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县名水义考

 黑老赵 2014-10-08

山西县名水义考

地名是一定地域的标志,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地名的生成,既受所在区域自然条件的影响,又有区域历史文化的作用。地名是历史和地理的结合,人文与自然的融汇。山西省水资源紧缺,所以,县名的取用反映了晋人对水的态度。现将山西与水相关的县名分在用和已废两部分辑录,以飨读者。

1. 现仍然在用县名

浑源,因地处浑河之源而得名。该县西、西北、北、东北、东、东南、南均环山,仅西南为谷口。浑河发源于东部的广泥沟,向西北过大仁庄到王千庄出峪口折向西北,逶迤而下,经县城、顾关(设有水文站),在小辛庄出浑源进入应县汇入桑干河。《元史·地理志》:“唐为浑源县,隶应州,金升为州,仍置县在郭下……元至元四年入州。”《山西郡县释名》:“唐置浑源县,因八水合而浑流,故名……八水:崞川水、寇水、黑龙池、神溪水、李峪水、乳泉水、凌云口水、磁窑口水是也。”

忻州,因旧有忻水而得名。《山西郡县释名》:“本东汉新兴郡,隋改忻州,取忻水名也。忻水:一名云中水,一名四楼川,在州北七十里,与州南牧马水合入滹沱河。《土地记》云,州北五十里有忻口山,汉高帝出平城围,还师次于此,六军忻然故名。至今有忻口故城,则忻之意,其来远矣。”说明源于忻府区西部云中山麓安杜村的云中河,旧称为忻水,其地因之而名。

文水,因境内有文峪河而得名。文峪河,古称文谷水、文水,发源于方山县境内关帝山的神尾沟,称为中西河,至文水境内与西葫芦河相汇后,始称文峪河。出文水后,过汾阳、孝义,在介休汇入汾河。上游位于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内,植被甚好,河经之地多为山谷,且水多波纹,故称文水。《水经·文水》:“文水,出大陵县西山文谷,东到其县,屈南到平陶县东北,东入于汾。”有意思的是《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天授元年,“冬十月,改并州文水县为武兴县,依汉丰、沛例,百姓子孙相承给复。”

离石,因境内旧有离石水而得名。《元和郡县志》石州载,离石县,“本汉旧县也,属西河郡,县东北有离石水,因取名焉。”古代的离石水,又名赤洪水,即现在发源于方山北部后西沟的北川河,南流进入离石,汇接东川河、南川河后称为三川河,西流汇入黄河。《水经·河水注》:“河水又南得离石水口,水出离石北山,南流迳离石县故城西。”《通典·州郡志》:离石县,“有离石水,一名赤洪水。”《清一统志》汾州府:“离石水,在永宁州西,今名北川河。”

沁源,因在沁河发源处而得名。沁源县西、北、东均环山,仅南向为沁河出口,森林植被良好,源于绵山东麓二郎神沟的沁河款款涌出,出沁源后,过安泽、沁水、阳城、泽州5县(区),到阳城县的围园岭附近出山西进入河南,再过河南的济源、沁阳、博爱、温县,于武陟县的南贾村汇入黄河。《元和郡县志》沁州,沁源县,“本汉谷远县地,旧在今县南百五十里(步),孤远故城是也,语音讹传,故以谷为孤耳。后魏孝庄帝于今理置沁源县,因沁水为名也,属义宁郡。”

沁水,因境内有沁河纵贯而得名。沁水县东、西两侧为丘陵地带,中部是沁河川地,沁河由北而南,逶迤通过。《元和郡县志》泽州:“沁水县,本汉端氏县地,后魏孝庄帝于此置泰宁郡及东永安县,高齐省郡而县存。隋开皇十八年改为沁水县。”

河曲,因地处黄河曲折之处,取“黄河千里一曲”之意而得名。东靠大山,西临黄河,地势东高西低,黄河沿岸仅只800米左右的河湾是所谓的平川地带,县城即在最大的河湾处。春秋为晋边地,战国时属赵。《清一统志》保德州:河曲县,“明洪武二年复置河曲县,六年省,十四年又置,属太原府。”又:“河曲故城,在河曲县东南七十里,周六里有奇,宋太平兴国中土筑……乾隆二十七年移治西北河保营。”

阳泉,因始建火车站于大、小阳泉村之间而得名。阳泉村的来历,则是由于大阳泉村曾有上港井水,自平地涌出,遂名漾泉,后讹为阳泉。元好问《阳泉栖云道院》诗:“方外复方外,潇然心迹清。开窗纳山影,推枕得溪声。川路远谁到,石田平可耕。霜林不嫌客,留看锦峥嵘。”又元好问《过阳泉冯使君墓》诗:“一笛悠然此地闻,住山还闻冯大君。已看引水浇灵药,更约筑亭留野云。”《元好问全集》注:“诗刻在阳泉北岭围洼冯氏香亭上,遗山亲笔也,行书,无日月。”

