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The First Watt B1 前级Buffer Preamp

 only4dragon 2014-10-07
先要科普一文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Buffer Preamp

主动、被动?谈前级扩大机的设计形式

一样的材料在不同的厨师手里,自然有不同的烹饪方式,现在我给一篮鸡蛋,十个厨师煮出来的鸡蛋,自然是不同的作法与味道。而现在出的题目更大,十位电子厨师可以使用任何找得到电子材料,任意搭配设计与作法,条件是做一部前级,您想想看这会有几种结果?
     上一期编辑部制作了「数类转换器」专辑,针对目前市面上种种品牌,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设计方式,有人使用现成的IC,也有人想办法自己写芯片程序,当然也有人不嫌麻烦硬把真空管塞入机箱之中。方法各家不一,条件只有一个:把数字转成模拟!

     就前级所扮演的角色与功能而言,其实并不复杂。前级只需要负责切换讯源、处理讯号以及控制音量即可。它是进入后级之间的最后一道处理程序,在音响系统当中,它的位置介于讯源器材与后级扩大机之间,因此前级扩大机所扮演的角色其实很明白,它负责讯号整理与调整的功能。
     依照不同的用途,前级可以简单也可以复杂, 由于最简单的前级只需要具备讯源输入选择以及控制音量,因此以一个讯源切换开关以及音量电位器,加上一个机箱及输出入端子,就可以构成一部前级了。最复杂的前级,可以集各种功能于一身,从讯源输入开始,设计师可以针对每一个输入设计一个缓冲电路,用来隔绝前级与讯源之间的缓冲接口,讯号经过切换开关之后,则以最复杂、最严谨的心态,架构一个庞大的电路架构,其中包含缓冲、等化、调整等等步骤,最后再经过一级缓冲电路,将组抗降低之后输出到端子。当然,有心者可以使用简单的IC,也可以使用大量晶体管架构电路,如果对于真空管有兴趣,当然可以在机箱内塞入满满的真空管,外加上电池供电等等额外的设计,只要具备前级的功能,是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撇除简单至极的被动式前级以及夸张复杂的全功能型前级不谈,我们将焦点集中于一部标准的前级应该具备哪些基本架构。
     前级也有人称为「前置放大器」,由于设定的放大倍率为十倍,因此也有人称之为「十倍放大器」,在此则通称为「前级扩大机」,简称「前级」。输入端子是任何器材皆必备的,前级仅使用讯号线输出入,目前市面上的前级除了Mark Levinson早期的机型使用Lemo头之外,其余不是单端的RCA端子就是平衡的XLR端子。XLR端子也有人称为Canon头,这种三孔插头与数类转换器使用的平衡头完全相同,不过在名称上请特别留意。XLR、平衡头、Canon头指的是插头本身,而「AES/EBU」指的是数字传输的格式,因此不要在前级上见到了XLR头,就说是「我的前级具有AES/EBU插头」,那可会把人吓坏的。
     部份欧洲器材也会使用特制的输出入端子,Linn、Naim都曾经使用过多孔DIN插头,这种插头与平衡头一样,具有负端先接地的功能,因此在未关机的情形下可以直接拔除讯号线而不会发出杂音,使用单端RCA头的用家绝不可冒然一试。
     讯号藉由输出入端子进入前级之后,利用电路板或隔离讯号线,将讯号引导至切换开关,切换开关负责切换输入的讯源,透过数个切换开关的搭配使用,也可以控制录音输出的讯源种类,方便您一边听音乐,同时录制另一讯源的音乐。讯号经过切换开关之后,再进入左右声道平衡控制电位器,音响使用的平衡电位器为特制的MN型,此种电位器设计特殊,向左边旋转时,左声道的音量维持不变,但右声道则随着角度逐渐衰减,旋钮转至最左边时,右声道恰巧没声音;同理,向右边旋转时,左声道逐渐降低音量,藉此达到控制左右声道音量的目的。正常的使用之下,并不需要调整左右平衡,因此部份前级逐渐省略这项设计,或者将左右平衡电位器隐藏于机箱角落,反正它不常用到。
     经过平衡电位器之后,讯号接着进入音量电位器。音量电位器也使用专用的A型电位器,这种电位器依照指数特性制造,使旋钮旋转的角度,可以随着耳朵的感受而线性增加。正常使用的音量电位器应该转至那个角度才属正常?这没有一定的答案,要看整体器材搭配的总增益而定。喇叭效率高、后级增益大者,前级所需负担的放大倍率就得降低,音量开一些些就很大声了;反之,单增益前级由于放大倍率仅有一倍,因此往往把音量开到底,仍然还有不够大声的缺憾。正常而言,旋钮位置由九点钟方向至十二点钟方向之间皆正常,转动时也最顺手。
     讯号经过音量电位器之后,便直接进入放大电路。放大电路有繁有简,设计形式不一,因此这部份请见下面说明。放大电路输出之后,有的前级会设计Mute继电器,藉此控制前级讯号的输出与否,经过Mute开关之后则直接连至输出端子。
     因此简单的讲,前级的架构就是:输入→讯号切换→左右平衡→音量控制→放大电路→静音开关→输出。
     前级的功能可简可繁,只要具备上述功能,就有资格称为前级。此为前级工作方块图。

