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努比亚玩转Z7 max相机所有模式,初学者教程!

 魔趣大师 2014-10-07

  先说自动模式Auto篇!

  首先,说起手机相机,对于平民玩家来说,相信大部分人还是喜欢最简单的傻瓜式自动模式,即Auto模式。因为操作简单,拿起来就拍。能最大程度节约时间进行拍照,适合拍取一些简单画面,只为留住当时那个瞬间,对清晰度,画面色温无太大要求的照片。

  相比上一代Z5S的Auto模式。个人感觉Z7 max的自动模式有所改善,比上一代拍的要清楚了好多,失焦跑焦概率大大减少。但他毕竟还是自动模式,优化还是不好。自动模式,还是佩服苹果的技术。

  nubia Z7 max相机的自动模式依旧还是以前那种状态,即打开相机框定画面后,相机会在程序指引下进行一次自动对焦。如果光线很好,而你拿手机的手也没有抖,那么,你拍出来的相片还看得过去,但在色温及画面明暗程度方面,得不到保障。

  自动模式下的自动对焦和测光还是无法达到你理想中的情况!如果你在点击拍照时,手有些抖,那么画面就会变模糊!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失焦。即你选定好画面后,手即使没有抖,但因为光线等一系列的条件的影响,自动模式下的画面会失焦,出来的照片也是模糊的!

  上图一一对比吧!

  第一张,Auto模式,选好画面后,手指不触碰屏幕,失焦情况,导致绿色的小枝丫叶片发虚,看不清。

  下面一张依旧Auto模式,同一景物,自动对焦成功的,你会发现和上面的比起来,叶片等清晰了许多!

  

  第三张,还是这张老树新芽的照片,这回我用的PRO模式,手动对焦测光了一下。上一张图片偏亮,感觉树木断裂处有些发白,而手动测光后的则好一些,整体暗下来点。

  

  由上三张对比,可以看出,同一景物,自动模式的失焦情况依旧存在,即便自动对焦成功,画面亮度与实际场景的亮度又偏高一些。不过如果在光线暗一些的情况下,这种自动模式反倒有所弥补相片光线的问题。

  再来三组对比图,Auto失焦情况和PRO对焦好的情况!

  

  

  

  

  

  

  你会发现,在Auto下,近景和远景失焦严重,放大后都是虚的,看不清。而PRO手动对好焦后,画面很清晰!

  下面再来两张同一景物,Auto和PRO下的对比,上为Auto,下为PRO,Auto明显偏亮!

  

  

  以上几组对比总结:Auto模式下,概率性失焦跑焦,同一场景,Auto比PRO 模式下图片来得亮一些,当Auto使用的很好时,即光线.手不抖,自动对焦后不跑焦等一些列满足时,拍出来的照片还是相当满意的!

  当然,Auto也不是想的那么渣,当你拿的稳,自动对焦很好的情况下,其实和PRO模式下什么也不调的情况差不多,不信接着看,以下会有注释!

  

  

  这两张是不是感觉上一样,能猜出哪张是Auto,哪张是PRO么?

  其实Z7 Max的Auto模式,在我看来,拍出清晰好照片就是一随即概率,如果掌握的好,相片质量还算不错的,如果你真的完全把他当苹果Auto模式用,那就真不好说了。这里不是贬低努比亚的相机,只是它还需进一步的优化而已。相比前几代努比亚手机的自动模式,进步不小,但仍需努力!

  下面几张都为Auto模式下拍的,不论近景还是远景,都很清晰!尽情的放大看吧!

  

  

  

  

  

  自动模式暂且就介绍这些吧,其实这个是最简单的,不做多的介绍了。

  现在来说PRO模式下的效果吧!这是一个专业模式,需要分步讲!

  首先讲PRO下设置里的各种选项。

  1.照片大小。这个很简单,设置图片拍出来的大小的,里面7种大小就不多介绍了,一般我们拍照也不会去改它,默认1300万像素.

  2.白平衡。同样分7种模式,,自动,白炽灯,日光,荧光,阴天,独立,手动!