交城,隋代时县治在今太原古交,因居于汾河与其他几条河流的连续交汇处,故名交城。唐天授年间移置今县址,但县名未改。1958年曾并入汾阳县,1959年恢复,后未变。《隋书·地理志》太原郡:“交城,开皇十六年属。”《元和郡县志》太原府:交城县,“本汉晋阳地,开皇十六年分晋阳县置交城县,取古交城为名,属并州,皇朝因之。天授二年长史王及善,自山北故交城县移就却波村置。” 

安泽,因北魏置县时以县治位于安吉、泽泉之间,取两地之首字而命名。《魏书·地形志》晋州义宁郡:“安泽,建义元年置。”《太平寰宇记》晋州:岳阳县,“后魏孝庄帝建义元年于今县西北七十八里安泽故城置安泽县。” 

河津,因其滨临黄、汾两河要口而得名。河津西临黄河,汾河从东向西贯穿。旧称龙门,宋宣和二年(1102年)改称河津。《明一统志》平阳府:河津县:“宋宣和初改为河津县,金属荣州,后复属河中府,元仍旧,本朝因之。”《清一统志》绛州:河津县:“宣和二年改曰河津,金元因之,明属蒲州,本朝初属平阳府,雍正二年改属绛州。”

垣曲,因境内群山如垣,而且又地处于黄河九曲之一的地方而得名。 春秋时为东山皋落氏部族,战国时属魏国称为王垣,因其地近王屋山而得名。西汉时称为垣县,《博物记》云:“山在县东状如垣”。宋改称垣曲县,属绛州。《宋史·地理志》:“绛州,领有垣曲县”。《山西郡县释名》:垣曲县“周围皆山,如垣之曲。”

浮山,《金史·地理志》:“襄陵县有浮山。”《山西通志》山川:“浮山,在(浮山)县西四十里,一名卧虎山。属临汾。相传洪水时山随水消长,故名。”大概在很古老的时候,当地发生大洪水,波浪滔滔,人们视线随水面忽上忽下,故而觉得山随水消长,是一种视觉印象。《元和郡县志》晋州:神山县,“本汉襄陵县地也,武德二年仆射裴寂奏,分襄陵县置浮山县,属晋州。”

神池,该地有神池,今已涸。《清一统志》宁武府:“神池,在神池县治西门外。环城西南,冬夏不涸,一名西海子。”明刘养志《文昌祠记》:“宁武北距黄花岭,皆崇岭迭嶂,鸟道虬盘。逾岭而下,自巅抵麓十五里,地少平。有水一泓,出无源,去无迹,旱不涸,雨不盈,鱼藻胥不生,名曰神池。”明代时为崞县之神池堡,清雍正三年(1725)置县,属宁武府。《清一统志》宁武府:“嘉靖十八年建神池堡,本朝雍正三年升为县。”

万荣,1954年由原万泉、荣河两县合并而得名。万泉县有泉。《元和郡县志》绛州:万泉县,“武德三年于薛通故城置万泉县,属泰州。县东谷中有井泉百余区,因名万泉。”说明早在唐代时的万泉故治,即今万荣县城南7.5公里处的古城村,泉水是很旺盛的,有“百余区”。荣河,宋大中详符四年(1011)改宝鼎县为荣河县,金贞佑三年(1215)升为荣州,元又恢复荣河县。故治初在今万荣县西南32.5公里处的宝井,民国九年后在今万荣县西南25公里处的荣河镇。《元丰九域志》河中府:“大中详符四年改宝鼎县为荣河县,隶庆城军。”《宋史·地理志》:河中府:荣河,“旧隶庆城军,熙宁元年废,以荣河隶府,即县治置军使。”

清徐,1952年由清源、徐沟两县合并,各取字头而成新县名。《元和郡县志》太原府:清源县,“自汉晋皆为榆次县地,后魏省榆次县,地属晋阳。隋开皇十六年于梗阳故城置清源县,属并州,因县西清源水为名。”有趣的是洪武《太原志》:徐沟县,“旧徐沟镇,原隶清源县。至金因本镇东属平晋,西属清源,中有南北要路,两县交居,以致民讼难决,赋税难征。大定二十九年,本镇耆宿邓裕等八人赴朝陈言利便,遂改为县,仍旧镇为名。东拨平晋县断金乡一十三村,西拨清源县梗阳乡一十一村,南拨榆次县西管乡四村,置为县,隶太原路。兴定四年改清源为晋州,以徐沟县隶焉。元州废,仍隶太原路,国朝因之,属太原府。”

