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诺奖该有怎样的态度|时事话题

 落花时节738 2014-10-09

瑞典皇家科学院8日宣布,将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和德国的三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领域取得的成绩。而之前,知名数据机构汤森路透预测华裔科学家邓青云有望获得化学奖,至此,四名有望获得诺奖的华裔人士全部落空。此前,有媒体已经挖出4位华裔科学家和我国内陆大学的关系。可是,他们即使获奖,就能说明过去三十多年的大陆教育是成功的吗?

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获得诺贝尔奖后,所在的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也就是奖励他一个专用停车位而已。他并不认为自己获奖后比以前高明了多少。这其实代表了很多诺奖者对诺奖的态度。

在我们这里,一个人能否获奖,对其带来的变化可以说是天壤之别,获奖之后,获奖者就可能被推上神坛,各种待遇、头衔随即而至。不要说获得诺奖,就是当选院士,一旦当选,就始终处在学术最高端,享受最高的学术权力。

这反而不利于自由、平等的学术环境构建,让学术被获奖、头衔等级化,也充斥着复杂的利益因素。在国外,诺贝尔奖获得者,担任大学教授,照样要给学生上课,申请课题,和年轻学者完全平等,不因为你有诺奖获得者的头衔,就高人一等,就是一些重大课题的当然负责人。这种平等而自由的竞争,激励年青学者有学术理想,在学术的黄金期,做出一流的研究成果。

今年诺奖颁发,据媒体统计,包括日裔美籍的芝加哥大学名誉教授南部阳一郎在内,已有22名日本人获得诺贝尔奖,自然科学奖项占了绝大多数。而日本对此并不满足,诺奖者都对年轻学者提出期望,同时对科研环境充满忧虑。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日本名城大学终身教授赤崎勇在获奖后寄语新一代科学研究员选择研究题材时,不应只追随潮流,而是选择自己最想做的事,这样即使短期内没有成果,也不会轻言放弃。2010年获诺贝尔奖的铃木章说,日本有志攻读理科的年轻人正在减少,这一现状令人担忧。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益川敏英则指出,获得诺奖是几十年前的工作得到了肯定,并不意味着日本现在的研究水平有多高。他表示,必须完善社会对科研工作的支持措施,比如增加奖学金等,使有科研兴趣的人都能投身研究。

不止步于获奖,不神化获奖,从获奖中寻找激励和反思,这才是科研的真谛。只有坚持学问第一,才能让学者有学术理想,看淡获奖而体验学术创新的乐趣。功利地追逐奖项,结果只会破坏学术生态。我国本土学者要获得诺奖,必须有这样的学术环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