     「主动」的意义在于电路中使用主动组件,香港书籍称之为「有源」,主动式前级便是有源前级,是必须插电才能工作的前级。有前级不需要插电的吗?有的,这就是被动式前级。
     以前级的定义而言,只要这部机器具有讯源切换以及控制音量的功能,不论繁简就有称为前级的资格。
     从电路架构上分析,被动式前级其实就是省略了「放大电路」这一个过程,讯号输入之后,经过讯号切换开关,进入平衡控制(或者将此功能省略),再使用一个音量电位器控制音量,最后直接输出。就控制音量的角度而言,它仅能衰减而无法放大,就阻抗匹配的功能来说,它也无法扮演缓冲的角色,因此被动式前级是最经济也最直接的前级。
     First Sound是最有名的被动式前级之一,内部仅由切换开关与音量控制器组成,由于没有任何主动组件,因此S/N比相当高。
     主动与被动之间各有哪些优缺点呢?主动式前级具备放大电路,可以将输入的讯号放大后输出,因此增益绝对充足有余;被动式前级除非使用被动式升压器提升输出电压,否则是永远不可能的任务。就缓冲与阻抗匹配的角度来看,主动式前级由于具有主动组件进行讯号放大,因此可以将阻抗特性较高的讯源,转换为较低阻抗的讯号输出,易于驱动后方的后级线路。这也是被动式前级所望尘莫及的要求。被动式前级充其量只能衰减,即使在音量全开的情况下等于讯源直入后级,其中并没有任何缓冲的作用。即使如刚刚所言使用升压器将电压放大,放大之后的结果也必须遵照质、能不变的物理原理,而增加了输出阻抗。因此几乎没有任何一部被动式前级愿意使用升压器进行电压放大,顶多使用一颗音量电位器控制音量罢了。
     既然被动式前级缺点这么多,为何还有存在的必要呢?因为被动式前级没有放大电路,其讯号通路直接,可以将讯源器材的讯号以最简短的路径直接输出给后级,因此这变成了被动式前级的最大优势。由于不使用主动组件,因此没有任何的失真、音染、噪声、相位飘移等问题,也由于使用机械开关,因此被动式前级也没有增益频宽积的限制,正常设计的被动式前级可以传输数MHz的讯号,尤其是噪声以及S/N比规格两项,几乎没有任何主动式前级得以匹敌。各有优缺点吧!只要该前级适用于您的系统,是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依照电子材料发展的历史来看,最早发明的电子组件是真空管,隔了数十年之后半导体发明,半导体之中先以锗晶体问市,之后才是硅组件的天下,等到制造硅晶圆的技术成熟,才有集成电路(IC)的出现。因此前级使用主动组件的过程,也是遵循着半导体组件发展的历程而进步的。最早的前级扩大机当然以全真空管设计,从电源部份开始,变压器输出交流电压后,便以二极管进行管整流以及管稳压的动作,真空管的整流特性与稳压特性并不理想,因此早期的真空管前级声音普遍也不理想,哼声中夹带着嘶声噪音,S/N比不高频宽也不够,不过对于当时而言,这已经是不错的产品了!
     电子组件不断进步,扩大机的电路水准也逐步提升,半导体发明之后,便以半导体取代部份真空管,效率不彰功能不佳的管整流与管稳压逐渐被半导体组件所取代,体积小、动作稳定的半导体,制造出了稳定的电源,前级扩大机的性能也提升不少,背景噪音大幅度降低,S/N比马上提高不少,哼声消失了,聆听音乐开始进入更高级的享受。
     至目前为止,大部份的真空管扩大机仍然以半导体稳压为主,其实对于声音而言,真空管确实是无可取代的好组件,它的体积虽大,但却有其独特且无法取代的音色,温暖、醇厚,都是管机常见的特色。坚持使用真空管放大的Audio Research以及Sonic Frontiers,两家的前级几乎全为真空管设计,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设计师仍然偏好使用半导体进行整流与稳压的工作。其实,真空管的电路架构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发展完成,差动、串叠、推挽、倒相,无一不在早期的真空管前级中出现,使用相同的组件要达到相同的目标,方法不外乎是那几样,因此对于现代的真空管设计者而言,电路的创新反而不再是追求的目标,为真空管线路提供一个稳定、干净的电源,搭配品质优秀的被动材料,便能让真空管好好的工作。最后,再藉由零件的搭配,进行调整声音的工作。
     也许您会说,有的真空管前级线路很复杂,有的仅使用一支真空管,这其中有什么差别?难道管子越得越多声音就一定越好吗?
     这答案当然不一定,目前前级当中真空管使用最多的可能是Sonic Frontiers Line 3,它是Sonic Frontiers最高级的前级,一口气用了12支真空管;而也有不少真空管前级仅使用一支双三极管进行放大,如Audio Research LS-2。前级使用数量的多寡当然不能表示声音一定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必须以更严谨的态度进行规画与设计,否则真空管的音染、失真等问题,还没开声就已经难以收拾了。设计者进行高级器材的规画时,必然考虑到线路架构与其价格的等级分布,即使以相同的理念设计出不同等级的产品,价位高的声音必然要胜过旗下机种,不然也应该拥有更雄伟的造型。不论如何,真空管使用多寡与声音没有绝对的关系,设计者不过将器材设计得更完整严谨,以赢取消费者的信赖罢了。
     真空管前级的巅峰之作,多年前Audio Research的SP-11以及最近热门的Sonic Frontiers Line3。Sonic Frontiers喜欢使用精密的半导体稳压,配合真空管放大,声音兼具晶体机的透明度与管机的厚度。图为Sonic Frontiers Line 2前级。

     混血前级曾经流行过一阵子,最早Luxman推出了以真空管及晶体管电路的Hybrid线路。混血前级的发展,主要目的在于截长补短,将半导体以及真空管的优点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号召设计。
     当半导体组件成熟的运用于音响电路中时,真空管似乎一下子失去了原有的地位,没有人对于体积庞大的真空管提起兴趣,音响器材不断标榜着全半导体、全晶体管的设计。但早期的半导体在制造以及线路的构成上,很难避免的会让声音变硬、变冷、甚至于变吵。于是开始有音响迷回头重新寻找管味,原来,音响迷需要的不仅仅是优异的特性,更重要的是回放声音的音乐性。
     真空管比较有音乐性吗?这当然无法论定,但对于当时而言确是不争的事实。Luxman率先把真空管摆入晶体管线路当中,让真空管负责一级的放大,藉由真空管的独特音色,「感化」晶体管的声音。Audio Research在推出了半导体前级不获好评之后,也重新回头检讨真空管受欢迎的原因。声音,其实才是音响迷注重的焦点;技术,不过是附属的噱头罢了。
     Audio Research想到,FET与真空管同属于高输入阻抗组件,但FET却拥有真空管难以企及的频宽,但早期的FET声音偏冷,而真空管却洋溢着温暖的气息,何不将两者的长处融合,于是Audio Research使用FET输入,在输出段加入一支6922真空管,这就是脍炙人口的LS-2胆石混血前级。
     LS-2的成功推出,确实为混血前级设计开出一条成功的道路,目前市面上仍有许多混血前级,它们同时拥有高频宽的特性,S/N比与晶体机无异,用家还能自行换管调声,反正只要声音好,殊途也同归。
     Audio Research喜欢使用半导体与真空管的混血设计,打开内部之后可以发现真空管与晶体管、IC供列于电路板上。