绛县,因境内有绛水而得名。绛水,今名沸泉,在绛县县城北8公里沸泉村南,北流至曲沃县青玉峡景明村,下泻形成瀑布,西北流入浍河。《水经·浍水注》:“浍水又西南与绛水合,……水出绛山东谷,寒泉奋涌扬波北注,悬流奔壑,一十许丈,青崖若点黛,素湍若委练,望之极为奇观矣。其水西北流注于浍。应邵曰‘绛水出绛县西南’,盖以故绛为言也。”《元和郡县志》绛县:“绛水,一名沸泉水,出绛山东谷,……水在县北十四里。” 《清一统志》绛州,“绛水,在绛县西北,又西北入曲沃县界。”

阳曲县,①西汉时设置,东汉末年移往太原县北。故治在今定襄县北。《元和郡县志》太原府:阳曲县,“本汉旧县也,属太原郡,黄河千里一曲,县当其阳故曰河曲。按此前阳曲县,今忻州定襄县是也。后汉末年移于太原县北四十五里阳曲故城是也。”《清一统志》忻州:“阳曲故城,即今定襄县治,汉置县,后汉建安二十年改置定襄县。”②故治初在今阳曲县南7.5公里处的石城村,北魏移于今太原市尖草坪区阳曲镇南2公里处。隋开皇三年(583)改名阳直,十年(590)移于今阳曲县东北6.5公里处的故县村。隋开皇十六年改为汾阳,大业年又改名阳直县,移置今太原市尖草坪区阳曲镇。唐武德七年(624)恢复阳曲名称。宋初移治今太原市尖草坪区古城街,金天会年间移于今太原市区。1948年11月驻今址黄寨镇。《元和郡县志》太原府:“阳曲县,南至府七十里……后汉末移于太原北四十五里,阳曲故城是也。后魏又移于今县南四里阳直故城。隋开皇三年改为阳直县,十年又移于今县东北四十里汾阳故县,十六年改阳直县为汾阳县,因汉旧名也,炀帝又改为阳直县,移理木井城,即今县理是也……(武德)七年省阳直县,改汾阳为阳曲县,因汉旧县也。”又:“县城,故木井城也,东魏孝静帝筑……因名之。”

     泽州,因在获泽河旁而名之。隋开皇(581~600)初年改建州为泽州,炀帝废。唐武德元年(618)恢复,天保元年(742)改为高平郡,乾元元年恢复。金天会六年(1128)更名为南泽州,天德三年又恢复。清雍正六年(1728)升为泽州府。故治初在今泽州县东北19公里处的高都镇,唐武德元年在今阳城县,八年移今沁水县东30公里处的端氏镇,贞观元年以后在今晋城市。《隋书·地理志》长平郡:“旧曰建州,开皇初改曰泽州。”《通典·州郡典》泽州:“今理晋城县……隋初废郡,置泽州,因获泽水为名。”《旧唐书·地理志》泽州:“阳城,隋获泽县,武德元年于县置泽州,八年移置端氏。”又,“端氏,汉县,武德八年移泽州于此县,贞观元年又移于晋城。”又,泽州序云:“天保元年改泽州为高平郡,乾元元年复为泽州。”《金史·地理志》泽州:“天会六年以与北京泽州同,加南字,天德三年复去南字。”

     寿阳 因在寿水之阳,故名寿阳。《读史方舆纪要》太原府寿阳县:“寿水,县南二里,有二源,并导合流,至县西南十里合于黑水。”寿水,在寿阳县,今称东河,属潇河上游支流,流经寿阳县城南侧,汇入白马河。黑水即今白马河,由人字河汇接龙门河、黄门街河、石门河、东河、羊头河而成。《永乐大典》卷五零二太原寿阳县:“黑水河,在县西四十里,源出黑水村之西山,三源合一,东流至县西,屈曲南流五十里,至冷泉村入洞涡水。”

 

2. 已废用县名

天池县,唐末设置天池县,宋咸平五年(1002)并入静乐县。故治初在今娄烦县东南20公里处的孔河沟村,后移至今娄烦县东南17.5公里处的天池店。《旧唐书·地理志》:宪州:天池县,“岚州西南五十里置,本置于孔河馆,乾元后移于安明谷口道人堡下。”《宋史·地理志》宪州:“静乐,咸平五年废天池、玄池二县入焉。”《清一统志》忻州:天池故城,“(静乐县)楼烦镇之西马家庄有故城,盖即古天池城也。”

涂水县,春秋时晋国设置。《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前514):“魏献子为政,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知徐吾为涂水大夫”。《春秋舆图》:“涂水故县在今榆次城西南20里。”

交漳县,因清漳河的东、西两源在此相汇,故名之。隋开皇十六年(596)设置,大业初并入辽山县,故治在今左权县东南35公里处交漳村。《隋书·地理志》太原郡:辽山,“(开皇)十六年属辽州,并置交漳县。大业初废州,并罢交漳入焉。”《清一统志》辽州:“交漳故城,在州东南……《州志》:在东南七十里,今为交漳村。”