  自动,适合较多场景,白天基本上都是用这个就好了。

  白炽灯,这个情况用的比较少,因为现在的生活当中,白炽灯用到的地方已经很少了,都被白色荧光灯或者LED所取代。所以除非你在白炽灯下,要追求那种画面效果才会用到,且此画面色温看上去偏蓝。

  日光,这个其实和自动模式差距不大,只在阳光很大的户外,照出的相片才能看出和自动模式有些许色温上的差别。

  荧光,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那种白色灯管,这个一般晚上才用到,且在室内的。如果室外,直接上夜景模式了。

  阴天,这个用到还比较多,弥补没有阳光而导致的光线偏弱的状况。

  独立,这个比较强大,菱形调节框的拖动,能随心调节换面的色温,调节更细腻,比设定好的模式要来的更人性化。

  手动,提供2000k到8000k的调节范围,独立白平衡功能类似。

  3.ISO。调节感光度的意思,在光线比较暗的情况下把ISO调高的话会降低快门速度也就是说可以让照出的照片不是很模糊但是有得必有失,高的ISO使照片颗粒感很强的,低的ISO会是画面细腻。分别是ISO100、200、400等。普通情况下一般是用ISO100。

  4.曝光补偿。提供适当的光亮补偿或者减少曝光值。

  5.偏光滤镜。这回在z7系列手机中,加入了偏光滤镜这个功能。相当于单反上用的滤光片这种东西,恰当的使用偏光滤镜,能让某些画面看上去更加的有意境。

  6.构图线。提供九宫格和黄金分割线两种,巧妙的构图能让画面看上去更美!

  7.连拍。提供速度优先和画质优先两种选择,这个只在你使用连拍画面时用到,用户自己按需求选择。

  8.急速抓拍。提供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两种模式,这个后面我会单独介绍。

  9.HDR。在弱光情况下,能有效的补偿画面亮度。

  10.手动调焦。非常非常强大的功能,后面会细说。

  11.罗盘水平仪。只是提供方位与水平的参考。

  12.人脸识别。打开后,再拍照时提供一个人物识别功能。

  13.降噪。默认打开模式,有助于相片的成像效果。

  14.位置标签。提供位置信息的。

  15.快门声音。开关拍照时快门的声响的。

  16.景深预测。对焦时,画面出现红线,这是提示你画面中哪些景物是对焦清晰的,方便你对成像后的照片提前做出预判。

  17.恢复默认。

  18.存储位置。让你选择照片存在哪的选择

  额。。。。。纯手打,好累。

  说起努比亚的相机,广告中的手机中的单反,其实指的就是PRO和FUN模式,强大就强大在这里。不说了,以下图片均在PRO模式下拍摄,上图片。

  

  先来张酷酷的摩托吸引你们的目光!日光白平衡下拍的。

  PRO模式下的近景虚化还是很不错的,凸显出那两片红叶!

  这张图片其实是天还不太亮时拍的,旁边有棵大树遮挡了光线,我把测光点拉到了左上角的位置才让图片看起来有这亮!

  这一张天空太亮,把测光点拉到天空,让上方暗一点,不至于太亮感觉过曝。

  这一张其它的没调,只是将白平衡选择在日光模式,因为当时太阳很大,不调的话,画面太亮了!

  这张抬头仰拍的,只是手动对焦测光都在红色区域,所以天空白处感觉很亮!

  荷花,日光白平衡,其它自动,还是感觉上很清晰的!

  夏蝉,又名知了,很生动吧!

  园中小花,半晚时分拍的,开了HDR,所以画面没有那么的暗,不开的话,画面感觉黑黑的!

  雨后芦苇,茎叶水珠,一一呈现!

  

  半晚,公园路灯开启,采用了独立白平衡,让画面看起来显得偏暖色调些。

  

  再来张逆光拍摄,阳光刚好透过凉亭的尖尖顶端,是不是像颗发光的明珠在黑夜中闪闪发光!

  

  一日双辉,我个人挺喜欢这张的,感觉超有意境!

  

  来张漂亮的日落图,美不美!其实好的照片构图是关键,时间创造美景,构图体现美景!

