv(l,n))/llv(l,n)),1)<=(n1/100); 今日突破:c>=ref(hhv(h,n),1)。 (25)、阶段强势股 a:=sum(if(date-n=0,indexc,0),0); b:=sum(if(date-n1=0,indexc,0)0); e:=sum(if(date-n=0,c,0),0); f:=sum(if(date-n1=0,c,0),0); ((f-e)/e)>((b-a)/a); 注:该公式求的是n日-n1日之间涨幅高于大盘的股票。n、n1参数的表达格式为yymmdd,注意在2000年前的表达为年份的后两位,例如1999年为 99,从2000年开始以100依次向后累加,例如2001年9月14日为1010914,indexc函数表示同期大盘的收盘价,该函数对分笔成交分析周期无效。 (26)、阶段弱势股 a:=sum(if(date=n,indexc,0),0); b:=sum(if(date=n1,indexc,0)0); e:=sum(if(date=n,c,0),0); f:=sum(if(date=n1,c,0),0); ((f-e)/e)<((b-a)/a); 注:该公式求的是n日-n1日之间涨幅低于大盘的股票。n、n1参数的表达格式为yymmdd,注意在2000年前的表达为年份的后两位,例如1999年为 99,从2000年开始以100依次向后累加,例如2001年9月14日为1010914,indexc函数表示同期大盘的收盘价,该函数对分笔成交分析周期无效。 (27)、大盘同步 count((c>o and indexc>indexo) or (c<o and indexc<indexo),n)/n>m/100; 注:含义为n周期中与大盘走势相同(同收阴线或同收阳线)的例超过m%。此处的o不是数字的零,而是开盘价open的首写字母o。 (28)、n日内强势股 a:=(c-ref(o,n))/ref(o,n); b:=(indexc-ref(indexo,n))/ref(indexo,n); a>b and a/b>=m; 注:n日内个股涨幅大于等于大盘涨幅的m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