苇泽县,隋开皇中年设置,大业中年废,故治在今平定县东北45公里处的苇泽城。

乌河县,唐武德元年(618)设置(一说是隋末置抚城县,唐武德元年改名乌河县),属并州,以县城居之乌旁河取名。贞观元年(627)并入盂县。县志称:乌河故城在盂县西50公里处之凌井村,又名抚城。当为今阳曲县之东凌井。

蔚汾县,因在蔚汾河谷地设县故名。北齐时设置,隋大业四年(608)改为临泉县。故治在今兴县西20公里处的碧村,有故城遗址。《隋书·地理志》楼烦郡:“临泉,后齐置,曰蔚汾,大业四年改焉。”《元和郡县志》岚州:合河县,“本汉汾阳县地,后魏(齐)于蔚汾谷置蔚汾县,书神武郡,隋开皇三年置郡,县属石州,大业二(四)年改为临泉县。”

临泉县隋大业四年(608)改蔚汾为临泉县,唐武德七年(624)改为临津县。故治在今兴县西20公里处的碧村。《隋书·地理志》楼烦郡:“临泉,后齐置,曰蔚汾,大业四年改焉。”《元和郡县志》岚州:合河县,“大业二(四)年改蔚汾为临泉县,四年属娄烦郡。武德七年改为临津县。”《太平寰宇记》同此。唐武德三年(620)改太和县为临泉县,金改名临水县,元中统二年(1261)仍名临泉,三年升为临州。故治初在今临县北25公里处的故县村,有古城遗址。元至元五年(1268)后在今临县。《元和郡县志》石州:临泉县,“武德三年改太和县为临泉县,临泉水在县北一百步,县因此水为名。”《新唐书·地理志》石州:临泉,“贞观三年(北和)州废,以临泉来属。”《宋史·地理志》石州:“元符二年升箧芦砦为晋宁军,以州之临泉县隶焉。”

临津县,唐武德七年(624)时改临泉县为临津县,贞观元年(627)更名合河县。故治在今兴县西20公里处的碧村。《元和郡县志》岚州:合河县,“武德七年改(临泉)为临津县,属岚州,贞观元年,改为合河县。”《旧唐书·地理志》岚州:“(武德)七年置临津县”。又,合河,“(武德)四(七)年置临津县”。《明一统志》卷十九:“合河废县,在兴县北六(五)十里,唐贞观置,宋废。”《元史·地理志》冀宁路临州:“金废(晋宁)军置临水县,隶石州。元中统二年仍改临泉县,直隶太原府,三年升临州。”光绪《山西通志》卷二十四临县:“金大定二十四年,筑临泉城于今治之北四十里,元至元五年徙今治。”

临水县,因在湫水河边,故名之。西汉时设置,属西河郡,东汉撤销,故治在今临县北15公里处的郝峪村,有古城遗址。金代更名临泉县为临水县,故治在今临县北25公里故县村。元中统二年(1261)复名临泉县。《汉书·地理志》:“西河郡有临水县。”清吕吴调阳《汉书地理志详释》西河郡:“临水,今临县。”《元史·地理志》冀宁路临州:“金废(晋宁)军置临水县,隶石州。元中统二年仍改临泉县。”

临河县,北周宣帝时设置,属汾州,隋开皇五年(585),改属隰州,十八年改称永和县,故治在今永和县南17.5公里处。《隋书·地理志》龙泉郡:“永和,后周置,曰临河县及临河郡,开皇初郡废,十八年县改名焉。”《元和郡县志》隰州:永和县,“高齐后主于狐嗫故县城置永和镇,周宣帝废镇置临河郡及临河县,属汾州,隋开皇五年改属隰州,十八年改临河为永和县。”《太平寰宇记》隰州:永和县,“高齐武平元年于曹魏狐嗫城置临河郡及临河县,属汾州,隋开皇十八年改临河县为永和县。”唐武德二年(619)设置,属西德州,贞观元年(627)并入石楼县。故治在今石楼县西30公里处的田家岔村,有古城遗址。《新唐书·地理志》隰州:石楼,“武德二年以县置西德州,并置长寿、临河二县。贞观元年州废。省长寿、临河,以石楼隶东和州。”《明一统志》平阳府:“临河城,在石楼县东(西)六十里,后周置临河郡及县,隋废,唐初复置县,后省。”

合河县,因城下有蔚汾水,西与黄河合,故名。故治在今兴县西北六十里。《元和郡县志》岚州:合河县,“贞观元年改(临津)为合河县,以城下有蔚汾水西与黄河合,故曰合河。”《旧唐书·地理志》岚州:合河,“武德四年置临津县,贞观元年改为合河”。光绪《山西通志》卷二十三兴县:“金仍为合河县,隶岚州,后升为兴州。”