     晶体管前级当然不限于场效应晶体管(FET)或双极性晶体管(BJT),晶体管的发展就是为了更好的规格而来的,因此当晶体管制造技术逐渐成熟时,音响的用料也朝向全晶体管的方向发展。晶体管与真空管的线路架构虽然类似,但却大不相同。晶体管体积小,可以在有限空间的电路板中大量使用,因此可以将线路设计得更严谨、更精密,不同的晶体管拥有不同的特性,适度的搭配便可以创造极佳的效果。
     晶体管线路的发展仍然来自于真空管架构,差动是最长使用的放大方式,单差动、双差动、电流源、达灵顿、串叠等等电路技巧,可以依照设计者的喜好像拼图一般逐步建构,最简单的晶体管放大电路为单端放大,以一颗或以两颗晶体管直接放大;也可以利用复杂的架构,慎密且严谨的盖出高塔。Mark Levinson、Cello以及Krell、Thershold等公司,是最喜好使用大量晶体管制造器材的公司。他们使用晶体管有几个特色:一、数量其多无比,可以使用两颗的绝对不会以一颗解决。二、偏好双极性晶体管,虽然在特性上FET拥有较佳的性能,但也许是习惯加上喜好,一部前级从头到尾几乎全是双极性晶体管。三、对于电源供应相当讲究,以晶体管为主的稳压线路,其实就可以达到相当优秀的性能,使用低杂音零件所制造出来的直流电源,杂音特性足以与电池相比。但完美之外还要更完美,Mark Levinson、Cello等设计师,嗜好以多层次稳压,电源从变压器输出之后,以二极管整流,再以电容进行稳压,好戏从这里才开始,利用精密的晶体管稳压电路,稳压之后再稳压,一连两三次的串联稳压,让电源涟波完全没有发生的机会。
     近代这几家嗜好以晶体管设计前级扩大机的厂家,也开始尝试加入FET以及IC的设计,电路架构依旧复杂无比,但声音却拥有极高度的透明感与分辨率,细节多到吓人的地步,却不见古早晶体管生涩的表情。可见,空凭电路架构与材料种类,并无法推断其声音的绝对表现,过去总有人说:FET的声音较清亮,MOSFET的声音具有真空管味,晶体管生涩没弹性,现在这些说法已经完全不正确了。
     Mark Levinson、Krell以及Cello等厂商,酷爱使用大量晶体管堆砌线路,打开机箱一看,尽是满满的电阻与晶体管,图为Cello调色盘前级,见到这些晶体管还够吓人的。

     有人说6DJ8是为音响而设计的真空管,那么NE5534应该就是第一颗专为音响而设计的IC。1981年对IC设计而言,尚不到发达的年代,Philips的子公司推出了NE5534 IC,宣称特别为音响用途而设计,特点是采用双极性晶体差动输入,低阻抗输出,适合在前级线路中使用。NE5534是一颗运算放大器,它将放大器线路浓缩于一颗八支脚的IC内,只要附加几颗电阻以及防止震荡的电容,就可以构成前级放大器中所需要的放大电路。消息一出确实轰动业界,原本要使用不算少量零件构成的放大电路,竟然可以使用一颗IC取代,不禁让设计师看了傻眼。不过当时大家普遍不相信IC的声音,总认为它的特性其差,声音不理想,因此并没有人愿意真正拿OP来做前级的主要放大组件,除了mbl 6010之外。
     早期的OP特性确实相当不理想,它的回转率低,杂音特性不佳,还得依照不同的电路给予不同程度的补偿修正。但现代的IC性能可不能同日语,现代专为音响而设计的OP,具有如FET及真空管高输入阻抗的优点(具有数M欧姆的输入阻抗,其实比FET还高),同时也有BJT低输出阻抗的优点(可以降至数十欧姆,也比小信号晶体管还低),它的回转率高达数千V/μs,输出中点电压低不可测。不必加装交连电容也可以直入后级,它的频宽更是惊人,直接拿来放大射频讯号也没问题,价格低廉特性超强,早已经成为音响设计必备的放大组件。
     虽然现代的OP特性极佳,但体积却依旧小巧,设计师认为如果一部前级内仅以几颗OP构成,卖得了大钱吗?因此IC前级的发展不在于声音,而是有没有办法卖高价钱。这世界上肯定没有任何前级比mbl 6010更幸运的了,一部前级仅使用十来颗NE5534 OP,身价却高达六十余万元,德国人确实有一套。
     mbl 6010与McIntosh C100皆以NE 5534做为主要放大组件,所不同的是,mbl 6010的线路相当简洁,而McIntosh C100则使用大量OP盖成一部两层楼的作品。

     这是前级发展的新趋势,但碍于技术的研发并不容易,因此能够设计数字前级的厂家并不多。数字前级意味着控制与放大皆采用数字的方式进行,以前级的功能来说的确不必如此麻烦复杂,但尝新总是发展的原动力。数字前级如何工作?模拟讯号输入前级之后,利用内部的A/D转换,将模拟讯号转成数字讯号,再依据音量控制器的大小数据,以DSP进行运算,再以数类转换器的技术将计算之后的数字资料转成模拟讯号,再输出至后级扩大机。如此兜一圈是不是很浪费力气?但Accuphase认为,他们推出DC-300的用意在于宣告,模拟前级他们拥有高完成度的C-290V,为了因应数字时代的来临,推出复杂处理程序的数字前级正是迈入下一个挑战的开始。
     就两声道的世界而言,数字前级的确多此一举,但Accuphase其实已经见到了未来。多声道的流行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多声道等于环绕系统,从讯源的解读开始,就必须仰赖高度计算的数字技术,现今每一部环绕处理器必须使用数字化设计,利用数字技术解出每个声道的讯号之后,再利用模拟的方式进行放大。何不尝试直接以全数字化处理,将译码后的声音数据直接转换为输出,而省略了前级放大的部份?如此即可达到更直接的效果,对于音质的提升应该有实质的帮助。
     其实数字前级的概念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这些数字前级存在于数类转换器之中。Vimak DS-2000应该是第一部融合数字前级的数类转换器,我们暂且不谈论这部数类转换器的种种设计,光就内部附属的数字前级进行解说。Vimak DS-2000的数字前级是这样的:在DS-2000内部拥有一个高位的DSP运算器,将CD资料以128倍超取样之后,再依据面板上的数字音量控制器,直接改写数字资料,进而决定DAC芯片的输出。换句话说,DS-2000的讯号输出正是DAC芯片的直接输出,而非经过音量电位器的衰减,它提供了最简洁路径的设计,也提供了最直接的音质。当然,Vimak的设计者来头可不小,这些数字技术对他来说并不困难,音响世界缺乏了Vimak,让很多数字厂家松了不少口气!
     最出名的数字前级是Accuphase DC-300。

     一开头提到,主动式扩大机内部具有放大电路,一般的增益为0至十倍,而被动式前级使用音量电位器衰减,其最大输出即等于输入。也有一种主动式前级,其放大倍率与被动式前级一样,这就是单增益前级。
     单增益前级的目的在于:将前级想象成一个缓冲器(Buffer),在英文意义里,Buffer具有隔离、缓冲的作用,亦即不改变讯源器材的信号强度,但以高输入阻抗接收,以低阻抗输出的观念将讯号送出,因此单增益前级便具有阻抗转换的功能。市面上的单增益前级并不多,最主要原因在于增益往往不足,音量开至最大依旧意犹未尽,国产厂商交直流工作室推出的Encore前级,正是单增益前级的具体代表。这部前级使用孪生场效应晶体管做输入,以ZTX双极性晶体管做输出,具有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的特性,由于零件极少,因此S/N比奇高,将音量开至最大,耳朵贴近高音单体听不到任何嘶声,音色通透无染,细节呈现自然,是一部价格极其便宜音质极其优异的单增益前级。




