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人物专访栏说:现在中国是“一把手”政治,“一把手”可批评、监督、管理一切,但有谁人能监督“一把手”呢?层层“一把手”,成了层层权力的主宰,这种“一把手”政治制约了中国改革和发展,是滋生腐败的温床,是由人治到法治的瓶颈。
抛开扼杀人性的封建“家长制”不说,单说这“一把手”,就能处处棋高一着?确实令人生疑。
我对“一把手”没有迷信,对就对,错就错,不看领导脸色行事。当然,这要以行端坐正、不求升迁为代价。
如果没有权力制约,由其是朝夕相处的本单位权力制约,将有可能使“一把手”权力毫无节制地扩展,成为腐败之源,专制之根,最后必翻斤斗。
“一把手”政治造成了只唯上,不唯下的反常现象,因为“管官的官”才是“一把手”的克星,搞好了这层关系,谁还怕同僚掀浪,下民造反。
说到“一票否决”,只有“一把手”否决下属,又有多少下属敢否决“一把手”。这就是有责的没有权,有权的没有责。说句公道话,既然是“一把手”政治,单位工作搞不好,首先应该否决的是“一把手”。
中国等级是森严的,就是同级领导层中,还要分成正职、副职、委员等级别,不敢越雷池半步。这种官僚体制压抑了人性,即使有一个能力出色的下属,只要领导不愿当伯乐,就只能永远在“一把手”的领导下发挥作用。
我没有对“一把手”怀有偏见,而且绝大多数“一把手”是德才兼备、政绩可嘉的,他们的敬业精神和牺牲精神令人尊敬。但这也并没有降低他们在抵御腐蚀和权力使用中的风险。我只是认为,“一把手”要“减负”,权力要分流,责权要对等,在重大问题的表决上,“班长”和委员间,同样只有一票权。
改变“一把手”政治,增加权力制约机制,约束和规范“一把手”的行为准则,使我们的社会形成一个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我们的民主政治就会上一个新台阶。