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乌当来仙阁

 道场所志 2014-10-08

  来仙阁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麦穰村赵家庄南侧大塘河中的矶石上。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光绪三十四(1908年)年毁于火,乡人集资重修。来仙阁为三层三檐六角攒尖顶木结构建筑,高24米,青石基座。旧时上层供奉奎星,中层供奉文昌,下层供奉观音。山门两侧有当代贵州书画家谢孝思重书的楹联,抗战期间地质学家李四光到此小憩,对阁楼的构造和所处的环境倍加赞赏。贵州省人民政府1985年将该处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对外开放。

  来仙阁山门两侧有楹联:“笛韵抑扬晴后蚓,琴音断续晚来蝉”,至今已挂近二百年。此对联已选入《贵州省志·名胜志》和《贵阳名胜楹联选》。这副对联通俗易晓,但不被人们注意,游览来仙阁的人,一般踏石级而上,闻桂花香,观树阴照水,听南明河的旋涡声。进入山门后,首先看到“来仙阁”匾,两侧墙壁以蓝色碎瓷镶成“天高地迥,岳峙渊亭”八个大字。 

  来仙阁为木质结构建筑,三层六角,高约24米,占地70平方米,为六面六角三重檐攒尖顶阁楼。由下往上逐层收缩,各层翼角桥耸,十八只翼角顶端饰有龙头鱼尾祥物,下坠铜铃木鱼,微风清佛,叮咚作响,悦耳动听,阁楼地无窗,中上两层均为六面五开窗,中层有围栏围廓,供游人凭栏远眺;门棂均为雕花草纹,形态各异,形工艺精湛。阁楼分三层,上层旧奎宿及中层文昌,下层供观音。阁楼檐口不用斗拱,而用挑檐,而名清凉代南方阁楼常用的木结构建筑形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