The <wbr>First <wbr>Watt <wbr>B1 <wbr>前级Buffer <wbr>Preamp

The <wbr>First <wbr>Watt <wbr>B1 <wbr>前级Buffer <wbr>Preamp

The <wbr>First <wbr>Watt <wbr>B1 <wbr>前级Buffer <wbr>Preamp

The <wbr>First <wbr>Watt <wbr>B1 <wbr>前级Buffer <wbr>Preamp

The <wbr>First <wbr>Watt <wbr>B1 <wbr>前级Buffer <wbr>Preamp

The <wbr>First <wbr>Watt <wbr>B1 <wbr>前级Buffer <wbr>Preamp

The <wbr>First <wbr>Watt <wbr>B1 <wbr>前级Buffer <wbr>Preamp

Side A 
The <wbr>First <wbr>Watt <wbr>B1 <wbr>前级Buffer <wbr>PreampSo here we are in the New Millennium, and thanks to Tom Holman and THX we've got lots of gain in our electronics. More gain than some of us need or want. At least 10dB more. Think of it this way: If you are running your volume control down around 9 o'clock, you are actually throwing away signal level so that a subsequent gain stage can make it back up. Routinely DIYers opt to make themselves a "passive preamp" ? just an input selector and a volume control. What could be better? Hardly any noise or distortion added by these simple passive parts. No feedback, no worrying about what type of capacitors - just musical perfection. And yet there are guys out there who don't care for the result. "It sucks the life out of the music", is a commonly heard refrain (really - I'm being serious here!). Maybe they are reacting psychologically to the need to turn the volume control up compared to an active preamp.

I suppose if I had to floor the accelerator to drive 55 mph, maybe I'd think the life was being sucked out of my driving. Then again, maybe I like 55. Nice and safe, good gas mileage... Is impedance matching an issue? Passive volume controls do have to make a trade-off between input impedance and output impedance. If the input impedance is high, making the input to the volume control easy for the source to drive, then the output impedance is also high, possibly creating difficulty with the input impedance of the power amplifier. And vice versa: If your amplifier prefers low source impedance, then your signal source might have to look at low impedance in the volume control. This suggests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a high quality buffer in conjunction with a volume control. A buffer is still an active circuit using tubes or transistors, but it has no voltage gain - it only interposes itself to make a low impedance into a high impedance, or vice versa.

If you put a buffer in front of a volume control, the control's low impedance looks like high impedance. If you put a buffer after a volume control, it makes the output impedance much lower. You can put buffers before and after a volume control if you want. The thing here is to try to make a buffer that is very neutral. Given the simple task, it's pretty easy to construct simple buffers with very low distortion and noise and very wide bandwidth, all without negative feedback. There are lots of different possibilities for buffers, but we are going to pick my favorite:

 

Side B
The <wbr>First <wbr>Watt <wbr>B1 <wbr>前级Buffer <wbr>Preamp

The <wbr>First <wbr>Watt <wbr>B1 <wbr>前级Buffer <wbr>PreampFigure 1 above shows the full schematic of the B1 buffered passive preamp. You can see a full-sized PDF by clicking here. There are two channels shown with a common power supply. Supply parts in common are numbered from 1 to 99. Parts in the right channel are 100 to 199, and the left channel is 200 to 299. With the exception of R1, all the resistors are 0.25 watt ? I used RN55D types, but you can use whatever you like. C1 and C2 are big electrolytic types, with a nominal rating of 15000 uF at 25 Volts. C100, 200, 101 and 201 are high quality film capacitors. You can use these values or substitute in your favorites. For C1 and C2 I used Digikey P6890-ND. The value is not critical, and you can use as low as 1,000 uF at 25V. C3, C100 AND C200 are 1 uFmetallized polypropylene film capacitors (Digikey BC2076-ND) C101 and C201 are 10 uF polyester film capacitors (I used Axon 10 uFmetallized polypropylene from Orca Design). Feel free to use any comparable types.

The <wbr>First <wbr>Watt <wbr>B1 <wbr>前级Buffer <wbr>PreampD1 is a generic 1N914 type diode, and D2 is a generic LED for indicating power the board. All of the transistors are N channel JFETs. The stock parts are 2SK170's, LSK170's or 2SK370's, and you can use substitutes having Idss between than 5 and 10 milli-Amps and transconductance numbers from 5 to 30 milli-Siemens. The potentiometers are linear taper at 25 Kohm, but again you can easily use higher or lower values as you like. The buffer uses an external power supply from 18 to 24 Volts DC. You can power it with batteries, but most convenient is an external regulated supply running off the wall. The preamp typically draws fewer that 0.02 Amps, so current is not much of an issue. A regulated supply is better, but the circuit is pretty good at ignoring noise on the supply and minor fluctuations. The design uses RCA input and output connectors, and a DPDT switch for selecting one of two inputs. You are, of course, free to use a switch with many more inputs.

For a fact this circuit can be easily constructed with perf-board and point-to-point wiring. I know, however, that many people won't start a project like this without a circuit board. The Gerber artwork is posted at www. and I have arranged to have finished PC boards available at cost around the time you read this.

 

Side C 
Let's talk about what some of these parts do. The input switch selects one of the two input signals, routing it to the top (clockwise position) of potentiometers P100 or P200. A divided input signal appears on the wiper. This signal goes to the Gates of Q100 and Q200 through a resistor R102, R202 and capacitor C100, C200. As a practical matter, the input impedance of this preamp is determined by this volume control potentiometer. A 25 K Ohm pot gives 25 K Ohm input impedance.

R102 and R202 are there to prevent parasitic oscillation with the very wide bandwidth JFETs. C100 and C200 are there because the Gate of the JFETs needs to be set at half the DC voltage of the power supply - a voltage delivered to the buffer inputs by R2, R3, and C2 through R103 or R203.

D1 performs the service of drawing down this DC voltage with the power supply when the power is turned off, otherwise C2 may hold a charge for a long enough time to give you a turn-on thump when powered back on. By the way, the time constant of R2, R3, and C2 are long enough that it takes a minute or two for the circuit to reach normal operating values, so don't get excited if there's no sound for a few seconds when you turn it on.

R1 and C1 filter noise coming from the external supply.