  

  嘿嘿,这张是学着开机动画里的一张照片,模仿的,没模仿好,只怨想起模仿时,太阳以进入云层中,不出来了。不过这也好,不至于画面太过暗了,还是挺喜欢的!

  好了,今天时间好紧,没太多时间来写了,先这些吧。总结一下:PRO下,对焦和测光不要懒,都点在一个地方。适当时候分开,画面更好。其次,白平衡和HDR的巧妙运用,能让你的出片更加真实和美观!

  PRO之白平衡篇

  白平衡里有7种模式自动,白炽灯,日光,荧光,阴天,独立,手动!

  今天由于时间匆忙,就随便找了个参照物来讲解下白平衡吧!上图说话!

  

  PRO下,全部都是默认的模式,只是对了下焦,出来就是这样的!于实际场景颜色差别不大!

  调到了白炽灯模式,你会发现画面稍微偏蓝。

  日光模式,这时画面就开始偏暖往黄颜色方向走了。

  

  荧光模式,其实因为是大白天拍的,所以和自动模式出来的效果差不多。如果你在晚上,在自己家,顺着荧光照明灯光源方向,随便拍个有色物体,你就会发现其实画面还是偏暖的多一些的,和用自动白平衡拍的还是有差别的,有兴趣的可以自己试试!

  阴天模式,你会发现画面更加的偏暖,更加的偏黄色系了。

  再讲独立白平衡时,因为它的可调节性,有人说要看在拍绿色景物时的调效图,所以我会放出几张不同白平衡点照片,注意看菱形调节框的位置!

  

  

  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三个点再说手动模式调节白平衡时,先说它的调节范围,2000K到8000K的调节范围。因为它的调节可以调到极限值,所以会比上面几个模式所设定好的值来的色温差更加明显!

  图上可以看出色温从蓝到无,再到黄色。下面就放出2000K,400K,6000K,8000K时的色温对比图,十分明显的!

  

  2000K效果图。这个比白炽灯模式更加的偏蓝!

  

  4000K效果图!这个就跟日光白平衡差不多。

  

  6000K效果图!跟自动白平衡差不多了!

  极限8000K效果图!

  不难看出,这种手动调节的色温幅度,比上面既定好的模式下色温差更大。这样就能更好的进行细微上的调节,好比你在阴天模式,你想让画面更加的偏暖一些,你就只能重新选择手动白平衡下,拉大到8000K左右,这样才能实现。

  再来跟大家说说PRO下其它的一些设置吧!可能有点杂,认真看看吧!

  先来说说HDR吧,在白天,如果光线充足,拍外景其实不大需要开HDR,如果开了,反而会让图片过曝。比如下张对比:在户外,光线充足,前者未开HDR,后者开了HDR。

  

  再说说在光线不充足的情况下,开与不开的差别吧!

  下面两张是楼主晚上去电影院看电影时,在影院3楼楼道入口处拍的,光线不是很好,两张对比如下:

  

  可以看出,光线不好时,开HDR是非常有用的!

  再来三张PRO直接拍摄,普通夜景,和FUN下超级夜景模式的对比图。PS:拍的时候手有点抖,感觉有点糊,大家不要在意关键是看亮度对比。

  

  

  对比上两张的照片,相信大家应该应该可以看出,普通夜景模式还是没有开HDR的来得亮!而超级夜景又因为有些许光源的影响,拍出来的相片泛白过曝!

  接着说白平衡和一些构图技巧的事吧!相信大家都很少用到黄金分割线的构图方法,基本都是九宫格模式。因为看上去不是很好用,其实它就是按照黄金比例不断旋转扩散的圆弧。

  先来张什么都没调,随意拍摄,只是稍微注意了下流水小沟的延伸方向。

  下面两张,自动白平衡模式下,注意黄金分割线外围的圆弧基本与石条椅的弧度一致,这样看起来画面就有了一种弯曲美。

  

  下面两张是我用手动白平衡模式,将数值拉大到8000K时拍的,因为拍摄时正值中午,阳光较大。所以我想将画面调得更加温和点,这样就不会因为阳光的强烈而导致相片整体发白,依旧请注意弧度的一致性!

