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为民:关于解放前,九江家的往事

 白发年轻老头 2014-10-09

1、时间问题

1945年抗战胜利后,父母带着我们全家从景德镇搬往九江,刚到九江时住哪儿,自己才2岁,不记得.但据立民哥及大姐回忆,刚到九江时,好象临时住教会的收容所。

但不久就搬到新坝(龙开河与甘棠湖之间)的一栋楼房里,1948-1949年即住在这儿。这时我开始有了小时的记忆,因为5岁(48年)即由华民姐带着到就近的翘材小学读书。

1951年举家搬往甘棠南路现妇幼保健院对面山坡上的一栋楼房里,和建国成了邻居。当时,我正好读3年级,母亲觉的我年龄太小,搬家时又耽搁了一段时间,要我到柴桑小学(原儒励小学)重读3年级,我还伤心地大哭了一阵。另大哥去读大学时,是从这儿出发离开九江的,我记得妈还专们为大哥及他同学举行过一个聚餐会。

1952-1953年我家和建国家一起搬往南门口,湓埔路281号,后改叫环城马路281号(现已拆掉建湖滨公园)。

2、称谓问题

我们家的家教既开放也很严,自小到今,我们家内的称谓一直按排行或名叫,大哥(毅民哥)、二哥(立民哥)、三哥(卓民哥)、七弟(季民弟)、大姐(惠民姐)、小姐(华民姐)特注:此小姐非少爷小姐的小姐,而是大小的小姐。在同学小伙伴中间均直呼其名或小名,如建国、建民、毛毛、肉球、宛米、恒信等。我家从未请过佣人,所以在家中和朋友圈中从未叫过谁少爷!虽然在50年代上、中期,妈给大姐带小晶、小浔、小韧,给他们请过奶娘,但也从未要求和听见叫少爷。

当时,在邻居中,生疏一点的,我们均男的叫先生,女的叫太太,亲近一点的则叫张爸爸、张妈妈、张婆婆、毛婆婆。

但在40到50年代初,除请了佣人的家庭,佣人会叫“少爷”、“小姐”外,在社会上,一些社交中,尤其是商界对一些城里不认识的小孩会叫“小姐你买东西还没交钱”、“你家少爷叫啥名字?”等。除此之外,我没叫过谁少爷,也没人叫我过少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