Q100 and Q200 are JFETs operated as follower transistors. The Source pins of these transistors follow the voltage at the Gates. The input impedance of the Gate is exceedingly high - many millions of ohms, and the output impedance at the Source pin is about 50 ohms.

Q101 and Q201 are constant current sources formed by simply attaching the Gate pins of the JFETs to the Drain pins. They provide without loading them down or creating significant distortion.

The best performance generally comes from matching the Idss of Q100 and Q101, and also Q200 and Q201. The Idss is simply the current that flows through the JFET when the Gate and Source are grounded and +10 volts or so is applied to the Drain. Often when you buy JFETs you can get them in Idss grades. I use GR or BL grades for this project.

The Source DC voltage of the JFETs Q100 and Q200 is about the same as the Gate DC voltage (1/2 the supply voltage), and the output from the Source needs to have the DC voltage removed by C101 or C201, leaving the AC output signal, which passes through another safety resistor R104 or R204.

Resistors R100, R200, R105, R205 are there to prevent the various potential thumps from switching inputs and turn-on transients.

 

Side D 
The circuit of Figure 1 has quite good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s. Upon measuring, I noted that distortion at 1kHz was extremely low and flat at all frequencies. Below a volt, the distortion comes in at about .0007%, and about the time your amp is clipping, it measures about .003%

The <wbr>First <wbr>Watt <wbr>B1 <wbr>前级Buffer <wbr>Preamp

Figure 3 above shows the .0007% distortion waveform at 1 Volt and 1 kHz.
Careful measurements show me that the distortion versus frequency is extremely low and does not alter over the audio band. Figure 5 below shows a 100 kHz square wave at 1 volt at the output. The bandwidth of the preamp is -3dB at about 700 kHz. On the bottom end, the low frequency roll-off is about 1.5 Hz into a 10 Kohm load and about 0.3 Hz into 47 Kohm.

The <wbr>First <wbr>Watt <wbr>B1 <wbr>前级Buffer <wbr>Preamp

 

Side E 
The <wbr>First <wbr>Watt <wbr>B1 <wbr>前级Buffer <wbr>PreampSo how does it sound? Well, no suckage here. I've noticed that simple no-feedback circuits have tremendous clarity if the circuit has wide bandwidth and really low distortion. At the moment I'm driving a pair of Lowther DX55's with some passive baffle-step correction (6 dB loss there) and an F3 amp with only 12.5 dB voltage gain. The preamp is fed by anXono phono stage with a low output cartridge (Grado Statement). The sound is extremely neutral without being clinical - just about what you were looking for when you were thinking about a passive preamp. A teensy bit of second harmonic and no noise at all.

There's just enough gain. If you were using any other power amp, you'd get 8 to 18 dB more gain, and would be able to break your lease or the speaker, or both. Do I feel like the pedal's to the metal and I'm only doing 55? No, as I'm listening as loud as I want and sleep soundly at night, knowing that I'm not throwing away signal with my volume control.

 

Side F 
Have you noticed that they're putting out some LP's with not just 2, not just 4, but with 6 sides holding the content of a CD? It's sweeeet. Two cuts to a side, and when you look at the grooves you can see the land area between them. Right now I'm listening to High Fidelity Lounge, vol 4, Side F.

 

NOTE: You can see Dick Olsher's review of this unit by clicking here.

 

Manufacturer
First Watt (assembled unit) or Pass DIY (kit version)
Phone (530) 367-3690
Website: www.

Price: $1000 assembled, kit version price not quite set at this time.


聆听美国First Watt B1前级放大器

搭配SIT 2立体声后级放大器的绝妙组合

The <wbr>First <wbr>Watt <wbr>B1 <wbr>前级Buffer <wbr>PreampThe <wbr>First <wbr>Watt <wbr>B1 <wbr>前级Buffer <wbr>Preamp

The <wbr>First <wbr>Watt <wbr>B1 <wbr>前级Buffer <wbr>Preamp

The <wbr>First <wbr>Watt <wbr>B1 <wbr>前级Buffer <wbr>Preamp

1.jpg


出自Nelson Pass之手

 

    谈到First Watt这个牌子,或许很多发烧友都它都是有点陌生吧!不过当提到Pass Labs这个大名鼎鼎的音响牌子,大家都对旗下的音响器材如数家珍了吧!它们两者有什么关系呢?原来First Watt是出自美国一流的大师级放大器设计师Nelson Pass之手。

    早在1991年,传奇的音响设计师Nelson Pass先生在美国创立了音响厂牌Pass Laboratories,以PASS Labs为品牌而设计和制作的大功率纯甲类放大器和大功率偏甲类放大器成为不少发烧友心中的梦幻铭器,最终在Hi-Fi界乃至Hi-End界确立了牢固而显赫的地位。Nelson Pass先生并不满足于对追求音乐完美还原境界,在他的脑子中充满了许多关于音响的理论,并计划用相应的理论设计有步骤地制作可以真正量产的产品来验证这些理论。他自己成立了Pass Labs,设计Pass系列放大器,不过他还记得Dick Olsher先生所提出了“输出功率中的第一瓦是最重要的”的理论,Nelson Pass先生由此得到启发和影响,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发展方向,因小功率与大功率是相对却未必矛盾的两种工作状态。根据这一理论,Nelson Pass先生在1998年创立了一个新的First Watt品牌。

    这个First Watt是他自己搞的“新作坊”,专门推出他亲自设计,并完全满足自己要求的一系列功放。与许多音响设计师离开原来的公司进行而再次创立新品牌有所不同,Nelson Pass先生并没有离开Pass Laboratories公司,从Pass LaboratoriesFirst Watt这两个互相提供链接的网站就可从另一角度得到证明。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PASS Labs与这一回新研发的First Watt的关系了吧,它们是两个设计思路和方向不同的品牌,与前作Pass Labs相比起来,First Watt的设计理念是通过精心选取放大器的工作点,摒弃很深的负反馈,只需很浅的负反馈甚至不需要负反馈,就可有效地控制失真,以此避免深度负反馈在抑制失真的同时却带来音质劣化的负面影响。在放大器从零到最大功率输出的有效工作范围内,放大器不但具有极低的失真,而且具有极好的声音还原。为实现上述理论,最可行的设计是采用经过精心选择的简单电路,精心选取工作点,并在甲类或偏甲类的状态下工作。

    相对于Pass LabsHI-END器材,First Watt将他的Simple is Best理念更进一步发挥,不追求大批量复杂大功率,只制造简单化的高水准精品,属彻彻底底的简而精。First Watt最近正式宣布推出两款全新SIT-1SIT-2后级放大器,其中前者为单声道后级放大器、后者则为立体声架构的后级放大器,它们均采用了SemiSouth定制的碳化硅晶体管,以JFET管采用单端纯A类零反馈的放大设计,以取得更加自然的声音,提供10W/8欧或8W/4欧及10Wx2/8欧或8Wx2/4欧的输出,可以带给发烧友不同的发烧器材搭配。