  

  再来两张色温调到最低值2000K时的样张,你会发现图片偏蓝了!

  

  黄金分割就先说到这了,再说下大家常用的九宫格构图法:

  先来看构图线和成像图吧,草坪占三分之一,石柱占三分之二空间,色温我依旧调的8000K值。

  

  再来看看如果不调色温和色温在2000K值时的对比图:

  

  

  白平衡作用就是这么的强大,下面两张,中午时间,自动白平衡和8000K手动白平衡的对比图,个人还是喜欢后者。

  

  其实调节图片的色度还有一种小技巧,那就是偏光滤镜。其实相信大家很想拍出蓝蓝的天空的效果图吧,下面就放图来看吧!

  纯PRO对准天空就拍,天空本就不蓝,加上逆光拍摄,更加暗淡!

  把白平衡拉到2000K时,画面也不过如此,树叶其实还帮我遮挡了太阳!

  想出蓝蓝的天空,这时,我将偏光滤镜开启到偏蓝模式,效果如下:

  是不是就很美了!!!

  电子光圈和慢门篇

  今天来说说PRO下,那个好玩的电子光圈和慢门吧!

  相信大家很多人不是大会玩电子光圈,但是看过那些动态感的美图。电子光圈是一中光圈优先的拍照模式,恶意调节光圈的大小,相机自动调节快门的速度。适合拍摄静止的风景,夜景,静物或者慢速运动的物体!

  这个电子光圈也是在X6上率先推出,后来又普及到Z7系列和上代的一些机型上。

  先来看看电子光圈的截图吧!

  

  可以看见电子光圈分为2.8 4.0 5.6 8.0 11 16 22和B门7个档位,快门补偿在-3到3之间。

  好了,下面来看我拍的摩天轮不同光圈值下的效果图吧!六张图光圈值分别为4.0 5.6 8.0 11 16 22,快门补偿值我没有去调,调了也只是加长曝光时间而已。因为光圈值2.8的曝光时间太短,出片效果不明显,所以就没上传了。

  

  

  

  

  

  效果不错吧!

  再来说慢门的小技巧吧!

  慢门是一种慢速快门的拍摄方式,而已调节不同的曝光时间。适合拍摄本身光线不足的场景,具体带动感的人物,车,雨雪等物体,或者波浪,光轨这类的。

  这里楼主本想拍个车光轨的,可实在找不到那种光线弱,车又多的十字路口。在这里只好用另一种小技巧来使用慢门模式了。拍不了动态的,我拍静止的还不行么!

  在黑夜里,如果单单用PRO普通模式拍远距离的发光物体,要么拍的不清楚,噪点多。要么开超强夜景,可效果依旧不会好到哪里去。不信看下面两张图,还是老地方拍摩天轮。

  第一张纯PRO下,手动对焦测光。画面不够亮,摩天轮灯光模糊不清!

  第二张超强夜景,画面虽然亮了,可摩天轮的灯光依旧模糊。

  接下来我把相机跳到慢门模式,光线不足的地方,用1/2(二分之一)秒的时间曝光时间,结果出来的几张照片如下,摩天轮上的灯光变得细条感了,亮度也适当。

  

  

  其实慢门的巧妙运用,在晚上比什么常规PRO或者超级夜景强太多了,堪称夜拍神器!巧妙的掌握曝光时间,出好片易如反掌!

  手动调焦篇!

  继续,来说说PRO下的手动调焦功能吧,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功能,对于那些喜欢拍微距景物的爱好者来说,再好用不过了。手动调焦,顾名思义,手动来调节景物的对焦距离。nubia相机提供了从微距(一朵小花标志)到78倍距离调节感应区间再到无限远景的调节空间。相信大家再使用这个功能时,基本上也是想去拍微距用,所以一般只用到微距档和前面几个近景档位了。当然,如果你想拍远景,用到大的档位也是正常!想把微距拍的好,其实很简单。一要手稳,二要眼神好。手稳,是拍摄的关键,要保持在景物很清晰时拍照。二要眼神好,因为手动调焦,微距档距离很近,要判断正确在那微小距离的调节下,哪里才是画面最清晰的时刻。在加上白平衡和ISO的辅助调节,有这三点的保证,才能拍出好的微距,下面放些我拍的图片,供大家欣赏。我也不能保证每张都是最清晰的,毕竟这些都是手持拍摄,没有用三脚架,但我尽量保持画面的清晰!

