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街两制”中英街

 Nauer的图书馆 2014-10-08
      1981年,刚开放不久的中英街。信息时报记者 黄亦民 摄

  1898年刻立的“光绪帝24年中英地界第×号”的界碑。

  80年代初,每天都有很多人涌进沙头角中英街办货。 信息时报记者 黄亦民 摄

  街上也曾一度掀起买金热潮。

  当年进入沙头角还要托关系才能办到准入证。 信息时报记者 黄亦民 摄

  新改建的中英街上现遍布骑楼,发展成旅游观光一条街。

  中英街

  名词

  中英街本名中兴街,位于大鹏湾畔沙头角镇内,原是一条干涸的河道。1898年当英国租借新界之时,以潮涨时河流的最高水位作为两地的分界线。不过,由于沙头角一带的河床比较浅,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已干涸。当时,港英政府并未限制居民往返香港与中国内陆,所以河床变成了一条天然的街道,商店都纷纷在河床两岸设立。

  延伸:中英街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一街两制”,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深圳市共管。改革开放后,成为“特区中的特区”。当时国内商品经济不发达,紧挨香港的中英街以免税街身份和价格优势成了国内闻名的购物天堂。香港人抓住这一商机,把一些内陆当时还紧缺的商品拿到中英街上销售。

  1898年刻立的“光绪帝24年中英地界第×号”的界碑立于中英街中心,标明香港与内陆的分界。解放后,由于这道界限,界碑两侧的乡民们需要赶着耕牛,扛着犁耙去界碑另一侧“过境耕作”;文革时,由于这道界限,分住界碑两侧、原为乡亲邻里的人们即使擦肩而过,也低头不语,生怕落个“海外关系”来的罪名;改革开放初期,由于这道界限,一些急于购物而跨越界限的游客,当即会被值勤哨兵拉回来界限内进行教育批评,甚至还要检验身份证明;香港回归祖国后,因为这道界限,国内游客不仅可以放心跨过界碑另一侧,还用手机兴致勃勃地拨通家人电话,兴高采烈地说“我已经到香港了”。

  改革开放后,中英街进入黄金时期。当时要去香港不容易,出国更难,拥有天时地利的中英街就变成一个“窗口”。

  开放催生了中英街的繁荣,也使中英街成为改革最前沿的试验田。“最开始的中英街以集体所有制为主,后来出现了国营商店,进一步出现了股份制公司,出现了外资公司、合资公司。中英街在所有制形式上最早接受了新的东西”。

  去一趟仿佛出国 回来有谈资无数

  改革开放的初期,当时内陆实行计划经济,物质缺乏,尤其是日用品匮乏,而香港实行市场经济什么都有,大量的商品被贩运到中英街来卖。

  老黄是位摄影爱好者,八十年代,曾多次去沙头角中英街拍摄,那时候去趟沙头角就像出国,是最时髦的事情。首先办证不容易,到了深圳还要办进入沙头角的特许通行证,不托熟人搞关系还办不到。他记得当年去买东西的人们,最常带的就是食品,包括奶粉、香皂、卷纸、快食面等,因为出去的时候有检查,所以有些买了几套西装的人,大热天还会把两三套西装穿上身,然后穿两三条西装裤。另外,像芒果这些零食、丝袜、收音机、照相机等,都是人们会带回来的“手信”。那个年代最热门的“手信”,就要数电子表了,那时候称为“数码手表”,从沙头角回来的人手上戴只表,去到哪里扬扬手,便有了炫耀的谈资。那时候去完一趟沙头角回来,便仿佛出国归来般,除了引来众多羡慕的目光,还增加了无数谈资。老黄每次去沙头角前,都有一堆人托他带东西,名单开得很长,就像运货团似的,尤其是1983-1987年间,是沙头角最火爆的黄金时代,不少内陆团到广东出差,一些单位重要的接待任务之一,就是让来宾可以去沙头角转一圈,成为一种接待的特别安排。