    作为First Watt新一代的后级放大器,厂方为SIT 2立体声后级放大器采用崭新的设计,在此设计下,First Watt的产品均工作在纯甲类状态,最大输出功率不会太大,在负载为8Ω时最大为30W,部分产品甚至更小,最小的仅为5W。相比之下,PASS的产品在负载为8Ω时,纯甲类放大器的输出功率最大为200W,从最小也有30W;偏甲类放大器的输出功率最大为1000W,最小也有150W。可见,Nelson Pass先生通过First Watt这一新创品牌,将Dick Olsher先生的理论,转变成实实在在的多款产品,而笔者这次有幸试听了First Watt其中的最新SIT 2立体声后级甲类放大器。

用心设计和精良制作

    全新的SIT系列出自Nelson Pass之手,其设计技术是采用由JFET演变出来的SIT静电感应晶体管。JFET是一种单极的三层晶体管,它是一种控制极是由pn组成的场效应晶体管工作依赖于惟一种载流子——电子或空穴的运动;而SIT,也就是静电感应晶体管,是一种结型场效应晶体管。它是在普通结型场效应晶体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极型电压控制器件,有源、栅、漏三个电极,它的源漏电流受栅极上的外加垂直电场控制。

    在FIRST WATT最新发布的两款SIT 1/SIT 2 后级放大器中,SIT 1为单声道设计,SIT 2为立体声设计版本,SIT 2的每声道都是10W功率8Ω阻抗纯A类输出。两端纯A类放大技术,无负回输设计,为了取得SIT的最佳特性,配合极低的阻抗输出,成为唯一接近三极真空管特性之晶体管设计器材。静电感应晶体管是一种多子导电的器件,适用于高频大功率场合。而且在SIT 1/SIT 2 后级放大器中机内,只有一件有源元件,其余全部均是无源的零件。毫无疑问,Nelson Pass的技术是非常值得信赖的,他以他几十年的实战以及和各大著名厂商之间的合作经验,针对全音域单元制作的极其简单却具有3极真空管音质与音色的两款晶体管后级功放SIT 1SIT 2SIT 1号为分体单声道,还能根据所用全音域喇叭的不同需要,通过面板表头左边的旋钮来调整不同的参数,以配合不同的喇叭的需要;SIT 2号为立体声2个型号的功率都是每一边10W ,可以应对4---16欧姆的不同全音域单元的需要。由此看来,SIT 1/SIT 2将会是影音房与HIFI房的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2.jpg

 

    而在外形设计上, First WattSIT 2立体声后级放大器带给笔者似曾相识的感觉,留有Pass Labs的设计影子。整体设计简约、自然。SIT 2立体声后级放大器在机身上没有信号源选择按钮、只是具备两个闪烁的工作状态显示灯。简洁的前面板及其处理工艺的风格已是给人非常熟悉的感觉;两侧向上斜翘并涂覆了黑色哑光漆的铝制散热翅片,就跟PASS INT-150合并式晶体管放大器完全一样,这也再次证明了First WattPASS是一脉同源的。First Watt SIT 2与同一品牌下的其他产品一样,专门设计来推动效率相对较高的音箱,使其在合理音量下可还原出质量极好的声音,是面向具有良好音乐修养发烧友的作品。除了它与其他多款First Watt放大器有着相同外观造型的机箱和电源变压器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使用了强放型JFET晶体管。强放型JFET晶体管,具有噪声极低、失真极低且线性极好的特性,因可还原出质量极好的声音而常常用于唱头放大器、前级放大器上;在相同的失真率下可使用更浅的负反馈度,或在相同的负反馈度下具有更低的失真,这为简化电路设计提供了更好的现实条件。这种强放型JFET晶体管,可在不高于1200V电压和不强于30A电流的极端条件下工作,在散热条件良好的前提下可承受较大的连续功率,这些出色的性能让First Watt SIT2后级放大器在设定的单端甲类状态下具有超过数十年的长久工作寿命。

3.jpg


    同时,First Watt SIT2也借鉴了电子管放大器的某些设计理念,采用单端纯A类放大技术,无负回输的设计,机身的内部放大电路结构非常简单。输入级电路为传统的差分式电路,其后的功率放大级电路类似于电子管放大器常见的MU跟随器,这两级电路均使用了噪声极低、失真极低且线性极好的强放型JFET晶体管。First Watt SIT2在机身上附设的无负回输设计的回路,可以结合使用强放型JFET晶体管,与结构相同但使用MOSFET晶体管的放大电路相比较,负反馈度和总失真更加之低,如此优良的设计可以很容易就为整套音响系统再现出精确干净而温暖宽松的声音,在这次搭配同厂的B1前级放大器来驱动Hansen AudioThe Knight II落地式扬声器的音响系统中,让笔者对SIT2立体声后级放大器在重播音乐时的声音表现充满了期待。

 

4.jpg

 

     体验高纯度的声音表现

    笔者这次来到香港雅典音响的试音室,体验一番First WattSIT 2立体声后级放大器的高纯度声音表现。SIT 2立体声后级放大器在现场驱动的是一对来自加拿大Hansen AudioThe Knight II落地式扬声器,并搭配First Watt同厂的B1前级放大器,阵容鼎盛,开始本次的高品质聆听。而这次搭配的First Watt B1是一台无源前级,它巧妙地采用了一个高输入阻抗的JFET电晶体作信号缓冲,对于线路它是没有提供任何的增益。这台“缓冲前级放大器”以极其简洁的线路和极高等级的元件、线路组成一台高质量的前级。配合SIT 2立体声后级放大器采用的单端纯A类放大技术,加上无负回输的设计,为的是让SIT2呈现最佳声音特性,并成为唯一可以接近三极真空管特性的晶体管设计器材,这一个特性令笔者相当期待。现场所感,SIT 2立体声后级放大器驱动The Knight II落地式扬声器带来的声音纯度特别高,声音不仅多姿多彩,而且有着绵密、细腻的声音质感。