陵水县,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设置,属西河郡,东汉永和五年(140)因匈奴入侵,并入离石县,故治在今临县境。

温泉县唐武德三年(620)设置,因县南有温泉故名。五代、宋、金沿袭。元至元三年(1266)并入孝义县。故治在今交口县东北25公里处温泉村。《元和郡县志》隰州:温泉县,“西南至州一百六十里。本汉土军县地也……武德三年于(新城)县东南四十里置北温州及温泉县,因县南温泉县慰问名。贞观元年省北温州及新城县,以温泉县属隰州。”唐武德三年(620)在桑泉县分出温泉县,属蒲州。九年(626)年废除,并入桑泉县,故治在今临猗县境内。《旧唐书·地理志》河中府:临晋,“武德三年分置温泉县,九年省温泉并入桑泉。”《清一统志》蒲州府:“温泉废县在临晋县界。”北魏置,北周废。故治在今临猗县附近。《周书·薛敬珍传》齐神武沙苑已败,“珍与小白等率猗氏、南解、北解、安邑、温泉、虞乡等六县,户十万余归附。”《北周地理志》蒲州汾阴郡猗氏:“北周温泉县,当在今临晋镇附近。”

莎泉县,北魏时设置,属北灵丘郡。故治在今灵丘县西。北齐时废除,并入北灵丘郡。《魏书·地形志》:“北灵丘郡,领有莎泉县。”《隋书·地理志》雁门郡:灵丘,“后齐省莎泉县入焉。”《清一统志》大同府:“莎泉故城,在灵丘县西。”莎泉,在广灵县西15公里处的莎泉村,属水神堂泉范围,又名广灵泉,汇流于壶流河,今为山西名泉。

西河县,①北魏孝昌中年(525-527)时设置,属泰宁郡,隋初废除。故治在今沁水县西20公里处的西河村。《魏书·地形志》建州:“泰宁郡,孝昌中置,领有西河县。”《北周地理志》建州安平郡:永宁,“有旧置西河,今山西沁水县西……按,《隋书·独狐楷传》,周末赐楷子景云爵西河县公,则似此县隋开皇初始废。”隋开皇初年改永安县为西河县,大业初年废除,唐武德元年(618)又重新设置,属晋州,贞观十七年(643)并入临汾县,故治在今临汾北。《隋书·地理志》临汾郡:临汾,“又有后魏永安县,开皇初改为西河,大业初省”。《新唐书·地理志》晋州:洪洞,“武德元年析洪洞、临汾置西河县,贞观十七年省入临汾”。《清一统志》平阳府:“西河废县,在临汾县北。”唐上元元年(760)改隰城县为西河县,为汾州治。宋、金、元沿袭,明洪武(1368-1398)初并入汾州。故治在今汾阳市。《旧唐书·地理志》汾州:“汉美稷县,隋为隰城县,上元元年九月,改为西河县。”《明史·地理志》汾州府:“汾阳,倚,元曰西河,洪武初省入汾州。”

漳源县,因在浊漳河西支的源头而名之。抗日战争时期,为适应对敌斗争的需要,我太岳行署于1941年1月设置,划沁县北部地区成立漳源县,1942年6月撤销。该地现仍称为漳源。

三会县因有三股泉水在此相会而设置三会县。北魏初年设置,太平真君七年(446)并入肆卢县。故治在今忻州西北,或说在今忻州西三交镇。《魏书· 明元帝纪》:泰常八年(423)“秋七月幸三会屋侯泉,诏皇太子率百官以从之。”又,《地形志》:“肆卢,治新会城,真君七年并三会属焉。”《清一统志》忻州:“三会废县在州西北。”《太平寰宇记》定襄县:“三会水,《水经》云,‘三会水出九原县西岭,流入滹水’,经定襄县。”明洪武《太原志》:“三泉水,在(定襄)县南二十五里丛蒙山下出源。其泉有三,谓之三会水。又云,始为三源通合一川,北合牧马河。”雍正《山西通志》山川:“三会泉,在丛蒙山麓,一龙液泉,一吕布池,一娘娘池,并出合流,四时不涸,灌溉稻田,为太原晋水之亚。”

大阳县,因在黄河之阳,而设置大阳县,即今平陆。西汉时设置,属河东郡。新莽时改名为勤田县,东汉又恢复为大阳县。故治在今平陆县北15公里处的古城村。《读史方舆纪要》解州平陆县:“大阳城,在县东五十里。应邵曰,吴山在其西是也。汉置县,以在大河之阳而名。”《魏书·地形志》陕州河北郡:“大阳,二汉、晋属河东”。《括地志》:“河北县,本汉大阳县也。”《太平寰宇记》陕州:平陆县,“本汉大阳县地,属河东郡……周武帝天和二年省大阳县,仍自故魏城移河北县于郡理。”