  中英街由五六家店铺发展到几十家,最多时有八九万人聚集到这条三四米宽、200米长的小街。人们挤在一起,背着装满钱的麻袋顺着人潮一包包的往回买东西。“那时候,人们都不需要走,人潮推着你走,好几家店铺都是分段排队,这批人出去了,下一批才能进来,人们争着去买东西,就像不要钱一样。”

  街这边的繁荣震撼了街那边,当时香港《东方日报》发文说“唐界一日千里,英界老牛拖车”。

  堪称黄金海岸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来中英街购物的目标转为选购金银首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黄金饰品成为中外游客到中英街购物的首要目标。反应敏感的香港商人迅速将世界新潮金银手饰引进到中英街,漂亮的首饰和低于内陆的黄金价格一下使中英街成了全国第一条黄金街。那时,在中英街开设的黄金店铺就有47家之多,销售的黄金量要按吨计算。据统计,1979年中英街的销售额为590万元,到1988年猛增到15.68亿元。黄金十年,临街的大鹏湾日日运送来往的商贩,“中英街成为中国最早的黄金一条街,也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海岸”。

  90年代日均人流仍有5万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小街依然拥挤不堪,每天人流少则5万,多时7、8万。去中英街的人潮渐渐少了,一来交通不便,要从广州坐车到深圳市区,再转一个多小时车才到沙头角,另外去香港越来越方便了,那些当年街上几元一只、“价格不菲”的电子表,后来连广州新塘都能出产,人们也就不用老远去沙头角买了。

  自由行开放后生意渐冷落

  1997年主权移交后,随着自由行的开放,内陆居民赴港越来越容易,一条小街上的货物已无法满足国人需求,有条件者干脆直接到香港购物,渐渐,中英街上的“水货党”、“电子表党”、“手袋党”等也渐渐少了。

  改革开放30年,物资日渐丰富,中英街失去了它“购物天堂”的地位,却成为一个“适合生活的地方”。“这里治安好,发案率低,香港人过来住还可以享受到内陆丰富并且廉价的肉、菜、煤气、自来水”。

  如今,中英街上只剩下“波记”和“实惠”两家百货店还算兴旺,如同街边常有的便利超市一样向沙头角村民提供生活用品。不同的是,这里人们依然可以享受到免税的进口商品,可以选择用人民币或者港币付款。

  傍晚,中英街的边境口岸热闹起来,一拨拨的“过境学童”从他们香港的学校放学回到深圳的家里来。尽管仍然“一街两制”,但从街这边到街那边,两边居民过得一样的是平静安宁的生活。

  未来

  专家建议改旅游区卖名牌

  即使失去了商业地位,但作为深圳八景之一的“中英街”经过改建后,如今已成为集旅游、观光、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的特殊城市生活区。

  前两年,深圳对中英街投入了4500万进行改造。将岭南客家传统的骑楼和牌楼等建筑形式利用到“中英街”上,通过骑楼将整条街的商业联系起来,将上世纪80年代民宅的特点真实地呈现给后人。如今街上有“十大景点”,包括了入口广场、古井乡情、古榕奇观、“中英街”转角广场、“侵华罪证”广场、博物馆广场(已建设完成)、中心公园、文化广场、古塔公园和中国银行(601988,股吧)旁广场等。并推出了《雕塑“中英街”》这个在时间上延续约2~3年的大型公共艺术项目,改造了雕塑广场、雕塑墙等。今天的街上,能遇到更多参观的游人与学子,而不再是过去商品匮乏年代,人们大包小包忙着入货的场景了。

  近来更有专家学者建议,中英街可以历史文化为核心、旅游为主导,改卖名牌货。由于,近年来到中英街旅游的游客数量逐年下降,平日游客量不足一万人,年游客量降至一百多万。

  广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总规划师陈南江认为,在售卖的货品类型方面,中英街可改换成以世界名牌为主,在税率和价格上还是存在优势的。

【来源:信息时报】 (责任编辑:和讯网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