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粗针疗法

 lvzhifeng 2014-10-08

粗针疗法

粗针疗法
所谓粗针,是一种民间疗法,也就是针体比较粗大,直径一般在0.5至2.0毫米之间,长度10—25厘米不等。粗针疗法是中医古老针灸的一个分支,与传统针灸的穴位和名称都不同,有其独到的特色,民间以前也有叫巨针、赤医针、红医针等多种的说法。特点是针粗大,刺激强,针刺时间短,常用于需要强刺激的病症,民间多用来治疗皮肤疾病、神经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各种软组织疼痛,均有较好的效果。粗针的穴位主要分布在背部督脉上,以及夹脊穴附近,治疗机理是通过针刺背俞穴,激发经脉之气,调节神经系统,起到振奋元阳、加强人体自我调节功能的作用。
     粗针主要是在脊柱上扎针,主治脊柱相关性疾病,在治疗软组织疼痛方面,临床效果是相当不错的。其实在后来常见的拨针、大针、圆利针等等疗法上面,相信稍有用心的人都能看到中医粗针这一古老疗法的影子,不管你是发明人也好,始祖也好,万变不离其宗。
     传统的粗针疗法是以疗程为治疗单位的,一般是10次为一个疗程,近年来总结拨针、针刀、圆利针等各种疗法的优点,改进粗针的针法,并结合手法正骨来进行综合治疗,用正骨弥补扎针的不足,从而打破了常规粗针疗法比较生硬的治疗方式,在运针技法、治疗时间、治疗周期方面都做了很大改进,与常规的粗针疗法已经大有不同,更能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
【主治病症】

  一、带状疱疹、神经性皮炎、多发性神经炎、丹毒、湿疹

  用粗针疗法。带状疱疹取神道透至阻、至阻透筋缩;神经性皮炎、丹毒、湿疹取赤医穴、胸,穴;多发性神经炎取神道透至阳、命门透阳关、中府、手三里、合谷、环跳、足三里、绝骨。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怠性腰骶关节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综合征

  用粗针疗法。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取翳风、颊车透地仓、太阳透率角、下关透巨醪;肋间神经痛取身柱透至阳;腰腿病症取腰,穴、骶:穴、环跳。

  三、中风半身不遂、瘫痪 _ 用粗针疗法。中风取肩脶、曲池、环跳、阳陵泉。瘫痪取大椎透至病损脊,如一针无法到位,可分段接力透刺2~3针。√上肢肩臂外展肌瘫痪取肩脶透三角肌;腕下垂取曲池透偏历;指屈曲取合谷透劳宫。

  下肢髋屈肌瘫痪取五枢透阴廉;髋伸肌瘫痪取秩边透环跳;大腿内收肌瘫痪取血海透髀关;大腿外展肌瘫痪取阳关透风市;膝伸肌瘫痪取鹤顶透伏兔;膝屈肌瘫痪取委中透殷门;足下垂取足三里透下巨虚;伸趾足取委中透承山;是内翻取阳陵泉透绝骨;足外翻取飞扬透交信。

  【注意事项】

  1.熟知解剖知识。.粗针异于毫针,它对机体组织破坏性较大,因而需要掌握人体各部的形态结构,熟知解剖学知识,以免发生意外。

  2.严格消毒粗针需要扶持进针,同时损伤皮肤、组织面积较大。如消毒不严,易导致感染丽引起不良后果。除注意患者的皮肤和针具消毒外,医者的手指消毒亦很重要。

  3.避免刺伤大动脉与大静脉在静脉与动脉显露处或表浅处应注意避开下针。深刺时若刺中血管,病人觉针下剧痛或针体有眺跃感应立即停针不动,再将针慢慢提起,压迫针孔片刻。

  4.避免刺伤内脏胸背部易伤内脏的穴位禁深刺。腰部亦不宜深刺,免伤肾脏。针刺上腹部穴要检查肝脾是否肿大,针刺下腹部穴位时需排空膀胱。

  5.防止晕针由于粗针刺激强烈,加之针粗又易使患者产生恐惧,因而发生晕针的可能性也较大。因此要事先注意病人的体质、神态,了解病人对针刺反应的耐受力。特别是对初次治疗的病人,要了解以前的治疗情况。对神经紧张的体弱病人宜做好解释工作,手法适当减轻,并尽量采用卧位。对饥饿、大汗、大泻、大吐、大出血及过度疲劳者应禁针。如出现晕针应立即停止针刺,将已刺之针全部取出,让患者平卧于空气流通处,松开衣带。严重者可刺人中、涌泉,促其苏醒。若晕厥不醒者,可嗅以氨水或施人工呼吸、注射强心剂等急救法。

  6.遗留针感粗针刺激比较强烈,出针后易遗留较强的酸胀感和牵引感,这种现象可逐渐消失,不必惊慌。

  7.局部红肿若出现局部红肿、微量出血或针孔局部小块青紫,一般为刺破局部小血管所致,不须处理可自行消散。如局部青肿,疼痛较剧,可在局部按摩或热敷以助消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