  

  

  

  

  

  

  

  

  

  

  

  

  微距就说这些吧!

  PRO下,其它的功能就不做细说了,下面简单文字介绍下了。第一个,抓拍功能,这个是Z7系列新加入的功能,黑屏状态下,连按两下音量下键,会进行黑屏抓拍(偷拍),手机相册里会出现三张明暗程度不同的照片,一般中间的一张曝光程度刚刚好!这里就不放图了,男的去抓拍美女吧,女的去偷拍帅哥吧!

  偏光滤镜,这个也没什么好说的,提供了7种彩色滤镜和4种黑白位置滤光镜。这个属于比较偏的应用,娱乐为主,大家自己试试就晓得了。

  再其它的就真没大的介绍了,各自用用都知道了。

  今天开始转入相机的第三个大的模式,FUN的介绍!

  FUN模式,也是努比亚特有的模式,这个模式下的分模式有的只是娱乐为主,入手程度相当简单,有的则需要些技巧,不是每个人一来就能玩得转的。

  这会的Neo Vision 4.0技术支持下,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加入了新的模式。下面我会分部介绍每个子模式的。

  1.实时特效。

  在这个模式下,又分为LOMO,复古,日光,暖色调,黑白,移轴,效果增强,鱼眼 共八种子模式。这个模式属于一般娱乐,上手简单。下面放出同一景物原图和实时特效下不同模式下的效果图。

  

  

  

  

  

  

  

  

  

  大家可以看出这些照片中的不同显示效果了吧!

  2.全景模式。

  这个也简单,水平的慢速移动相机,让相机拍出超长宽度的照片。

  FUN下,第三个模式,间隔连拍,这个模式提供了间隔0秒到60秒的拍照区间,拍照间隔随你自己而定,拍照数张照片后还会自动生成视频。如果你拍的物体运动速度很快,则选择间隔短的来拍,如果物体运动缓慢,则选择长间隔时间来拍。这里就不放图了。

  第四个模式,路人移除,就是你再拍照片时,画面中有移动的物体,你像把它擦除掉,就可以用到这个功能。下面是图,一看便知!

  

  

  第五个模式,运动轨迹。这个模式是拍摄高速运动的物体的运动轨迹的,比如移动的汽车。此模式会连续拍摄15张照片,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然后你可以从中选择数张照片加以合成轨迹照片,效果如下。

  第六个模式,短视频。这个就不需要多说吧,录制视频,相信大家都能懂,就不做解释了。

  第七个模式,超强夜景。这个功能很强大,主要是在夜晚或者光线不足的环境使用,能让原本黑暗的画面亮堂起来,让画面更清楚。但这个模式如果你没有三脚架的话,那么你需要手十分的稳定,这个模式拍照会有1秒多钟的成像时间,所以你的手如果抖了,那么画面就会糊,不清楚。下面放出不用超强夜景与用了超强夜景的图片对比。

  

  

  

  画面对比很明显,一个基本看不出轮廓,一个画面十分清楚。

  第八个模式,水晶模式。这个模式其实有点像单独从电子光圈分离出的一个拍照设定值一样。它能使拍照那种晶莹剔透的物体更加的晶莹剔透,画面更加的具有冲击力。拍照时最好使用三家架,因为它也有1到2秒的成像时间,所以手持的话千万别抖。

  第九个模式,多重曝光。

  这个模式是一个大模式,里面有几个子模式。

  1.简单。这个模式用于两张照片的合成,仅限于1300W像素的照片合成。但你可以先从图库里选一张以前拍摄的1300万像素的照片作为底片,再临时拍一张照片加以合成。合成照片其实不难,但合成后的照片好不好看就在于个人的发挥与构图技巧了。