河北县,因在黄河北岸,故称为河北县,即今平陆县。西汉时设置,东汉、晋沿袭。北周天和二年(567)徙大阳。天保元年(742)故名平陆。故治初在今芮城县北2.5公里处的魏城村,北周天和二年在今平陆县北15公里处的古城村。《水经·河水注》:“(永乐涧水)北出于薄山,南流迳河北县故城西,故魏国也……今城南、西二面并去大河可二十余里,北去首山十里许,处河山之间,土地迫隘,故《魏风》著《十亩》之诗也。”《元和郡县志》陕州:芮城县,“本汉河北县地,属河东郡,自汉至后魏因之。周明帝二年改名芮城。”《太平寰宇记》陕州:芮城县,“今县北有魏城,即毕万所封,汉以其地为河北县,属河东郡。”又:平陆县,“后魏太和十一年自今芮城县故魏城,移河北郡理于此。周武帝天和二年省太阳县,仍自故魏城移河北县于理。唐天保元年陕州太守李齐武物三门,山路所通深便于漕运,于所开渎中得古铧,锄甚大,上有古篆‘平陆’二字,由是其年二月改为平陆焉。”《读史方舆纪要》解州平陆县:“大阳城……(大阳县)后魏属河北郡,后周改县为河北县,移于今治。”

丹川县,因在丹河之旁而取名为丹川县,故治在今泽州县东北19公里高都镇。《元和郡县志》泽州:晋城县,“(高都县)隋开皇三年改属泽州,十八年改为丹川县,因县东丹水为名。” 原称为高都县,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名为丹川县,唐武德三年(620)并入晋城县,天佑三年(906)恢复为丹川县,后唐又复名晋城县。《隋书·地理志》长平郡:“旧曰高都……(开皇)十八年改为丹川。”

长泉县,唐武德二年(619)设置,后废除。故治在今垣曲县古城镇东。《新唐书·地理志》绛州:垣县,“武德二年置长泉县,是年以长泉县隶怀州,后省。”《读史方舆纪要》绛州:垣曲县,“隋为蒲原县,唐武德二年改置长泉县,属怀州,寻废。”

乌河县,唐武德元年(618)改抚城县为乌河县,贞观元年(627)并入盂县,故治在今阳曲县东25公里处的东凌井乡。《旧唐书·地理志》太原府:“武德元年,并州总管领晋阳、乌河等十六县。贞观元年省乌河、罗阴二县。”洪武《太原志》:“唐武德三(元)年,改抚城县为乌河县,贞观元年省。故治在盂县西一百二十里乌河上川凌井村。”

平阳县,因在汾河之阳,故名。西汉时设置,新莽时改名为香平,东汉时恢复。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并入禽昌,太和十一年(487)又恢复。隋开皇元年(581)改名为平河县。故治初在今临汾西南10公里处的金殿镇,北魏建义元年(528)后在今临汾市。《汉书·地理志》河东郡:“平阳,韩武子玄孙贞子居此,有铁官,莽曰香平。”应邵曰:“尧都也,在平河之阳。”《水经·汾水》:“又南过平阳县东。”《元和郡县志》:临汾县,“隋开皇元年改平阳县为平河县。”

龙门县,著名的黄河干流峡口。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改皮氏县为龙门县,宋宣和二年(1120)改称河津县,即今河津市。《魏书·地形志》东雍州高凉郡:“龙门,故皮氏……真君七年改,属。”《元和郡县志》绛州:龙门县,“后魏太武帝改皮氏为龙门县,因龙门山为名。”《清一统志》绛州:皮氏故城,“王思诚《图记》曰,河津县,宋宣和二年改名,旧县圯于汾水,元皇庆初移于县西北一里姑射山麓,即今县治。皮氏县在城西二里阳村,二城相对,遗址犹存。”

卢川县,因位于狮子河边的炉峪口,故名之。唐先天二年(713)设置,开元二年(714)废除。故治在今古交西北11公里处的炉峪口村,即狮子河入汇汾河处。《旧唐书·地理志》太原府:交城,“先天二年于故县析置灵(卢)川县,开元二年省。”《太平寰宇记》大通监:“先天二年又置卢川县,开元二年废。”又,交城县:“废卢川县在县东北九十五里,唐天授二年移交城于山南平川却波村置。开元二年以卢川县非要冲,因废。”金蔡圭《晋阳志》:交城县,“先天二年分置卢川县于故县地,开元二年以卢川县非要会,仍并入焉。”雍正《山西通志》卷五十七古迹:“卢川故县,(交城县)东北七十里卢峪口。”