    先来播放Gabriela Montero的《Piano Recital》这一张作品,在First WattSIT 2立体声后级放大器之下,当播放了其中的華麗高雅的古典鋼琴曲时,让笔者可以聆听到在录音中渲染過多的细节,声音听起来非常艳丽、动人。在Gabriela Montero快速又流暢的鋼琴顆粒運行中,感受到具備自信與精準的娴熟弹奏,在強弱之間拿捏得非常恰当,从中可以看到SIT 2立体声后级放大器搭配B1前级絕不是粗獷豪邁的放大器类型,而是具备了浪漫柔美的特質,可以将Gabriela Montero對音樂的想法表現得更为一清二楚,在音乐中得到更好地体现。接着来聽鋼琴的演奏,播放的《郎朗/维也纳音乐会现场实况》,感受得到音乐中的重量感足够,音樂細節豐富,当音乐的猛爆的樂段到来時,又不會顯得過度刺激。音乐中可以感受到演奏者帶著輕鬆與自然的表情。现场所感,在录音中的很多現場的噪音也被捕捉得到,呈现出丰富的細節,诸如現場聽眾細微的咳嗽聲等都一览无遗,可以让笔者感受到音樂會的真實感。

    在Emil Gilels演奏的貝多芬第14號鋼琴奏鳴曲中,曲目長度約7分多鐘,为笔者带来快速流轉的鋼琴表现,钢琴音符非常強烈,而左手的強烈斷奏卻怎麼也擋不住這股激昂的情緒,可是就在這樣濃烈卻又無法停止的演奏氛圍下,让笔者一口氣聽完了整段樂章,絲毫不覺得漫長,在SIT 2立体声后级放大器的詮釋下,Emil Gilels的琴鍵顆粒扎實、流暢,力道強弱變換之間拿捏得當,充分反映出演奏者的彈奏技巧與演奏情緒。而在人声表现上,Rosa PassosRon Carter的《Entre Amigo》同样令笔者陶醉不已,Bossa Nova輕快彈跳的感覺清晰、细腻,加上Rosa表现出的歌聲更将音乐中的慵懶可愛、柔媚多情的感情与细节表露无遗,听起来非常过瘾。接着來一段爱尔兰女歌手恩雅Enya的《Watermark》(浮水印),當中複雜的電子樂器和聲加上龐大而持續的能量,此时可以發現并没有难倒SIT 2立体声后级放大器的声音表现,它依然在现场营造出一种如幻如真,如诗如画的气氛。音乐当中的低音提琴和管风琴都表现得很出色,也展现出Enya不食人间烟火的声音,带来開闊的音乐氣勢。此外,SIT 2立体声后级放大器驱动The Knight II落地式扬声器带来的音質非常透明,而且中低頻整體帶来適當的厚度,所以音樂怎麼聽都很有氣質。少不了听听爵士乐的表现,挑选了Jennifer Warnes的《Famous Blue Raincoat》(著名的蓝雨衣),现场可以让笔者聽到很漂亮的低頻線條,尤其是爵士鼓的鼓點清晰快速,一點也不拖泥帶水,音乐当中的電吉他音色也很漂亮,穿插在Jennifer Warnes的歌聲之間,帶出些許藍調憂鬱的氣氛。

    鮮活表情加上穩重低頻,可說是SIT 2立体声后级放大器最好的寫照。依照10W 8欧姆的纯A类输出的功率看起來不大,但SIT 2立体声后级放大器的推力卻是相當充沛,在现场驱动的The Knight II落地式扬声器可以和SIT 2立体声后级放大器相處愉快。再次拿出Hugh Masekela富有濃厚非洲節奏的《Hope》作品来欣赏。在音乐中,SIT 2立体声后级放大器驱动The Knight II落地式扬声器,重複出現一段連續的規律鼓聲,仿如将笔者带来非洲平原的广袤的天地,感受着从最弱漸增至最強的声音变化,音量的从弱增加到強的流暢階調,可以得知SIT 2立体声后级放大器的功率輸出一马平川,並無阻礙。

    因为SIT 2立体声后级放大器的输出功率特别小而只有10W 8欧姆的纯A类输出,所以《Hope》的音量限制令笔者有点焦急,不过当开声之后到处都是脉冲的声音、感觉并不会钝,而且充分重现出低音鼓的量感与大小,这正是SIT2后级带给我毫无怨言的重播,尤其是带出的鼓點具备紮實衝擊力,清晰的音像輪廓與定位快速的彈跳感,每每都在顯示出SIT 2立体声后级放大器具備良好的低頻控制力。

结语

    这次聆听,让笔者感受到美国First Watt B1前级放大器搭配 SIT 2立体声后级放大器的绝妙组合,凭借厂方出色的技术,可以让更多发烧友体验到由JFET演变出来更优异的SIT静电感应晶体管技术所带来的声音魅力。

 

      感谢《影音极品》提供文章!




新年新希望:First Watt B1 Buffer Preamp

 

2008 年夏天,Nelson Pass 在他旗下的 First Watt 網站上,發表了一個極簡的晶體前級線路:First Watt B1 Buffer Preamp。

這個線路非常簡單,一言以蔽就是以一級 JFET 做源極隨耦器 (source follower),並以另一顆 JFET 做恆流源(constant current source),前後各一顆交連電容,如此而已。

這個電路不但簡單,其實還很基本,之前塞爾維亞的 DIY 名人 Rogic Pedja 就曾在網站上提出類似的架構。也因此 Pedja 發表聲明,指責 Pass 剽竊他的設計。

不論如何,Nelson Pass 總之是寫了一篇清楚明瞭的好文章,詳細地告訴你 B1 的工作原理、測試數據、零件的選擇、製作要點。照著 Pass 的解說來做,從選料、搭棚、裝機,都會非常愉快順利。

奇怪的是,曾有一段時間,國內的 DIYer 很熱衷 clone Pass 的機器。這次在幾個主要的國內 DIY 網站上,卻都沒有看到相關的討論。連用 Google 去搜尋 "Pass B1 Buffer” 都只有一篇繁體中文的結果,還是香港的。不知是國內的 DIY 資訊落後,還是 DIY 風氣冷清。

自從 Gainclone 和 TDA1541A DAC 漸漸穩定,又購入了 CEC TL51X 轉盤,我的興趣漸漸移到了前級上。本來已經有一件 Audio Note Japan M7 Line Stage 的半成品,但一直找不到適當的機殼,所以遲遲沒有完成。這次卻被 Pass 的 B1 Buffer 所吸引,因為他強調現在的前級,其實不太需要多餘的增益,用 single end JFET 作簡單的電流放大即可得到自然中性的聲音。Pass 對於 DIY 有很多貢獻,他推崇的極簡線路,single end 放大,也都與我的偏好不謀而合。但之前一直沒有興趣製作他的線路,因為他的後級總是非常難搞,即使號稱小功率、極簡,也需要笨重的變壓器和龐大的散熱片,累煞人也。相比之下,前級簡單多了,線路極簡,製作起來就真的不會太麻煩。所以今年看到這個線路,就立刻開始準備製作這台前級。

可能太久沒有製作新機器,我花了很多時間才把心情沉澱,並把相關的零件和機箱準備好。結果拖到了年底,這才一切就緒,於是趁著新年假期把第一版試作機裝了起來。

製作筆記:

1. B1 Buffer 每聲道要兩顆 2SK170-BL,而且要配對,Pass 更強調這是好聲的關鍵所在。我手邊剛好有將近 20 顆 2SK170-BL,用洞洞板搭了一個簡單的線路,2SK170 的 source 和 gate 接地,以 9V 電池,透過 1k 電阻送給 drain。最後選了四顆 Idss 在 9.01 - 9.03 mA 之間的晶體。

2. Pass 本來採用外部的 switching power 作為 18V 的輸入。這樣當然非常簡單省事,而且 Pass 說這個線路對電源並不敏感,所以用 switching power 就很不錯了。但我一直覺得好的 switching power 很難找,如果隨便用上一個不熟悉的電源,將來在試聽和調音時會增加不確的因素。所以我還是搭了一個簡單的 18V 線性供電。用 Schottky Diode 11DQ06 整流,LT317A 作簡單的穩壓。電容有 Panasonic FM、Elna Silmic、BCC 013、UCC SPP 等,是從庫存裡湊出來的。

3. 主放大電路,Pass 用了兩顆 15000uf 電容供電,我手邊沒有那麼大的電容,也不喜歡那麼大的電容,加上 Pass 說幾千到幾萬 uf 都可以,所以我改用 Panasonic FM 2200uf 代替。

4. 每聲道有兩顆交連電容,輸入交連是 1uf,輸出交連是 10uf。Pass 建議用 metalized film 電容,但我不喜歡 metalized film 電容的聲音。然而,我手邊雖有 1uf 的 MultiCap RTX,非常好聽,但體積實在太大,裝在這個小小電路板上未免費事。現在既然只是試做機,我一律用 Black Gate N 代替,這已經是非常好的交連電容了,我覺得 Black Gate N 甚至勝過許多 film 電容,體積又小。

5. 本來電路上有訊源切換的設計,但我的訊源只有 DAC,所以直接捨棄,訊號進來就直入 VR。

6. VR 採用手邊東京光音很便宜的一款產品(價位在800塊上下),這款 VR 聲音偏軟,清爽甜美。

7. 我把電路板鎖在一大片一公分厚的 MDF 上,再置入唐竹賣的厚鋁黑色機箱,搭配銀色霧面旋鈕,非常美觀穩重。

8. 所有的電阻都是 Philips MPR-24 0.1%,除了連接 LED 指示燈的改用便宜的 MRS-25。


一開機就很順利,電源的電壓、輸出直流等測試都一切正常。接上我的系統試聽,背景很乾淨,聽不到噪訊。一開始就發出非常生活有朝氣的聲音,與原本的被動式前級比起來,B1 雄渾有力。但聲也有一點衝,有一點硬,不如被動式前級柔軟純淨。Break-in 半天之後,B1 試作機聲音柔順許多,但還是有一股「晶體味」,但還算耐聽,至少我聽了一天下來,覺得相當愉快。目前試過古典樂、Jazz、人聲,音色的確如 Pass 所言,非常中性,頻帶很寬。加上 B1 之後,我的系統聲底變得陽剛許多,不像之前那麼陰柔。

First Watt B1 Buffer Preamp 的確是簡單好玩的機器,試作機只是開始,可以調的東西很多,例如電源、零件、layout 等等。我對晶體線路沒什麼經驗,還有很多很多地方要實驗和了解,接下來 2009 年可以好好的改機調音了。


線路圖和 Nelson Pass 的解說,可以在 First Watt/PassDIY 網站上下載到 PDF 格式的檔案。

First Watt B1 Buffer Preamp 升級

自從一月多完成 Nelson Pass 設計的 First Watt B1 Buffer Preamp 以來,對這台簡單前級的聲音非常滿意,臨時搭棚的試作版,竟然就這麼絲毫不改地聽了幾個月。

三月中在 PassDIY 網站看到他們重新發行 B1 的 PCB,欣喜之餘,立刻訂了幾套。由於寄送處理的失誤,幾經波折,等了一個多月,昨天終於收到了這批 PCBs。除了 PCBs 之外,為了方便,我也順便訂了配對完成的 JFET 2SK370GR。PCB 品質極佳,layout、孔位、製板都無話可說,背面還印上 "Tested" 字樣,表示連裸板都還有品管。除了 PCB 和 JEFT,PassDIY 居然附上自家 logo 貼紙,品質也不差,完成機器後貼在機箱上,倒也頗有幾分模樣。

由於之前已有一部試作機,機箱、變壓器、電源、VR 等雜七雜八的部份都已經就緒,如今我只要裝好這張 PCB,再替換掉之前搭棚的板子即可。所以,晚上花了點時間,就完成了新版的 B1 buffer。

為了先了解 PCB 與原先自行 layout 搭棚的差異,零件的廠牌系列幾乎都沒有更動,儘量按照原先的搭棚版作。電阻幾乎全用熟悉的 Philips MPR24 0.1% metal film 電阻,濾波電容是 Panasonic FM 系列,輸出入交連電容也仍是 Black Gate N/NX 系列。比較大的差異只有兩處,一是把輸出串連電阻改為解析力高而音色甘甜的 Caddock MK132,二是把所有訊號路徑上的配線,由 Mogami 多芯銅線換為 Cardas Litz 機內線。當然,還有 一個額外的差別,就是原先使用的 2SK170BL 現在換成了隨 PCB 一起寄來的 2SK370。

有了 PCB,裝機就成了 trivial 的事情。主板很快就完成了,倒是花了很多時間在處理麻煩的 Cardas Litz 線。完成之後,上電測試都非常順利,就拿到房間裡,接上主系統試聽。雖然新的 Black Gate 需要長時間 break-in,但現在的聲音仍然非常好,比原本清澈許多,樂器的分離度更好。當然這有可能是新的 PCB 所帶來的影響,有可能是 Caddock 電阻的好處,有可能是 JFET 的差別,也有可能是 Cardas 線所帶來的提升。音響 DIY 的困難和有趣之處就在這:即使線路都一樣,只要製作上的環節稍有變化,幾乎都能反應在聲音上。無論如何,現在得到了更好的聲音。

PassDIY 出品的 PCB 動輒搶購一空,不過品質的確優秀。新版的 First Watt B1 buffer preamp 令人滿意,配上新的喇叭,整體的聲音彷彿又升級了。接下來就是繼續調整,換換電容的規格和材質,試試不同的電源,改用規格更好的 JFET LSK170。這樣一組小巧簡單的前級,消耗功率不到1W,不熱不燙不耗電,聲音又無可批評之處,真是相當好用。如此一來,我又更沒有動力把做到一半 5687 單管前級裝起來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