  

  

  2.透明。这个模式可以拍摄无限张的照片加以合成,并且每拍摄的照片都能调节相片的透明程度,比如你只拍两张照片来合成,这个就能更加巧妙的来调节这两张照片的透明程度,来突出某张照片。这个模式比简单模式更加的人性化,方便调节。这里我只用拍两张相片合成来举例,比如下图,我把两张照片的透明度调低,看得更清楚些,合成出来就是这样,像不像手中心托着太阳,有点钢铁侠的感觉!

  3.背景。这个模式需要三角架的使用,该模式需要保持相机的不动,拍摄三张照片,第一张为背景图,第二张和第三张取和第一张不同的部分进行合成。也不知道是我用三脚架拍摄时有轻微的碰动三脚架,还是相机软件优化问题,又或者说是没有光学防抖的问题。拍出来的相片中移动的景物都有花屏现象,不知是哪个的原因,注意看图中的车和水面的游船,都有不同程度的花屏!

  

  4.亮部。进行两张相片的合成,保留每张照片明亮的部分进行合成。

  5.暗部。进行两张相片的合成,保留每张照片暗淡的部分进行合成。

  这两个模式都可以先从图库里选取一张照片作为先期图片,再拍一张照片加以合成,请原谅我对这两个模式实在找不出什么好的样片来展示,其实我也没太明白这两个模式到底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能合成出好的照片来,哎,继续摸索吧!

  6.拼图。这个模式也是拍摄两张照片,每次拍摄一半的画面,也可以先从图库选一张照片,相机会自动取其一半的画面。两次拍摄后拼接成一张相片。

  第十个模式 光绘模式

  它是通过在黑暗的情况下,利用长时间曝光来拍摄光源的移动轨迹。拍摄过程中保持相机的不动,最好是用三脚架固定。利用光源在黑暗情况下描绘出想要的图案。

  楼主用的是绿色的激光灯,亮度偏高,一般拍光绘最好找那种亮度适中或者说偏暗一点的最好,推荐蓝光或者紫光。另外,你用光源照射的物体最好不要有反光,因为这样会让照片产生反光光斑。具体情况如下我放的图。在室内拍的,不是在室外。光线照到白色墙壁有反光,照到车体某些部位也产生了反光,地面的大理石也有反光。

  

  至于最后两个模式,星轨模式和星云模式,我只能稍作讲解了。

  第十一个模式,星云模式。

  因为星云模式,即大家说的拍银河模式,需要借助辅助设备赤道仪,我等普通玩家玩不起那么高端的东西,这里就只说一下原理吧!

  它是通过长时间的曝光来拍摄繁星银河。尽量选择天气晴朗通透,没有光污染,银河明显的夜晚在黑暗的环境下使用三脚架和赤道仪来拍摄夜空。当然,没有赤道仪的,我们也能拍摄,不过画面曝光时间不能过长,一般几分钟即可,但画面不是太清晰,时间长了就出星轨了。这里楼主就只能从网上找些图片让大家看看银河,饱饱眼福了!

  

  第十二个模式,星轨模式。

  这个模式就是大家常说的拍星星模式,拍摄条件和星云模式一样,就是不在需要借助辅助设备了。相信大家也对这个了解的够清楚了的,就不多说一些了。楼主本也想亲自晚上拍几张星轨模式图的,可怎奈楼主这里光污染严重,再加上这几天连续的阴雨天,晚上看不到星星,只好把Z5S上以前拍的星轨图传上来的,让大家看看吧,如果这个月底天气好转,我会再次拍摄属于Z7max的星轨图的。这里给大家介绍个找北极星的软件,这样能更好的拍出构图漂亮的星轨图了,叫做google星空地图。具体介绍在贴吧说过,地址如下:想拍星轨的吧友,分享一个寻找北极星的好帮手! http://tieba.baidu.com/p/3185117424

  

  

  相机模式就介绍到此了,所有模式全部介绍完了!为自己的坚持点个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