甲水县,隋开皇十八年(598)时改阳城为甲水县,大业初年(605-617)撤销,唐武德三年(620)恢复,六年废。故治在今武乡县西北22.5公里处浊漳北支旁的故城镇。《隋书·地理志》上党郡:铜踶,“后魏改涅县为阳城,开皇十八年改为甲水,大业初省入。” 《旧唐书·地理志》潞州:铜踶,“武德三年分置甲水县……六(九)年省甲水县。”《太平寰宇记》威胜军铜踶:“故甲水城,隋开皇十八年置甲水县,故城在今县北七十里。”

西获泽县,因有获泽河而名。北魏孝昌中年置,北齐时废除。故治在今阳城县西。《魏书·地形志》建州:泰宁郡,“孝昌中置,领有西获泽县。”《北周地理志》建州:永凝,“有旧置西获泽,今山西阳城县西,北齐废入。”

获泽县,以泽为名西汉时设置,唐天宝元年(742)改名阳城,天佑二年(905)朱全忠避父(诚)讳,复名获泽,后唐仍名阳城。故治初在今阳城县西15公里处泽城村,北魏兴安二年(453)在今阳城县。《汉书·地理志》河东郡:“获泽,《禹贡》析城山在西南。”应邵曰:“有获泽在西北。”《水经·沁水注》:“获泽水又东迳获泽县故城南,盖以泽氏县也。”《魏书·地形志》建州安平郡:“获泽,二汉属河东,晋属平阳,后属。”《唐会要》卷七十州县改置:“获泽县天宝元年八月二十四日改为阳城县。”《太平寰宇记》泽州:阳城县,“本汉获泽县地,属河东郡,县因获泽以为名。今县西三十里故城,即汉理所……后魏兴安二年自故城移于今理。”《新唐书·地理志》泽州:阳城,“本获泽,天宝元年更名,天佑元年更曰获泽。”《山西郡县释名》泽州:“获泽在阳城县西樵山下,潴水一泓,深滴丈余,澄清不竭,县名获泽以此。” 《清一统志》泽州府:阳城县,“五代唐复曰阳城。”

汾源县,因在汾河源头处故名为汾源县。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岢岚县为汾源县,大业四年(608)改名静乐,即今静乐县。《隋书·地理志》楼烦郡:“静乐,旧曰岢岚,开皇十八年改为汾源,大业四年改焉。”《元和郡县志》:岚州:静乐县,“本汉汾阳县地,城内有堆阜三,俗名三堆城,隋开皇三年自宜芳县北移岢岚县于三堆城,十八年改为汾源县,大业二(四)年改为静乐县。”

良泉县,居于北川河边,有小泉小水,故名。北齐天保三年(552)设置,隋大业三年(607)改名方山县,故治初在今方山县北17公里处的方山村。隋移治今方山县南17.5公里处的峪口镇。《元和郡县志》石州:方山县,“本汉离石县地,高齐文宣帝于此县北六十八里置良泉县,属离石郡。隋大业三年移就今县南三十五里方山置,故名方山。”《太平寰宇记》石州:方山县,“本汉离石县地,北齐天保三年于离石县北六十八里置良泉县,唐武德二年移就隋废方山县城。”

苇池县,因有湿地,遍长芦苇,故名之。北魏永安(528-530)中年置,属忠义郡,故治在今平遥县西北。《魏书·地形志》:蔚州,“寄治并州邬县界……苇池县,永安中置。”《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苇池县,山西汾州府平遥县西北地。”

卤城县,因盐碱地分布较多,故名之。西汉时设置,新莽改名鲁,东汉仍名卤城,建安中撤销。故治在今繁峙县东30公里处的固伏村。《汉书·地理志》代郡:“卤城……莽曰名鲁。”雍正《山西通志》卷五十七古迹:“卤城,在(繁峙)县东百里故福都,周三里一百步,有东、西南、西北三门。本汉县,地多卤土,因名。”

泫氏县,因在泫河(今名许河)旁,故名之。西汉时设置,东汉、晋沿袭。北魏改名玄氏。故治在今高平市。《水经·沁水注》:“绝水又东南流,迳泫氏县故城北。《竹书纪年》曰,晋烈公元年,赵献子城泫氏。”《魏书·地形志》:建州长平郡:“玄氏,二汉、晋属上党,郡治。”《元和郡县志》泽州:高平县,“南至州八十里,本汉泫氏县,属上党郡,在泫水之上,故以为名,后魏改为玄氏。”

河东县,因在黄河之东岸,故名为河东。北周为蒲坂县,隋开皇十六年(596)改置河东县,明洪武二年(1369)并入蒲州。故治在今永济市西12.5公里处的蒲州老城。《元和郡县志》河中府:河东县,“本汉蒲坂界地也……(开皇)十六年移蒲坂县于城东,仍于今理别置河东县,大业二年省蒲坂县入河东县。”《通典·州郡志》河东郡蒲州:“河东,汉蒲坂县,春秋秦晋战于河曲,即其地也。有蒲津关。”

河阴县,因在桑干河之阴,故名之。辽代设置,金大定七年(1167)改为山阴县。故治在今山阴县城南7.5公里处的故驿村。《辽史·地理志》应州:“河阴县,本汉阴馆县地,初隶朔州,清宁中来属。”《金史·地理志》应州:“山阴,本名河阴,大定七年因与郑州属县同,故更焉。”

涅氏县,因在涅河,名之涅氏县。西汉时设置,东汉改为涅县。东汉时改为涅县,晋沿袭。北魏永安(528~529)年改置阳城县。故治在今武乡县西北22.5公里处的故城镇。《汉书·地理志》:上党郡,“领有涅氏县。颜师古曰:‘涅水出焉’,故以名县也。”《后汉书·郡国志》:“上党郡有涅县”。《魏书·地形志》并州乡郡:“阳城,二汉、晋属上党,曰涅,永安中改。”《太平寰宇记》威胜军武乡县:“涅城,《冀州图》云,涅城在县西六十里,后魏初于此立丰州,北齐改曰戌州,后周废之。”

桑泉县西魏恭帝二年(555)改猗氏县为桑泉县,周明帝复改为猗氏县。故治在今临猗县。《元和郡县志》猗氏县:“西魏恭帝二年,改猗氏县为桑泉县。周明帝复改桑泉为猗氏县,属汾阴郡。”隋开皇十六年(596)时设置,唐天宝十二年(753)改为临晋县。故治在今临猗县临晋镇东10公里处的城西与城东村之间。《隋书·地理志》河东郡:“桑泉,开皇十六年置。”《元和郡县志》河中府:临晋县,“隋开皇十六年,分猗氏县于今理治桑泉县,因县东桑泉故城以为名也。天宝十二年改为临晋。”乾隆《蒲州府志》卷三古迹:“北解故城,北魏太和十一年置,在临晋县东南二十里。魏置北解,至隋改桑泉。明隆庆五年,居民于城内掘地获桑泉县印一颗,盖隋末县令遗弃者,北解、桑泉古无二城也。”《清一统志》蒲州府:“桑泉故城,在临晋县东北……《县志》,桑泉城,今亭东村南小盖原是其处。”此说法与前述有别,备考。

潦河县,因在清漳河西支上,名之。但该河古时是否称为潦河?无考。东汉末年时设置,晋改潦阳县。故治在今左权县。《水经·清漳水注》:“潦水出潦河县西北潦山,南流经潦河县故城西南。”《太平寰宇记》辽州:辽山县,“在汉为涅县之地,后汉于此置阳(潦)河县,俱属上党郡,晋改为潦阳县。”

隰川县,因所处低湿,故名之。《尔雅》曰:“下湿曰隰。”隋开皇十八年(598)改长寿县为隰川县,唐、宋、金、元沿袭,明洪武二年并入(1369)隰州。故治原在今隰县北17.5公里处的长寿村,隋开皇十八年后在今隰县。《元和郡县志》隰州:隰川县,“郭下,本汉蒲子县地也……周宣帝改置长寿县,隋开皇十八年改为隰川县,南有龙泉下隰,因以为名,属隰州。”《明会要》卷七十三州县改置:“洪武初以州治隰川县省入隰州。”

隰城县,①西汉置隰成县,新莽改名慈平亭,东汉时撤销。故治在今柳林县西5公里处的穆村,古城遗址尚存。《汉书·地理志》:西河郡:“隰成,莽曰慈平亭。”《水经·河水注》:“(离石水)又南出西转,迳隰成县故城南。汉武帝元朝三年,封代共王子刘忠为侯国,王莽之慈平亭也,胡俗语讹,尚有千城之称。”《读史方舆纪要》汾州府汾阳县:“汉隰城县,在府(州)西七十里。”《清一统志》汾州府:“隰城废县,在永宁州西,汉置县。”②西晋改慈氏县为隰城县,北魏太延(435~439)中年改为什星军,太和八年(484)复名隰城,北齐、北周、隋不改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改为西河县。故治在今汾阳市。《魏书·地形志》汾州西河郡:“隰城,二汉、晋属,太延中改为什星军,太和八年复。”《元和郡县志》汾州:西河县,“本汉兹氏县也,曹魏于此置西河郡,晋改为国,仍改兹氏县为隰城县,上元元年改为西河县。”《太平寰宇记》汾州:西河县,“唐贞观(上元)元年改隰城为西河县。”③北魏孝昌二年(526)侨置,故治在今临汾市附近。《魏书·地形志》晋州:西河郡,“领有隰城县。”又:“汾州西河民,孝昌二年为胡贼所破,遂居平阳界,还置郡。”

 

作者:梁晓菲.   通讯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康乐街21号省水文局.   

摘自《山西水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